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4-09 21:27
04-09 21:26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2382|回复: 14

急!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的器械有细菌,求原因!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6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我们使用强生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腔镜器械,使用已有近一年。每月的腔镜器械细菌总数检查均是0。可这一个月,反复检测4-5次均有细菌(检查10-20件器械,总是有1-3件有细菌)。我们将器械反复清洗、消毒;等离子的化学指示卡、生物指示剂检测均合格;请厂家检测机器说运行程序正常;包装的无纺布、纸塑包装袋均是厂家提供的标准产品。求大家帮忙分析可能原因,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6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提供腔镜的清洗设备情况,还有你指的有菌的具体是什么器械,腔隙有多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小镇青年
  • 打卡总奖励:449
  • 最近打卡:2025-05-13 08:12:40
发表于 2011-3-6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虑考虑细菌生物膜的问题,是不是腔内形成生物膜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6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是否真的存在灭菌的不彻底;二是采样或检测过程是否存在污染环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6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复采样几次,首先排除采样污染。如果器械清洗环节和原来一样,除了考虑生物膜外,我觉得应该从灭菌器上找原因。是不是某个零件老化或者松懈脱落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672
  • 最近打卡:2025-05-13 06:06:07
发表于 2011-3-7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我们虽然现在没有这个设备,但是临床已经提出要求购买,应该学一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12
  • 最近打卡:2024-07-02 11:22:49
发表于 2011-3-7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将灭菌后器械送CDC检测,按规定医院里没有条件进行无菌检测。如果CDC检测仍有菌,再找器械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采样过程应该是严格无菌操作了,检测过程是在细菌室进行的。细菌在管腔、器械表面都检测出来过,只是菌种还未分析。问问7楼的老师,CDC是不是要到疾控中心检测的?像我们检测了4次细菌总数有细菌生长,第五次合格,可是还是不敢使用,要通过怎样的检测才能再可以使用等离子灭菌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7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pengli2002


7楼的gaoxd5管理员已经说得很明白了,CDC具有检测资质,CDC检测合格的话就可以放心使用,不合格的话就查找设备原因。CDC就是疾控中心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那我们就把器械拿到疾控中心检测。
再次谢谢各位老师的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即来则安
  • 打卡总奖励:86
  • 最近打卡:2025-05-12 09:24:57
发表于 2011-3-1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楼主;请你们把CDC的结果告知大家,已方便类似问题今后工作中如何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6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CDC监测结果如何呢,怎么没有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小镇青年
  • 打卡总奖励:422
  • 最近打卡:2025-05-13 09:07:13
发表于 2011-7-29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疾控监测结果出来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6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pengli2002 发表于 2011-3-7 20: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版主,那我们就把器械拿到疾控中心检测。
再次谢谢各位老师的帮助!

我也想知道疾控监测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6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pengli2002 发表于 2011-3-7 19: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采样过程应该是严格无菌操作了,检测过程是在细菌室进行的。细菌在管腔、器械表面都检测出来过,只是菌种还 ...

最好菌种鉴定一下,如果是相同的细菌,那么存在问题在采样的某个或多个环节;如果是不同的细菌,那么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环节出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