|
我想问你的专业是什么?卫生部明确规定,医务科、药剂科为主,感染科参与,点评主要是有药师证的药师点评,你的工作主要有:无细菌感染不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应用前及更换抗菌药物是要有样必采;根据药敏选用抗菌;经验用药要有科学依据(药敏及培养);使用、更换、停用抗菌药病历要有分析记录;联合应用抗菌药有科学依据;围手术期用药(下载看),卫生部下发的38号文件等,你的点评可以根据以上内容分析点评,查看病历有无细菌感染应用了抗菌药物,是否采样了及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了;使用、更换、停用抗菌药病历上是否有分析记录(根据用药、更换、停用时间看病程记录有无记录);经验、联合应用抗菌药有科学依据是什么;围手术期术前预防用药、术后用药的情况,这是重点,38号文件仔细搞懂等,下面是围手术期用药的一些内容,供参考: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一)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择期剖宫产手术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若存在感染高危因素时,如胎膜早破、产前出血(如前置胎盘)等妊娠并发症、临产后的剖宫产手术、产前多次阴道检查以及存在易发生感染的妊娠合并症;术中如手术时间较长及进行宫腔纱条填塞的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等,可选择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加用甲硝唑或单用头孢西丁。
只有在存在感染高危因素时(如胎膜早破、产前出血(如前置胎盘)等妊娠并发症、临产后的剖宫产手术、产前多次阴道检查以及存在易发生感染的妊娠合并症;术中如手术时间较长及进行宫腔纱条填塞的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等)才考虑加用抗厌氧菌的甲硝唑。但若加用甲硝唑类药物应于停用48小时后才可以哺乳,而将甲硝唑改为奥硝唑也是同样的道理。故此,对于存在高危感染因素的剖宫产病人,我认为选用头孢西丁而不加甲硝唑类(硝基咪唑类)会更为妥当
(二)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1.适应证: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外科防手术部位感染(SSl)作用是肯定的,但并非所有手术都需要。一般的I类即清洁切口,应注意严格的无菌技术及细致的手术操作,大多无需使用抗生素。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具体适应证有
(1)Ⅱ类(清洁一污染)切口及部分Ⅲ类(污染)切口手术,主要是进入消化道(从口咽部开始)、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等的手术;
(2)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血管移植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3)清洁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或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手术、心脏和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
(4)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方法
围手术期用药必须根据各类手术术中污染程度、手术创伤程度、最易引起手术部位感染(SSl)的病原菌、手术持续时间等因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给药方法:术前半小时(通常在麻醉诱导期)使用抗菌药物一次,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20-30min内滴完),以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和组织中的抗生素达到有效药物浓度(>MIC90),如手术超过4小时,术中追加一次(长半衰期抗生素头孢曲松不需追加剂量)。术后可不再使用或仅使用24—72小时,原则上最多不超过72小时,延长用药并不能进一步降低SSI发生率。
(2)预防用抗生素的选择:根据各种手术发生SSI的常见病原菌、手术切口类别、病人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杀菌、价廉、安全性高的药物,尽可能避免多药联合使用。通常选择头孢菌素,以第一、二代头孢为主,个别情况下可选用头孢曲松等第三代头孢,避免选用超广谱抗菌药物及喹诺酮类药物。
3.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注意事项
(1)必须重视无菌技术,不能期望以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替代严格的无菌操作。做好消毒隔离、患者营养支持、环境消毒等。
(2)严格控制术前预防用药:术前预防用药原则上仅适用于术前有感染病灶的手术病人及结直肠术前肠道准备。术前肠道准备应选择口服吸收少、肠道内药物浓度高、受肠内容物影响小、对致病菌及易移位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等有较强杀菌作用,同时对肠道微生态影响较小的药物,如新霉素、红霉素和制霉菌素等。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