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85|回复: 50

[转帖] 三八女性提案:鼓励部分女性回归家庭是中国幸福的基础保障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9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zqytwy 于 2011-3-12 15:58 编辑

鼓励部分女性回归家庭是时代发展至今的新思考、新问题。中国女性为争取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女性权益做了长久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极大成果。女性回归家庭并不是时代的倒退,而是更利于国家民族长久发展的智慧选择。我们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时代巨变,面临着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每一个时刻的发生都没有前车之鉴,需要集全社会的共同智慧研讨面对。敬请相关专家和各方面人士共同探讨和研究。

提案:鼓励部分女性回归家庭 提高社会幸福指数(草)


   随着社会开放和物质需求的加剧,大多数女性走上社会,创造和体现体现着自我价值,承担和男性一样的角色。女性已在社会各个领域大展身手,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


  然而,随着女性社会角色的逐渐强化,以及对“男女平等”片面的理解,很多女性在全力争取竞争优势的同时,明显出现了“中性化”甚至“男性化”的现象。缺乏女性和母性意识,缺乏应有的女性素养已成为日渐显露的一大新的社会问题。女性社会意识不断强化,女性自我日渐强势、男性畏惧、同性恋增加、子女关爱不足、孩子教育不充分、青少年犯罪率激增、老人缺少关爱疏于照顾、家庭情感淡漠、剩女越来越多、离婚率逐年提高、当前人情冷漠、社会严重失衡等等,这与女性意识和家庭观念淡化,家庭关爱缺失密不可分。


   在社会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社会和国家实力越来越充足,社会劳动日渐力有余,也随着部分家庭资产的积累,中产家庭越来越多.政府应倡导和鼓励部分有条件的家庭女性成员回归家庭,鼓励她们更多的关注投入“和谐家庭”的建设中,完善家庭的幸福与圆满,提高社会的整体幸福指数。


   女性是家庭的主体,更应是主导维系家庭情感的妻子,是孝顺老人的后代,是孩子人生成长中的主要教育者。在家庭中,女性普遍也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广大走入社会的女性仍然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长久以来的性别观念和家庭分工模式,要求女性既要接受贤妻良母标准的检验,现代社会又要接受优胜劣汰的能力竞争,这使得女性既要具备传统魅力,又要具备现代社会竞争的魄力。双重要求和压力使得今天的女性比以往面临更多大重负,也给女性心理造成很多难以承担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着她们自身的生活感受和家庭生活质量。部分女性回归家庭对提高家庭和整个社会幸福指数的意义:


一,女性回归家庭,对稳定社会和促进家庭和眭作用积极。

   男女因为生理、心理不同,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应不同。女性更适合管理家庭,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哺育、培养、教育孩子,促使家庭生活和谐幸福。

  “推动摇篮的手能推动整个世界。”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不可缺少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节。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和被影响的地方。今天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孩子是在孤独的环境中长大、由保姆带大、或是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溺爱下长大、或过多依赖幼儿园的成长.缺失母爱和家庭温暖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健康发展.

  中国今天已提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问题在中国要比西方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突出得多。在农村,许多子女外出进城打工,老人们不仅无人照顾还要承担抚养孙辈的重负。在城市,突出的问题也是“空巢”老人,女子全职就业,年迈父母难以见面,更无暇关爱和照料。女性回归家庭将更多连接起大家庭的亲情情感。构建和谐社会,首先是有和睦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元素。


二,部分女性回归家庭,
有利于平衡就业矛盾。

   女人承担着无可取代的生育和照顾孩子的功能和责任,同时女人又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家庭内部的运作本质上需要女人主导和负担。虽然有口号提出女人家庭工作两不误,那只是一厢情愿。女性一生更多面临着恋爱成家、结婚生育等重要人生阶段,女性本能上大多会以家庭为重,这会在影响她们职业发展的同时影响甚至丧失家庭幸福。


   定义一个女人是否成功,评价的标准不是社会角色。女人成功应定义在更宽泛的层面上。一个拥有成功事业的女性是成功的,一个热爱家庭、让家庭成员幸福生活的女性也是成功的。适合女性和家庭自身发展,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愉悦快乐的生活方式是现代社会应该提倡的人性生活。


   男女性别差异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社会应尊重这一客观事实,对男女区别对待。区别并非是不平等甚至歧视,而是合理的社会分工分配,并享有平等的自由选择权利。男女平等也并非是简单的男女工作对等,而首先是机会的平等、地位的平等、人格的平等。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社会分工的一种,承认这一社会分工,承认家庭劳动的社会价值,应是全社会的一种富有发展智慧的共识.


