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00|回复: 19

[求助] 【院感诊断难题】妇产科发生几例切口不愈合,感控如何处理?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6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zhangfh(星火) 于 2011-5-16 17:20 编辑

各位老师:我院近期妇产科发生几例切口不愈合,切口有红色分泌物,但病人体温,血常规正常,切口无红、肿、热、一病人培养革兰氏阳性球菌,医生诊断脂肪液化,但外科病人无切口问题,请问院感科应该如何处理。补充:不是同一个医生做的手术,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病人体温、血常规正常,切口无红肿热痛,就不符合切口感染诊断标准,其中“一病人培养革兰氏阳性球菌”是指切口分泌物还是其它标本?如果是切口分泌物培养出革兰氏阳性球菌,有可能是定植菌,但无感染;至于“切口有红色分泌物”是否为切口渗血所致?切口不愈合是否有其它刺激因素?建议在医生换药时你到场观察切口情况,以明确诊断。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fl0827

从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的每个细节,比如消毒液等。病原学检查很关键,多采样检测,查找致病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1.列一份个案调查表,把每个病人的情况进行调查,看看症状、体征,手术类型号,手术医生,病种及有无相关联的操作,有无相同环节,仔细分析每一份病历。
2.根据相关性,调查同类手术未感染病人的的情况,看看有无可排除因素。
3.现场查看切口情况;明确是否为感染,还是其他因素引起的不愈合,如缝线、积血积液等也可能造成愈合不好。标本采集规范吗?
4.最重要的是,根据可能环节马上采取措施,观察效果如何。
5.如果确定是感染疑似暴发,再按暴发调查步骤去做。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星火 + 2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fl0827
如果排除院内感染,考虑缝线反应或者其他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fl0827

切口无红、肿、热-------要注意: 有时临床医生为了不诊断感染,在病历上不描述感染症状,
你要亲自去核实。病人体温,血常规正常-----切口感染有时病人体温,血常规是正常的,只有局部症状。  建议 1、做分泌物涂片,以判定是否为感染。 2、如分泌物涂片及培养正常,调查病人是否为肥胖者,有无糖尿病,以判定是否为愈合不良。3、调查是否与缝线有关。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星火 + 2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类似的妇产科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或不愈合的帖子之前有过讨论,请在论坛中搜索一下。可能跟手套、锋线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的每个细节,病原学检查很关键,查找致病菌,敏感药物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7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为切口分泌物,妇产科医生认为是高频电刀,但外科手术也用,无切口不愈合,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7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口有红色分泌物,”问题不会出在浅层,用脂肪液化是不能解释的。如果是缝线有问题,为什么外科病人无切口问题。看来还是要从人的方面去查找原因。不同医生的缝合技术如何?建议现场观察切口情况。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7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口不愈合,有两例病人切口裂开,为同一手术间,15天前这个手术间漏雨,是否有关,今天做了空气培养不知有无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7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妇产科用可吸收线,今天做了培养,因微生物室条件有限,不知有无结果,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7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值得关注,为什么只有妇科手术出现问题?调查一下术者的手术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7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术方式都是横切口,内缝合,以前没有发生类似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7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会不会是医务人员对切口进行换药时无菌概念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7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西平感控办

可能是1、预防应用抗菌药不合理?2、多重耐药菌存在,致使感染后不能选择有效的抗菌药控制感染?3、当然也有感控的因素,不排除非结核菌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8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zfl0827


    如果是这样,可吸收缝合线的因素不能排除。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8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一下每位患者的基本情况,如血糖、是否肥胖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9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继出现几例这样的病人还是值得关注的,别忘记培养一下“分枝杆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1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相继出现几例这样的病人还是值得关注的,别忘记培养一下“分枝杆菌”!
同意19楼主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