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 snhszyy
选摘自:《戊二醛类消毒剂国内临床应用现状》
2.1 戊二醛及其复方消毒剂的配方及杀菌活性,由于戊二醛类消毒剂价格低廉和独特的优点, 目前国内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内窥镜、呼吸治疗设备、透析、麻醉设备的消毒和灭菌, 部分制剂还应用于注射、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传染病房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手部消毒。 由于戊二醛类消毒剂配方、用途不同, 其商品名名目繁多, 但主要成分均是戊二醛。 目前, 临床使用的主要有3种:2% 碱性戊二醛(pH 7. 5~ 8. 5) 、2% 强化酸性戊二醛(pH3. 8)、中性强化戊二醛(pH7. 0) 2 。冯羡菊等的实验表明单纯戊二醛对芽胞无杀灭作用, 显示杀菌率在> 99%。叶卫平认为以250 mg/L戊二醛、250 mg/L苯扎溴铵、50 mg/L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组成的戊二醛复方消毒剂溶液, 对气溶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明显优于250 mg/L 的戊二醛溶液, 并且发现戊二醛与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的协同杀菌作用最强。 有学者,提出评价一种化学消毒剂必须有一种消除残余消毒剂的方法, 否则得出的结论不可靠, 他们认为选择合适的中和剂如1%~4% 浓度的甘氨酸灭活残余戊二醛是十分必要的。 陈越英等选用含2% 戊二醛、0. 1%复合醇、0. 4%亚硝酸钠与表面活性剂的中性(pH7. 0) 复方消毒剂对器械消毒液进行悬液试验, 作用于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3h后,杀灭率100% , 作用10min 可将HBsAg 抗原性破坏。复方中去除亚硝酸钠则灭菌效果锐减, 杀菌效果随温度升高而增强。运用戊二醛消毒内镜是防止内镜检查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易滨等选用2% 强化戊二醛浸泡消毒预处理后的腹腔镜和门诊口腔科口镜, 结果显示3d内其表面细菌杀灭率100% , 他们认为强化戊二醛作用时间短、消毒效果好、稳定无腐蚀、使用与保存方便, 是医疗器械浸泡消毒较好的消毒灭菌剂。选用中性有协同增效特点的国产LJ强化戊二醛浸泡医疗器械, 也有相同效果2 ,这种消毒剂使用周期短, 需适时调整pH值。 2. 2 戊二醛的临床使用 研究发现, 戊二醛类消毒剂活性易受pH值、温度、配方、放置时间的影响, 使用时会受稀释、浓度、浸泡时间、消毒例次、特殊病原菌的影响。 戊二醛的常用浓度是2% , 以前曾经认为0. 5%的浓度用于细菌的消毒是安全的7 , 但文献报道戊二醛的浓度<1% 时许多病原菌会产生抗药性。A PFC (美国感染控制和流行病专业协会) 建议1% 是用于高水平消毒的最低有效浓度。上海市金山卫生防疫站抽8种市售2% 戊二醛, 结果显示最低仅1. 57% , 说明产品质量差异大8 ,李新武等观察了一种自制戊二醛复方消毒剂的杀灭效果, 发现杀菌浓度比抑菌浓度高4 倍, 应用浓度比杀菌浓度高5 倍, 表明消毒剂除了选择适当的中和剂外, 其实际应用浓度应根据能量试验的结果来选定。由于使用过程中很多因素如潮湿的器械稀释、放置时间长等会引起戊二醛浓度降低,因此,对于只能选择戊二醛进行灭菌的医疗器械, 清洗后必须干燥后方能浸入戊二醛溶液,以免戊二醛稀释, 而且每天使用前监测戊二醛的浓度也是必要的。 戊二醛和大多其他化学消毒剂一样, 温度对其杀菌活性有明显影响。一般认为, 在12~ 50℃内, 随温度升高杀菌作用加强, 速度加快, 对病毒的灭活速率也加快5, 9。戊二醛消毒 液在室温(18~38℃) 下存放、使用即可。对于碱性戊二醛来说, 高温度虽然增强了生物活性, 但同时也加快了聚合作用,降低了使用周期, 而加大了成本。 戊二醛作用时间对其效果的影响存在不同看法。Johnson等用2% 戊二醛浸泡器械15 m in 灭菌, 8年间做了12,505 例关节镜手术, 其术后感染率仅0. 04%。胡伟国等提出2% 戊二醛浸泡腹腔镜, 在一定范围内浸泡时间的长短对内镜器械灭菌效果影响不大。我国卫生部近期规定了戊二醛用于灭菌必须作用10 h, 消毒须作用20~45min。 戊二醛类消毒剂随消毒例次增加、放置时间延长而消毒杀菌作用减弱, 盛永宏、李好杰等认为2% 戊二醛作为内镜消毒液, 使用100 例次或放置4 周后, 即不宜继续使用,否则可能造成交叉感染。胡伟国等认为2% 戊二醛浸泡内镜, 反复使用时间不宜超过14 d, 以保证灭菌效果。
戊二醛类消毒剂国内临床应用现状.pdf
(105.35 KB, 下载次数: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