   随着社会发展,欧美一些国家以及东邻日本和韩国,许多婚后或育后女性选择回归家庭,用婚前接受的良好教育和工作经验相夫教子,既稳定了家庭,教育了子女,也促进了稳定和谐社会,并为国家培养了更为优秀的后续发展人才。
为此建议,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回归家庭女性的权益:

一,政府和国家以及社会和媒体应主导舆论导向,倡导社会认同和尊重回归家庭的社会女性,给予她们同等的社会地位,同等的公民合法利益以及社会福利、社保和医疗等保障。政府可设置一些优惠政策,让回归女性享有更多更好的保障,也可拿出适当的补贴鼓励女性选择回归家庭。


二,确保女性家庭财产权益,享有独立的财产和支配权,家庭收入双方共享。如因男方过失而离婚的男性需负担女性生活费用直至其再婚.完善相关婚姻法律法规,进一步保障女性婚姻合法权益。


三,提供更为完善充分的女性素质婚姻教育,如家政,育子,健康保健,礼仪等培训。在社区和城市开展相关社会交流、交谊活动,促进家庭女性与社会的沟通交流。成立相关社团组织和机构,让她们生活更丰富,更富有情趣,更有社会认同感。为提高回归家庭女性的社会价值,应加强政府和媒体对她们的关注和报道,还可以通过竞赛,培训,评选等社会活动,让她们成为有荣誉感的社会人群。


四,对于还不能或不适宜或没有意愿选择回归家庭的职业女性,政府和社会应主导热爱家庭,关爱家庭成员的社会导向。出台一些鼓励女性用更多精力和时间回归家庭的政策。比如延长产假,有条件的机构和企业在寒暑假给予母亲亲子周、强化女性生理四期关爱、减少工作时间、差时工作等等。让全社会形成“热爱家庭,共建幸福美好生活”的新风尚。促进社会基础的和谐和稳定。与此同时,当部分家庭男性更适合家庭工作时,社会也应予以支持。


  倡导部分女性回归家庭,强调的是部分而不是全部女性,社会更应鼓励那些适合社会发展的女性更好的发挥她们的女性特质,服务于社会,为女性多元化、人性化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以体现更高层面的女性解放和权益保护.把女性一生的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回归家庭的选择权交于女性.


   部分女性回归家庭是时代发展至今的新思考、新需求、新问题,也会面临新观点的争议和挑战,,需要人们认识和确立家庭事务的重要性甚至职业性。部分女性回家庭也是新型的合理优化社会人力资源的再分配,利于促进社会工作效率的提升,缓解失业问题,提高社会产值,促进经济的合理平衡发展。


  部分女性回归家庭不是对女性的歧视,更不是社会的倒退,部分女性回归家庭是对人性和家庭本质的尊重和负责,是对社会道德的尊重和理解,会良好的促进家庭稳定和谐,促进婚姻感情的牢固和美满,符合我国数千年传承的人文思想,符合当今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需求.


政协委员:部分女性回归家庭有利平衡就业矛盾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1年03月08日03:24


  本报讯(记者李栋、张莹、石善伟、于梦江、何涛)“女性回归家庭并不是时代的倒退,而是更利于国家民族长久发展的智慧选择。”昨日,全国政协委员、女性研究专家张晓梅提交提案,建议鼓励部分女性回归家庭,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谈“剩女”、电视相亲、生孩子、离婚率等女性关注的话题。

  张晓梅提出,在社会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社会和国家实力越来越充足,社会劳动力日渐有余,也随着部分家庭资产的积累,中产家庭越来越多,政府应倡导和鼓励部分有条件的家庭女性成员回归家庭,鼓励她们更多地关注投入“和谐家庭”的建设中,完善家庭的幸福与圆满,提高社会的整体幸福指数。

  “女性回归家庭,对稳定社会和促进家庭和睦作用积极;部分女性回归家庭,还有利于平衡就业矛盾。”张晓梅建议,国家要通过立法保障回归家庭女性的权益,确保女性家庭财产权益,享有独立的财产和支配权,家庭收入双方共享。同时提供更为完善充分的女性素质婚姻教育,如家政、育子、健康保健、礼仪等培训。对于还不能或不适宜或没有意愿选择回归家庭的职业女性,政府和社会应主导热爱家庭,关爱家庭成员的社会导向。

  张晓梅同时强调,倡导部分女性回归家庭,强调的是部分而不是全部女性,社会更应鼓励那些适合社会发展的女性更好地发挥她们的女性特质,服务于社会,为女性多元化、人性化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以体现更高层面的女性解放和权益保护,把女性一生的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回归家庭的选择权交于女性。

  广州日报:现在社会上出现比如人情淡漠,离婚率增长等情况,你认为是否是由于整个社会导向有问题所导致的?

