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695|回复: 72

【连载】参加2011年SIFIC大会后的感想 【更新内容在1搂,27搂,30搂,44搂,46搂】

   火...
发表于 2011-5-24 19:02: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IP:上海长宁区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蓝鱼o_0 于 2011-5-27 00:58 编辑

5月24日 阴转晴
有幸参加了会前会,听了很多斑斑对论坛建设的畅想和计划,启发很大。
整个讨论持续了3个小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讨论,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新老师,新同仁。
以前只在网络上看到他们的杰作,这次终于可以近距离聆听。
由于纪律原因,再次不便对斑斑会议作过多的描述。我来讲下下午会前卫星会议的一点心得,体会。

24日下午的会议主要分为两个厅,B厅和C厅,内容非常丰富,内容包括职业防护,职业暴露,CR-BSI新指南解读,外来医疗器械再处理面临的问题和湿包的困惑等等。由于工作和兴趣原因,我串场子听了4个报告,分别是中国CDC张流波教授、杭州市CDC倪小平所长、李六亿教授和老大的报告。

【1】张教授讲了清洗效果的评价,通过ATP检验的方法评价清洗效果。对于CSSD的器械清洗检验试验有很多种,比如裸视目放大镜法,ATP生物荧光法,蓝光法,蛋白测定法等等。比较了一下以前的方法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通过ATP检验,能够快速灵敏的检验出清洗效果,并且他们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量和RLU的对数值之间呈现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0.9778】。将RLU《=2000作为医疗器械清洗干净的判定标准。【补充,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仪器是不一样的,国外以500RLU为基准,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介绍的是张教授实验室的研究结论,切忌生搬硬套!

张教授的报告也解决了我心里的一个疑问。
我的疑问是:通过ATP法能否对软式内镜清洗效果进行评价或者官腔器械的清洗消毒效果进行评价?应用前景如何?相对于内毒素检测,两种试验的应用价值如何?
我们都知道运用水系统的仪器和设备通常感染革兰氏阴性菌,通过清洗消毒可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导致内毒素的产生。而相对于细菌总数这个指标,内毒素指标可能更有意义,所以我当时就质疑了ATP检验的应用前景。

张教授解释&我本人的理解:
ATP法最好应用于器械清洗,并且是非官腔器械的清洗效果评价。并且是在灭菌前,确定清洗效果是否合格。
为什么对于官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好呢?甚至无菌操作后,ATP反而升高呢?
如果清洗后,运用肉汤灌注后进行ATP检验,数据价值不高。理由在于,细菌如果这么轻松的被处理掉,那么那么复杂的清洗和酶洗后,早就应该很干净了。所以,价值不大。而且也不能反映对生物膜的处理效果。
而灭菌后,ATP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呢?推测可能是由于细胞破壁,大量ATP释放,导致了对结果的偏倚。

【胡教授】
胡老师的粉丝众多,每次开会总是济济一堂,由于我是串场子,所以只能排到门口,运气相当好,刚好赶上。
胡教授对美国CDC关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指南做了新要点的讲解。幽默风趣,深入浅出。

新版本的指南保留以前的BUNDLE,还增加了一些内容,并且将培训尤其是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
培训体现在很多地方,包括操作前无菌要求,操作中的技巧,操作后的维护等等。数据表明,通过有效的培训,能够显著降低CR-BSI的发病密度。
谈到了护患比的问题,护士和患者的比例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有效的控制感染。
的确,我有个切身体会。我同事住院那段时间,我们去看他,发发现那个科病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病患多,加床多,陪床多,护士少。当班只有4名,确要照顾70名患者,换水都要跑,根本谈不上手卫生。因此,充足的人员保证,也是控制感染非常重要的因素。
对于护士插管操作,消毒无菌意识要加强。比如避免不必要的浪费(PICC的应用条件,抗菌导管的条件等)以及如果在换装置时,消毒的方法和时间。护理人员插管操作资格认证等等。

