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1-08 10:3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3 17:36
01-03 09:00
01-02 17:30
查看: 3435|回复: 22

求解:我院微生物室细菌药敏培养的问题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5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zhangfh(星火) 于 2011-4-26 08:17 编辑

我院大多数科室的主任及医生,反映我院微生物室细菌培养,同一个病人,同一天送3分同样标本,可是微生物室确给出了3分不同的细菌培养结果,有的科室,更有甚,同一个病人每天都送一份标本,但是每个结果出来都不同。微生物室把所有的抗生素都否却了,所有的抗生素病人都耐药,难道这个病人无药可救了么吗?
请问,各位专家,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lfwangshouya

其实这个现象在论坛中已经多次讨论到了,建议您多看看微生物版块的帖子,就会总结出原因所在了。但我想,微生物室是不是应该跟临床科室主动来沟通呢?院感科是否可以作为一个沟通的中介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乔-乔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light 于 2011-4-25 15:17 编辑

回复 1# lfwangshouya


从两个方面说:

一、临床方面:按照临床微生物样本采集规范采集合格样本,包括适当的时机、正确的采集方法、及时运送等等。没有必要同一患者1日送3份样本,也没有必要同一患者每天都送1份样本,这样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同时增加患者负担。

二、微生物学实验室方面:人员、技术和质量控制。从事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技术水平、学习能力等是极其重要的。无法想象,一个马马虎虎、毫无责任心的人能做好微生物检验工作;一个不能识别正常菌群与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鉴定思路不清晰的人会发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报告;保证检验报告准确可靠,必须做好实验室质量控制。“微生物室把所有的抗生素都否却了(没有看明白什么意思?),所有的抗生素病人都耐药”-不知道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标准菌株的室内质控做的怎样?或者没有开展室内质控?那么室间质量评价哪?您可以去实验室询问您的实验室同事,如果按照ISO15189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 去实施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的话,不可能出现您所说的所有的抗生素病人都耐药这种情况。

看起来你们医院从临床到实验室都存在问题。您从事感控工作,那好好沟通、协调一下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星火 + 10 中肯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拙凌
我们也一直在努力,但是,情况没有改变,还是一直有临床科室反映这样的问题。虽然我知道造成这样的情况,是由各方面的原因,我只是初入这方面,但是,对这些应该是专家的检验科,应该更清楚,怎么就是不能解决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sunlight


    一、肯定是造成人力、财力,更给患者增加了负担。
   二、我院ICU科室主任经常反映这样的问题,只要我去ICU检查工作,就能听到这些文。比如,有个重症患者,想象ICU里的患者肯定是重症,ICU的医生每天都送同样一份标本,培养的细菌是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抗生素均耐药,今天可能美罗培南敏感,明天就耐药,今天头孢呋辛耐药,明天就敏感以此类推,几天下来,这个病人无救了,全部抗生素耐药。
      我也知道这是不可能,但是,偏偏就发生了,我就觉得可笑。没办法。
     请老师,指导一下,应该如何在微生物室和临床之间做好中介?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星火 + 10 有思路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拙凌 于 2011-4-26 08:04 编辑

回复 4# lfwangshouya

首先,临床的疑惑微生物室是否了解?
其次,微生物室自身的工作如何?关于这个问题,sunlight版主在前面已经说得很详细了。
以这两条先去微生物室了解,再来找解决的办法。当然了,需要注意方式,不要让人家觉得你是来兴师问罪的,那就不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既有标本取材送检,亦有细菌室培养前质控两大方面。这个问题出现,是细菌室建设(软、硬件)重视不足产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拙凌


    是的,微生物室都是主任检验师了,只能沟通,没别的办法,微生物室也知道这样的情况,但是他们也是很无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lfwangshouya

请微生物室人员去临床现场指导如何采集标本,这样的话,如果结果还是那么让人云里雾里,说明检验科自身检测水平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拙凌


    好的,谢谢老师,现在我院大部分科室都对微生物室失去了信心,国家多抗生素的应用加大了管理力度,要求使用抗生素应有药敏培养,导致我院各科医生药敏必送,但是微生物室你出你的结果,我用我的抗生素,造成了目前形式主义,增加了患者的负担,我想制定这项政策的专家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政策是好的,就是太形式主义了。既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又增加了抗生素的滥用,何必再去费心地制定各项政策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lfwangshouya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政策是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很多时候在具体执行的时候走样了。比如说,一个病人为什么同一天同一个部位要送3次(这应该是临床科室的问题了),一个病人连续送检的结果完全不同(这应该是实验室的问题了),像这样的做法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所以还是那个建议,作为院感科,您最好还是想想办法如何沟通,如何帮助他们走出目前的认知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拙凌 超版说的很有道理!院感可以从中搭桥,组织一次临床与实验室沟通协调会,同时有分管副院长、医务处、护理部参加。微生物学实验室就样本采集及运送规范告知临床医生、护士;临床医生将他们对报告准确性及可靠性的质疑告知实验室,由实验室进行解释。

我们有理由相信,真诚的沟通是解决彼此抱怨的最好的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lfwangshouya
微生物室工作人员,才是解决本问题的中坚力量之一。既然微生物室知道这样的情况,为什么他们也是很无力呢?请详述症结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二进制


    从各个方面来说,医生护士不能掌握标本的正确采集,如何去把握采集标本的时机。微生物室就不说了。所以我都感觉无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9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也有这样的情况,今天这个细菌全耐药,后天这个细菌全部敏感,今天是这个细菌,三天后是另外一个细菌,主要是ICU,当我把这个情况告诉检验科主任时(我用了最谦虚的态度),检验科主任说:是有这种现象,用了药,细菌就会变换,可临床医生很无奈,总不能三天一换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9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lgl123

“今天这个细菌全耐药,后天这个细菌全部敏感,今天是这个细菌,三天后是另外一个细菌,”——今天这个细菌全耐药,后天这个细菌全部敏感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除非今天你用的抗生素药敏纸片全都失效(不过这种可能性存在的可能性太小了)。倒是今天这个细菌全部敏感,后天对某种或某几种抗菌药物耐药是客观存在。至于“今天是这个细菌,3天后是另外的一个细菌”也是可能的,因为用药后敏感杀死了,筛选出了不敏感的细菌,比如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后,对其天然耐药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就被筛选出来了。所以,提高临床样本的送检质量,提高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技术水平以及提高临床医生对微生物学实验室报告的判读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仅仅是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搭起实验室与临床沟通的平台,积极地做好沟通协调的工作,可能才是院感人的价值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lgl123
请您问问检验科主任发出致病菌根据何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请微生物的同事多到临床看看吧,临床微生物学就得立足临床二字,别将自己的工作简单的理解为鉴定细菌,得从实验室的角度诊断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 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生物实验室同事多与临床沟通是不错之选。但,就目前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等情况并不现实,还是从完善原始标本涂片及三级报告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类似的帖子已经讨论得非常多了,建议楼主在发帖前还是认真搜索下前面的帖子,尽量不要发重复主题的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