  张晓梅:妇女权益不仅体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关键是人们怎么去认知这个社会角色。如果社会角色得到大家充分的认识,回归家庭,也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在法律财产都有充分保障的情况下,一部分女性更适合这种工作。否则既要社会交际,还要做家务,养育孩子、赡养老人,身心上会感到双重的压力。也有一部分女性精力非常充沛,有社会发展能力,对于这些人应该鼓励她们继续在社会上发展;而另一部分人则可以鼓励她们回归家庭。把选择权交给女性自身是很重要的,要不在家里,要不都在社会上,反而没有尊重女性的特征和她们的主观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9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爱好、选择,选择工作或当全职妈妈是由各方面决定的,让每个人保留自己的选择权吧!规定太多反而等于没有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9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女性回归家庭后为中华民族培养下一代所做的贡献远远高于她们外出打工或就业而为社会所做的贡献,更为中华民族培训出更多的优秀接班人,不失是解决现在的到处都是缺乏教育的留守儿童的一种好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9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需求不同,选择就不同。是全职太太还是职业女性完全在于个人自己,我觉得用不着当着提案来鼓励或不鼓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都不是明智之举,将罗列的问题归咎于是否回归家庭本身就是片面的。试想着如果嫁到一个经济条件很好的人或家庭,那这位女性是否工作的选择较为轻松,但如果经济条件一般,以牺牲必要的经济需求来所谓的回归,让人想起古人的一句话:贫贱夫妻百事哀!

评分

参与人数 1 +8 金币 +8 收起 理由
沧海一粟 + 8 + 8 说得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9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qytwy

做家务,养育孩子、赡养老人......”这些应该是夫妻双方的事情,为什么就该是妇女的事情呢?我觉得现在妇女的地位之所以提高了,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妇女有经济地位了,如果妇女回归家庭,没有经济收入,整天围着孩子、锅灶转,而丈夫要拼命挣钱养活全家,时间长了,夫妻之间差距越来愈大,你的日子会好过吗?所以妇女是不是回归家庭,各取所需,不需要别人说三道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9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老朽


    老师:留守儿童的妈妈们回归将使更多的人回到贫困线以下,艾滋病传播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ytwy 于 2011-3-9 21:22 编辑


老师反应好激烈哦。。。其实提案只是说选择性和阶段性回归。。。我觉得对于学龄前儿童母亲的陪伴和教育倒是可以考虑。。。至于在家就停滞不前的问题。。。我觉得不存在。。。只要自己希望。。。在怎样条件下都会创造条件前进。。。。这不是老师一直在提倡的吗?。。。呵呵,看到这个提案考虑到现在的社会性,我觉得分析的有一定道理。。。所以给大家分享一下,看看大家怎样想。。。毕竟也是提案哦。。。呵呵,其实,事务总有两面性不是吗?提案人也只是提出合理性的建议,没有说必定和一定回归哦。。。可不是什么说三道四。。。呵呵,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9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部分女性回归家庭是中国幸福的基础保障”。我同意此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9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赞同八楼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qytwy

“做家务,养育孩子、赡养老人......”这些应该是夫妻双方的事情,为什么就该是妇女的事情 ...
沧海一粟 发表于 2011-3-9 20:13

言之有理!我很赞同!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柳莹依

言之有理!

base_download_att.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人们的物质基础、生存压力比以前大了,很多家庭单靠丈夫一人打拼时无法养活家庭的。女人是否回归家庭,有很多因素影响的,虽然有的很无奈,有的很轻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女人也应该为男人减轻经济上的负担,男人一个人打拼太累,两个人分担就会很幸福,男女平等是社会的进步,不应该再提女人回家庭这种原始社会倒退的谬误,女人的思维很多都比男人要强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女人,当然也离不开男人。共同的力量总比单方的力量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回归家庭会造成与社会脱节,并不利于家庭的和睦,缩短女性工作时间每天工作4小时,这样既有自己的社会地位(收入少点没关系,至少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又有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这是我的亲身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同意14楼老师的观点,要独立,但不要过度,毕竟家里的事女性会承担多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出现,有一个全职妇女在家固然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好像现在我国的现状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西方好多国家,一根人挣的工资可以很轻松的养活一个四口之家,而我们在现在的物价条件下,两个人的工资养活一个孩子都有很大的压力,还要赡养老人。假如说再有一个全职妈妈的话,不敢想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是不可比的,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也是不可比的。高收入人群绝大多数的女性都不用工作,不用提案都留守家庭;而那些靠二人的工资一辈子工作仅供一个孩子读书,房子都未见得能买得起的家庭,妇女能回归家庭吗?柳莹依老师说的对“将罗列的问题归咎于是否回归家庭本身就是片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哪个女人真正想为了事业。。。。。。。。但是没办法,一方面是收入与支出不能成正比,一方面也体现自己的价值,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将罗列的问题归于回归家庭本身就是个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女性回归家庭是否幸福因人而异,很大一部分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如果真正尊重女性,就应该将选择权交给女性自己,而不是由别人讨论,让别人掌握自己的幸福。

评分

参与人数 1 +8 金币 +8 收起 理由
沧海一粟 + 8 + 8 言之有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zqytwy
呵呵,倒不是我反应激烈,只是一点读后感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