胡教授谈到,上海质控中心监测的结果,CR-BSI的数据约为2每千病例日,而美国的数据为0.5。他们一直在以“零容忍,零发生”为目标而努力。那我们的结果如何?BUNDLE依从性怎么样?还需要做很多工作。不了解本底,何谈干预。

由于精彩的报告太多,只能想到哪写到呢,也不能讲所有的心得体会都一一尽数。激动之余,难免语无伦次,希望各位战友谅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2 + 6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0:53:42 | 查看全部 IP:上海长宁区
回复 4# 海棠经雨


   欢迎新朋友。您们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之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0:55:32 | 查看全部 IP:上海长宁区
回复 3# szylh

照片还比较少,接下来会陆续记录下文字和拍些照片。敬请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4 21:02:28 | 查看全部 IP:上海普陀区
教授的新认识:以前强调深静脉穿刺应该选择锁骨下静脉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发现,锁骨下静脉穿刺也有不足之处,容易发生损伤。因此,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都可以选择·。
唯一不提倡选择的是股静脉,此部位穿刺的感染率高是一致公认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4 22:05:57 | 查看全部 IP:江苏宿迁
谢蓝鱼o_0 老师!虽然未能有机会参加大会,但是能够第一时间分享到老师的体会,已经是非常幸运了!期待看到老师的连载!老师辛苦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4 22:15:28 | 查看全部 IP:湖北宜昌
期待参会的老师们新知识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3:32:56 | 查看全部 IP:上海长宁区
回复 13# 海棠经雨

是啊,非常荣幸能够来到上海参加年会。也希望您能参加明年的年会,因为这真是一个院感人的盛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3:36:49 | 查看全部 IP:上海长宁区
回复 7# 风雨同舟


    风雨同舟老师听的非常仔细!
对于颈静脉穿刺和锁骨下经脉穿刺之间差别现在国外也存在争论,包括RCT实验和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在2010年的CCM杂志的综述上,也没有给出两者之间的具体差别。
现在终于有了权威的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5 08:34:55 | 查看全部 IP:四川资阳
蓝鱼老师很激动,以你的敬业,看来不久的将来,你也可以成为斑竹,成为重要的一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5 08:41:56 | 查看全部 IP:湖北宜昌
谢谢蓝鱼o_0老师!您的辛苦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5 09:22:50 | 查看全部 IP:陕西西安
回复 1# 蓝鱼o_0
我们追求的就是这样的报道。让没有参加会议的会员可以吸取到报告精华。谢谢蓝鱼的报道。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5 09:34:49 | 查看全部 IP:陕西西安
谢谢蓝鱼o_0 老师!期待着连载,非常感谢!{:4_4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5 11:20:02 | 查看全部 IP:河南
非常期待老师的继续连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5 14:50:41 | 查看全部 IP:吉林长春
期待分享啊!没有去参加会议好遗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5 15:08:10 | 查看全部 IP:新疆乌鲁木齐
谢谢蓝鱼和风雨同舟两位老师的报道,期待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5 18:01:37 | 查看全部 IP:天津
回复 1# 蓝鱼o_0


    蓝鱼老师,请问发病密度的计算工式是?各和我们孝在用的发病率演全不一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20:13:45 | 查看全部 IP:上海长宁区
回复 25# huiqing.li


发病密度和发病率是不一样的概念。
发病率,新发病率除以符和标准总人数
而发病密度考虑了时间的概念。
详细解释:
如果队列研究观察的时间比较长,就很难做到研究人口的稳定。如研究对象进入队列的时间可能先后不一;在观察截止前,可能由于迁移它处,其它原因死亡或其它原因退出,造成各种失访;研究对象出现终点结局的时间不同等原因均可造成每个对象被观察的时间不一样。如果观察期间为10年,而有的对象可能只被观察了3年、5年、7年或几年几个月不等,因此资料变得很不整齐。此时以总人数为单位计算发病(死亡)率是不合理的,因为提早退出研究者若能坚持到随访期结束,则仍有发病可能。此时需以观察人时为分母计算发病率,用人时为单位计算出来的率带有瞬时频率性质称为发病密度。最常用的人时单位是人年,以此求出人年发病(死亡)率。

