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婉若秋水 于 2011-4-9 16:55 编辑
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长眠着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特鲁多医生,但他的墓志铭却久久流传于人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行医人。“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中文翻译简洁而富有哲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有时、常常、总是,像三个阶梯,一步步升华出三种为医的境界。
回顾自己的从医经历,何尝不是如此。初涉肿瘤专业时,满腔热情,面对顽疾,总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以为自己掌握很多医学知识,可以为病人治疗所有的病痛,但事实并非如此,面对着每况愈下的病人——日渐消瘦的身体,逐渐加重的病痛,濒临死亡的绝望,我的信心也在逐渐被消磨,痛苦和迷茫充斥着我年轻的心。正是这撒拉纳克湖畔墓志铭的故事解开了我的心结。“治愈”是“有时”,不是“常常”更不是“总是”。不管医疗技术多么先进,也不管人们花费多少金钱,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也不可能治愈每一个病人。恶性肿瘤更是如此,即便是手术根除了,放疗和化疗也辅助了,但不久又可能复发,于是又要开始下一个周期的手术、放疗、化疗……“生命不息治疗不止”,于是便让人心生几分沮丧,治疗有何意义?医生的使命又是什么?
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墓志铭明确指出了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我们不仅仅是要治疗、治愈疾病,更多的是要去帮助和去安慰病人。
我常常思索怎样才是高明的医生?怎样才是对病人最好的治疗方案。面对着一个肿瘤患者,高明的医生首先应该分辨出哪是能治愈的病,哪是不能治愈的,也就是要弄清治疗的目的,譬如一个乳腺癌患者如果没有远处的转移,我们想的是怎样根除这个肿瘤,如何合理的安排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中药以及靶向等等治疗手段,为的是让她有十年、二十年甚或是终生不再复发的临床治愈。不仅仅如此,我们的外科医生还开展了保乳房、保卵巢、保腋窝的手术,我们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活着而且是像健康人一样的没有缺憾的活着;“去治愈”是需要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几代人的实践积累。当然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肿瘤已能够达到治愈的目的,而且这个可治愈的肿瘤疾病谱会越来越广。相反一个晚期肿瘤患者,同样也可能给他做化疗,但足量、足疗程显然并非必须,因为我们的治疗目的与前者不同。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保证良好的生存质量,让病人快乐地、有尊严地活着是我们这个时期的追求,这时医生的帮助和安慰正是病人所需。曾经有一个年轻患者,因为胃痛、食欲不振走着去了当地医院,胃镜发现是胃癌,再进一步做检查发现肝上也长满了,家属如雷轰顶,满面泪痕地去找医生,医生很坦率地告诉她:胃癌晚期,病情太重,没法治了,回家等着吧,最多能活半个月。由此这家人的天就像塌了,不光是病人连没病的人也躺下了。当一家人辗转来到我们医院,家属依然是痛哭流涕地说:我知道他这病治不好了,来医院就是给自己个安慰。家属愁云密布,病人自然浑浑噩噩。我没有积极的去做什么抗肿瘤治疗,而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先跟家属谈跟病人谈,其实肿瘤不可怕,与瘤共存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且因肿瘤死亡的人一半是不治而亡,另一半则是给肿瘤吓死了。退一万步讲,既然得了肿瘤我们就认了,与其哭哭啼啼地痛苦地活着,不如强打精神,快乐的活过每一天。而作为家属能给病人的就是温暖和笑脸,家人的鼓励是病人最大的精神支柱。分析病情找出可治疗的有利因素,制定好适合他的治疗方案,经过一番疏导,病人好像看到了希望,有了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家属也表示积极配合,一个周期、两个周期…….循序渐近,两个月后再次复查CT,肝上的转移瘤大部分得到了控制,大家惊呼奇迹,其实奇迹是病人自己创造的,而作为医生的我给他最大的帮助就是:总是去安慰、总是去鼓励。生命的意义就是每天怀着希望去活着。
随着医学经验的丰富,我们对疾病的认识也逐渐客观,有些病可治愈,有些病不可治愈但能控制,有些病不可控制但能缓解不适症状。医生其实只是比病人多点医学知识而已,同其它职业一样用专业知识来服务大众。对能治愈的病,积极去治愈;对治愈不了的病,我们就采取姑息治疗,帮助与安慰则成为主旋律。医学的局限和无奈注定它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但一个完美的医生一定会记住“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