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90|回复: 20

[进展] 最新观念-医院内细菌性脑膜炎

   火...
发表于 2011-2-23 23:28: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IP:山东济南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sunlight 于 2011-2-27 21:52 编辑

                                                                最新观念-医院内细菌性脑膜炎
                                                              Nosocomial Bacterial Meningitis
                                                  来源:  迪德里克•范德贝克等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等
  医院内细菌性脑膜炎有可能起因于有创性操作(例如开颅术,放置内置或外置脑室导管,腰椎穿刺,鞘内输注药物或脊髓麻醉)、复杂性头部创伤,或者在罕见病例中,起因于医院获得性菌血症病人中的转移性感染。这些脑膜炎病例由不同于社区环境中获得感染病例的微生物谱引起,并且疾病是多种不同发病机制的结果。
  
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下列结构的保护而防御微生物由血流进入:血脑屏障和外部屏障,后者由颅骨和软脑膜构成。因此,病原体有可能通过以下渠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直接通过外部屏障侵入,或当血脑屏障被破坏时通过血流侵入。 
以下章节将对发生医院内脑膜炎的易感条件和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开颅术 
细菌性脑膜炎是开颅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于0.8%~1.5%接受过开颅术的病人。在发生于开颅术后的脑膜炎病例中,大约三分之一发生于术后第1周,三分之一发生于术后第2周,以及三分之一发生于术后的第2周以后,而一些病例发生于最初手术后的数年。术后脑膜炎的危险可通过实施细致的外科技术(尤其是降低脑脊液漏可能性的技术)而使其降至最低1。与开颅术后发生脑膜炎相关的其他因素是:切口部位的伴随感染和手术持续时间超过4小时。有可能使术后脑膜炎危险降至最低的特殊神经外科技术被列于表1。 

  内置的脑室导管 
与内置的脑室导管(即脑脊液分流器)相关的脑膜炎病例发生率为4%~17% ,这种导管通常被用于治疗脑积水。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是手术时导管上有细菌定殖,因为大多数感染病例在术后1个月内出现症状。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发现,手术手套上的孔洞加上手术小组(人员)直接处理分流导管,是一种可能的危险因素。戴双层手套使(患者的)导管感染发生率较历史对照者中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一项研究表明,在术中处置导管材料之前更换外层手套,有可能进一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外置的脑室导管 
外置的脑室导管被用来监测颅内压,或暂时将脑脊液从阻塞的脑室系统中分流出来,或者作为已发生感染的内置导管处理方法的一部分。与外置导管相关的感染率大约为8%。据报道,感染的危险随引流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每单位时间的增加程度还不确定。虽然一项研究显示,在外部引流5天后感染的危险急剧升高,但一项前瞻性、随机试验显示,在5天内撤除外置导管没有必要,而且导管可被留在原处更长时间而不明显增加每天的感染危险。由于感染可在插入新导管后通过引入细菌而获得,因此更换未感染的导管或许实际上增加了感染危险。其他的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常规脑脊液取样、(插管部位的)脑脊液漏、引流受阻以及脑室内出血。 

  外置的腰椎导管 
外置的腰椎导管(放置该导管主要是为了帮助诊断压力正常的脑积水)与高达5%的脑膜炎发生率相关。与这些导管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外置引流系统断开和存在其他感染。在近期一项涉及连续233例放置了外置腰椎导管的病人的研究中,脑膜炎的发生率低(0.8%)。那项研究中的研究者采用了一项严格的方案,该方案要求,不进行任何监测性脑脊液检测,脑脊液的引流时间最长为5天,在引流管断开或折断后进行无菌性重新连接,并且在第二次断开或折断后永久撤除导管——这些方案使感染的危险降至最低。
 
  头部创伤 
  中度或重度头部创伤后的脑膜炎发生率据估计为1.4%。开放的复合性颅骨骨折是高达5%头部创伤的并发症,并且与2%~11%的脑膜炎发生率相关。对于颅骨凹陷深度超过颅骨厚度的复合性骨折病人,应仔细检查伤口和清创,并且应给予预防性抗微生物治疗(表1)。如果没有下列临床或放射学证据,则非手术处理是一种选择:硬脑膜穿透,大的颅内血肿,有深度超过1 cm的凹陷,累及额窦,肉眼可见的容貌畸形,伤口感染,颅腔积气或肉眼可见的伤口污染。 
因闭合性头部创伤而并发脑膜炎的大多数病人,都有一处颅底骨折,它导致蛛网膜下腔与窦腔相通,并且与感染的危险增加相关,据报道感染率高达25%,从受伤到出现脑膜炎的时间中位数是11天。脑脊液漏是发生脑膜炎的重要危险因素,虽然创伤后发生的大多数脑脊液漏都未被识别。大多数脑脊液漏在7天内自动消失,但如果脑脊液漏持续存在,则是外科干预的适应证。头部创伤是复发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最常见原因。 

