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8815|回复: 48

[动态] 加拿大——ICU一瞥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4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zhangfh(星火) 于 2010-12-14 20:55 编辑

MGH的ICU有26张床,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一个科主任,他并不常在科里呆着。其下设两个医生组,分别是blue team和green team,Team leader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一周。国内医院的所有科室中应该是ICU与国外的差距较小,只是这里的ICU可能设施上更全面、布局上更合理一些,因此类似的就不再赘述,只介绍不同的方面。

        ICU环境优美,所有房间都是单间。圣诞节快到了,每个病区都有一个漂亮的圣诞树,上面彩灯闪烁,充满了节日气氛。每四个房间是一个section,每个section设一个电脑工作站,医生和护士可以通过系统调取患者的各种影像资料和化验结果,也可以输入患者的各种数据。 床边CT扫描仪随时可以给患者进行检查,减少了搬动患者的次数。超声扫描仪方便医生在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时定位,提高成功率。他们进行地面清洁的车子很先进,清洁工坐在车上面,缓缓移动,清洁的十分到位。

        ICU内有自己的一个药房,共有4名工作人员。这里的药房功能超级强大。药师的职责是审核药物配伍、使用剂量用药是否合理,为医生、护士临床用药制定用药指南。医生开出医嘱以后,护士将处方和医嘱进行核对,在病历上签字,然后送到药房,由药师进行双核对后,录入电脑。一名药师专门负责整个ICU的绝大部分静脉配药,她会定时到病房去巡视,根据输入的速度,计划下一组药物配置的时间。

        护理的排班根据护士的需要,有12小时和8小时两种。护士站每天一张病人分配表,注明每个护士负责哪些病人,一般是一名护士负责1-2名患者。高风险药物氯化钾则是由厂家配好的各种浓度的制剂,以减少配药时产生的差错。探视制度除了交接班时间以外,其他任意时间均可探视,非常自由与人性化。

       两个多小时参观下来,总体感觉我们与其硬件设施上差距不大,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应该是他们科学的管理理念。这里的药师和护士就像医生强有力的双翼,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创造生命的奇迹!
本文作者:ongoingdreamer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dxyer.cn/ongoingdreamer/article/i8275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Team leader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一周,不错的理念,真正实现人人参与!
药师和护士就像医生强有力的双翼,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创造生命的奇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发些图片就更赞啦,让我们更身临其境,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6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国内的ICU都流行大房间,这样对感控很不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国家的管理水平是西方发达国家是有很大差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1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荷塘月色


      丁香园aneou0878 wrote:
所谓的思维的不同,可能只是自己为了掩盖自己知识的缺陷而编制的面具。


从麻醉科再次回到SICU,觉得有很多的治疗思想需要沟通,在网上学习了很多帖子,结合自己的工作做了总结,ICU的全局观念,以专科医生的思想,在一定条件下达成统一,或叫妥协,才能办好ICU,你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病人,学科方能得到很好发展,谁让我们没有门诊呢?!

ICU思维和专科思维能统一吗?

有个笑话是这样说的,五个中国医生和五个美国医生给同一个病人看病,五个美国医生制定了相同的治疗方案。五个中国医生制订了五个治疗方案。姑且说是个笑话,也说明中国的医学教育的参差不齐。对于病人或许只有一种治疗方案是最正确的(当然这是理想状态)。
ICU医师治疗同一个患者时经常和专科医师临床思维不一样,ICU医师能否做到ICU思维和专科思维的有机结合?
ICU的中文翻译一般是“加强治疗科”更显现多科合作精神,而称“重症医学科”似有孤军作战架势。ICU专业既是独立的,也是开放的,独立说明有自己的专业,ICU医生更应具备对危重疾病的发生、发展全面的把握,而不像专科医生过分强调某个器官或系统的病变;当然ICU更是开放的,ICU医生不仅负责监护、抢救实施的组织、疗效的评价,还需要针对专科情况与专科医生进行必要的协商,多方听取专科医生的意见,然后确定治疗的决策。因此,ICU医生与专科医生的思维方式确实不一样,也不能一样。ICU医师对专科疾病或专科情况治疗决策、程序相关的国际指南的理解或许没有专科医师透切,没有专科医师执行的坚决。ICU医师必须熟练掌握专科疾病的病理和病生演变过程,这是ICU医师监测和治疗疾病的前提,但这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ICU思维,现在是专科越分越细,某个疾病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专科疾病的范畴,专科医师只顾本专科情况,ICU医师的专业层次应是在危重病发展至一定阶段所致的器官损害,即MODS,MOF等的总体支持,是危重症病情发展中的特殊阶段,也是疾病治疗的一个阶段,是ICU医师的职责,需ICU医师与专科医师多专业共同合作。否则,那ICU医师和专科医师就没有区别了,也不需要进行ICU医师和专科医师的专业培训了。
ICU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地方,很多危重病人涉及多脏器功能的问题,要多个学科合作才能救病人于水深火热。所以ICU医师必须懂得加强、整体、平衡、中庸、无为的理念才能做一个合格的ICU医师。
因此,ICU的思维本应和专科的思维是统一的,不应该存在很大的差异。差别可能只是应该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况的不同策略。所谓的思维的不同,可能只是自己为了掩盖自己知识的缺陷而编制的面具。立足现在,ICU的特点可能是更注重整体,注重病理生理变化的过程,注重脏器与脏器之间的关系,而不局限于专科的单个脏器。再有就是平衡,平衡是重症的灵魂。从很多抢救成功经历的病人我们总结后就会有ICU的临床思维。ICU就是扩大了的抢救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1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红新月

