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7932|回复: 44

感染漏报调查表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7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我设计的医院感染漏报调查表,请各们老师雅正

2007感染漏报调查表.xls (16.5 KB, 下载次数: 200091)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缭绕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7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为健康护航 的帖子

这份表格很好啊,是否可以不仅仅用于漏报?可以作为某种专项调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7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为健康护航 的帖子

病原携带                       
是否细菌学结果?或药敏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7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7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为健康护航 于 2007-12-17 15:48 发表
我设计的医院感染漏报调查表,请各们老师雅正

谢谢分享!:handshake
您的表中,“易感因素”与“侵入操作”感觉有些重复,如需要重点提出来的话,像泌尿道插管是不是要归入侵入操作中!:L
请您参考!: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4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wen8023_绿茵场 的帖子

谢谢各位老师同仁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4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表格各列中标题是不是应该统一一下占两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4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染日期?调查日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2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咨询一下,7月份感染的病人,8月份出院.感染应算在几月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4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应该算在7月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4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dingping 的帖子

感染计入7月份,出院病人计入8月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下载了,对工作很有启发~~:lol :lol :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5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染病例算几月由与上报感染日期有关,7月份感染算8月应作为迟报,对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控制没有意义,医院感染管控(对病例而言)工作已由回顾性调查到前瞻性调查,目前已进入目标性监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1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院感漏报调查内容

院感漏报调查要做什么项目 请老师们指导,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1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临床医师分管的病人发生院内感染是否在24小时内报院感科,超过就是漏报,所以要到病区检查病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2# huhongtao


那具体查什么内容,多长时间一次,除了漏报还需要查抗生素使用情况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要熟悉院内感染诊断标准,查发热病人、查使用抗菌药物病人,看病程记录和护理记录,必要时到床边看病人,发现问题与主管病人医师探讨共同解决。每周每个病区1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3# zhong4062007
一般来说只是看是否漏报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5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临床医师漏报的感染病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 于 2009-10-3 10:20 编辑

2# huhongtao


超过24小时不叫漏报,叫不及时报告。漏报是指在病人出院之后,发生的感染没有报告才叫漏报。目前,对感染漏报的调查已经不是主要的工作了,重要的是前瞻性监测,到第一线去,看那些高位易感因素多的病人,比如:下病重、病危通知的,高龄基础病多的患者、住院时间的患者、发热高于38.5度的患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正,督促临床医生在病人住院期间发生感染就及时报告、及时处理,这样就不会漏报了。否则,病人出院了,就是由感染漏报又如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