  腰椎穿刺 
  大约每5万个病例中有1例在腰椎穿刺后发生脑膜炎,在美国,每年报告的这类病例大约有80例。大多数病例发生于脊髓麻醉或脊髓造影术后。如果符合无菌条件(即,手消毒和使用无菌手套)以及如果操作者在进行脊髓麻醉或脊髓造影术时戴口罩和手术帽,则腰穿后的脑膜炎发生危险有可能明显下降。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星火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1-2-24 08:22:17 | 查看全部 IP:湖南张家界
谢谢老师,学习了              新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08:46:12 | 查看全部 IP:陕西宝鸡
这个内容很新颖,没看到我国目前有这方面的报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09:06:06 | 查看全部 IP:上海
内部报道很好,借鉴学习。在前瞻性调查中,外置的脑室导管引流5天后感染率较高,
随引流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感染的危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10:23:42 | 查看全部 IP:上海徐汇区
很好的资料。新的知识加强了我们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意识和要求,更好控制医院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10:29:31 | 查看全部 IP:陕西西安
非常好并有指导意义的内容,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10:34:01 | 查看全部 IP:内蒙古呼伦贝尔
还好我院还没有发现因腰椎穿刺而引起的脑膜炎
腰椎穿刺必然要在无菌技术操作下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10:47:03 | 查看全部 IP:河南郑州
学习收藏了此主题,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11:04:01 | 查看全部 IP:安徽合肥
新的知识,学习了,谢谢老师!我院脑外伤病人多,新的知识加强了我们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意识和要求,更好控制医院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12:33:48 | 查看全部 IP:上海
很好的临床有用资料。。。下载了。。。谢谢老师无私分享。。。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21:00:47 | 查看全部 IP:河南三门峡
回复 1# sunlight
准备在院感季刊上采用这篇文章,能否给出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21:10:50 | 查看全部 IP:广东东莞
本帖最后由 sunlight 于 2011-2-27 21:45 编辑

回复 1# sunlight

"开颅术 
有可能使术后脑膜炎危险降至最低的特殊神经外科技术被列于表1。
头部创伤 
并且应给予预防性抗微生物治疗(表1)。"
能把表格一起放上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7 20:57:01 | 查看全部 IP:山东济南
回复 11# 阳光


    新英格兰期刊   201001143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7 21:38:35 | 查看全部 IP: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sunlight 于 2011-2-27 21:41 编辑

回复 12# 轻风

  最新观念-医院内细菌性脑膜炎
  Nosocomial Bacterial Meningitis
  来源:  迪德里克•范德贝克等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等
文章中的表1:
table 1.jpg

文章中的表2:
table 2.jpg

文章中的表3

table 1.jpg
table 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7 21:47:04 | 查看全部 IP:山东济南
回复 12# 轻风


   很抱歉,其中的table 1 图片多了一张,删不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7 21:50:31 | 查看全部 IP:山东济南
回复 11# 阳光

        最新观念-医院内细菌性脑膜炎( Current Concepts —Nosocomial Bacterial Meningitis)
Diederik van de Beek, M.D., Ph.D., James M. Drake, M.B., B.Ch., and Allan R. Tunkel, M.D., Ph.D.

N Engl J Med 2010; 362:146-154January 14, 2010

    原文链接: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ra08045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23:00:26 | 查看全部 IP:广东东莞
回复 15# sunlight

万分感激,我已下载,水平有限,要慢慢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8 15:23:40 | 查看全部 IP:河南
回复 16# sunlight
感谢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14:26:33 | 查看全部 IP:辽宁沈阳
学习新知识收获很大,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16:14:59 | 查看全部 IP:广东东莞
学习新知识了,谢谢老师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sific2007@163.com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如有
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SIFIC感染
    循证资讯
  • SIFIC感染
    科普笔记
  • SIFIC感染视界
Copyright © 2001-2024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6047626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
小小牧童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