丁香园njseulyh wrote:
ICU科的用药,每一种药都是最顶级的,抗生素、保肝、保护胃粘膜、营养神经、脑保护剂等等,并且只开不停。曾经有一个从ICU转入我科的病人,转入时尿里、肺部霉菌感染、转氨酶好几百、BUN、CR都高,用的药我数了数,将近20种,无语。转入后我们停掉了三分之二的药,最后病人肝肾功都正常了,霉菌也控制了。

极其不同意上述观点!ICU是有自己的学科内涵、学术思想的,要不然重症医学是不可能独立出来的。目前国内仍有很多医生,应该说是相当的专科医生认为,特别是在会诊的时候,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ICU有什么好的,不就是有台呼吸机、监护仪等好的设备么,用的药更高级,给我同样能做好!”真的是这样的么?ICU真的仅仅靠先进的医疗设备么?肯定不是这样的!刘大为教授经常说我们的学科是有自己的学科内涵的,我们的学科是有自己的学术思想的,邱海波教授也常说,我们ICU是将病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的,不像呼吸科医师眼里病人就是一个肺,心脏科医师的眼里就只有一个心脏,我们注重整体,主动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经常听到全院会诊时各个科的医师说,心脏科医师说这个病人在心脏方面死不了,呼吸科医师说病人的肺肯定不会导致患者的死亡,肾脏科医师说病人的肾脏不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但最终事实是患者死亡了,那患者死亡的原因是什么?真的如各个专科医师所说的那样么?!肯定不是的!
还有就是经常听到外面的医师说,“你ICU里全是耐药菌,用那么好的抗生素,那些耐药菌全是你们弄出来的!”真的完全是这样么?我们科做过这样的研究,在患者入ICU时即留取各种培养,结果让人吃惊,大约将近一半的患者入ICU时即存在各种细菌特别是一部分患者存在耐药菌感染!为什么ICU的用药和普通病房不一样?因为ICU患者的病情和普通病房是不一样的,如果和普通病房一样,那你们还将病人送到ICU干嘛呢?我承认,不是所有的ICU医生都能很好的理解重症医学的学术思想和内涵的,特别是我国目前,大部分ICU的医生可能都是专科医生出生,只是为了医院迎合国家的检查,仓促组建的,可能根本不懂重症医学,认为ICU就是收治医院最危重的患者!没错,ICU肯定是收治危重患者,但仅仅是这样吗?不尽然!ICU的收治范围应该包括:急性可逆性疾病的患者,严重的中晚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和病情并非危重的高危患者。虽然我国的重症医学起步比较晚,但是在将来肯定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这需要我们ICU的医生更加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1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在丁香园也看到这个帖子,大家跟贴的很多,人气很旺,国内的重症医学的发展还要努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丁香园的账号 好久没用了....惭愧...

羡慕ICU能全部设置成单间。我们这里的ICU大部分床位目前还只能分区 和床帘屏障。
不过要弄单间,人手不足也是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丁香园的账号 好久没用了....惭愧...
我也是,呵,丁香园的内容很专业。。。
我们的ICU也是用药很高级,很贵的那些。不是不可以用,我觉得应有针对性的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9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zhangfh(星火)


    不愧为超级版主,说出了我们作为ICU医护人员的心声和困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3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有加拿大ICU的照片吗,能和我们分享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3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可惜了,要是有图片的话那该多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3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了人在加拿大——ICU一瞥的帖子,了解了他们科学的管理理念,对今后的工作有指导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3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哦,能有图片该多好哦,我们一般人可能是去不了加拿大参观,能在这里开开眼界,学习学习也好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3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觉我们与他们有一些差距,我们的硬件条件还不具备,观念也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3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有图片该多好哦,我们一般人可能是去不了加拿大参观,能在这里开开眼界,学习学习也好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3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hangfh(星火)
团队精神,辅助的作用,通力的合作是成功的基础。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4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发些图片就更赞啦,让我们更身临其境,学习学习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4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为什么,医院领导特别热衷买高档设备,就不愿意为ICU增加护理人员,我在现代护理报上看到: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护理人员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我去查房,看到护士忙的很,时间久了,都忙麻木了,实在没有精力考虑患者安全。国家规定ICU人员和床位比领导很清楚,但他们认为只有大医院才有实力达到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