在附件中上传了一份文章里面有应用,您可以参考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20:36:28 | 查看全部 IP:上海长宁区
【连载】2011年SIFIC第二天会议 (May 24)

今天的会议精彩纷呈,几乎从一开始就调动了大家的胃口,早晨的专家面对面,王仁贤教授介绍了台湾的感控体系。
8点开幕式,卫生部医政司郭司长做了精彩的开场白后,大会正式开始。

首先开胃大餐,日内瓦大学教授兼WHO感控主席 Didier Pittet做了手卫生的精彩报告,陈百亿教授做了翻译。

手卫生,拯救生命运动。
从定位上,给予其重要的意义。绝非一般的BUNDLE措施,而是可以切实拯救生命的措施!
介绍了手卫生的历史,先驱,现在的研究进展及推广手卫生的框架。

尽管是全英文的介绍,但是看得出来,PITTET做了精心的选择,而且放慢了语速。
关于现状:

手卫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话题,DOCTOR PITTET给我们传递了新的理念、思路和措施:
1.推行手卫生自我评价框架。在参加的128个国家中,缺乏中国的数据,迫切希望能看到中国的数据,PITTET先生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图,在插满国旗的地图上,中国的领土被打了问号,希望在未来的会议,能够看到中国的研究报道。具体的可以到WHO的网站注册下载。
PITTET说,只要您耗费两个小时,您就可以评估出您医院的手卫生的依从性如何?贯彻的好不好了。
2.WHO对于手卫生有个比较显著的转变:有承诺转变到临床。全面推动手卫生的促进计划;
3.很多人可能忽略了病人在手卫生促进中的角色?
DOCTOR PITTET说,应该加强病患的手卫生知识培训,通过病患的监督,监管HCW的手卫生,从而形成达成“共同努力,创建安全的医疗环境”的目标。

4。WHO将5月5日定义为手卫生促进日,动员大家行动起来,一起共创安全家园。

最后以一段非常精彩的视频结束presentation。这段视频胡教授也曾经发到网上,很动感很有美感。

对于这个话题,星火斑斑曾经传过一分文档给我,我做了简单的介绍。现在黏贴地址:
https://bbs.sific.com.cn/thread-52484-1-1.html

里面由关于手卫生拯救生命运动的详细介绍。希望大家能结合起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5 21:01:39 | 查看全部 IP:上海
真是开心。。。又分享到新课程。。。老师辛苦了。。。谢谢,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22:37:25 | 查看全部 IP:上海长宁区
【儿科感染控制新进展】

Doctor Song的演讲我一直很喜欢,从2009年参加第一次SIFIC大会,每次都会聆听教诲,每次总能受益良多。

这次宋老师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儿科进展。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宋老师的PPT非常宝贵,连材料汇编里面都没有,我在纸上记录点感想,跟大家分享。
宋老师对MRSA的控制干预一直卓有成效,经常跟我们分享成果。
新观念:
1)一个护士不能护理MRSA的病例和非MRSA的病例。由于医护人员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播途径,针对这一重要通路,宋老师认为,从分工来说,讲接触MRSA定植的护理人员和其他人员相分开,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措施;

2)感染控制的金字塔模型:
第一个环境清洁——手卫生——标准预防——症状防护——隔离。可以看出宋老师认为环境清洁是基石,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会议结束之后,我也跟她请教了这个问题。她认为,环境清洁真的很重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HH更重要,理由是,即使您的手卫生依从性再好,手卫生进行的再好,环境很脏,您还是不能很好的达到要求。

这里还需要提出的是,环境清洁与环境监测合格率高并不完全等同。这里宋老师提到了医疗设备,物体表面的清洁问题。她说,在他们儿童医院,所有的护理人员上班前,先用消毒湿巾讲医疗设备和接触台面擦拭一遍(包括病人),当然这个湿巾的保湿效果不错,在消毒时间之内,物表不会干燥。这样就保证了消毒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6047626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