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05|回复: 3

你知道血液中的杀菌体系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3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液中有极其丰富的杀菌成分,具体的有以下这些:
1、吞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吞噬,单核- 吞噬细胞的吞噬及抗原呈递等。
2、旁路途径补体活化:对防御革兰阴性菌感染尤其重要。备解素(P因子)缺乏者发生侵袭性和暴发脑膜炎奈瑟菌或淋球菌血症/脓毒症的风险加大。
3、铁结合蛋白:铁蛋白等可竞争性夺获细菌复制所需的铁,抑制细菌繁殖。
4、特异性抗体:中和、调理、激活补体、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等。
5、经典途径补体活化:依赖抗体或抗原-抗体复合物等的激活,能直接杀灭病原菌和产生众多趋化因子以募集吞噬细胞和细胞毒性细胞。
6、脾脏:提供吞噬环境。捕获血流中被包裹的病原菌和吞噬有病原菌的吞噬细胞并协助其他细胞清除之。

评分

参与人数 1 +12 金币 +8 收起 理由
水墨画 + 12 + 8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3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然抗生素,不会产生耐药性,环保,生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鬼才
丁香园的帖子,是新的信息。


    国际知名期刊《免疫》(Immunity)近期发表了华东师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医学研究所教授王平与美国耶鲁大学教授Dan Wu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整合素诱导的PIP5K1C激酶的极化调控中性粒细胞极性、方向选择及渗出”。

中性粒细胞(又称多形核嗜中性粒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是体内数量最多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在急性炎症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机体抵御细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通常,中性粒细胞在血液中循环或黏附于血管壁;另外,在骨髓中也储备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当机体发生炎症时,炎症部位由病原体或受损细胞释放出化学趋化物,这些趋化物会形成浓度梯度,刺激中性粒细胞发生定向迁移,渗出血管到达炎症部位,进而消灭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中性粒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在炎症部位能够吞噬细菌等病原体,并通过细胞内的溶酶体等多种杀菌物质杀伤所感染细菌。另外,中性粒细胞所释放的各种酶也会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而引发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渗出血管并定向迁移到炎症部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也是炎症领域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PIP5K1C是细胞内产生磷脂肌醇PIP2的重要蛋白,参与多种细胞生物学功能。王平及合作者发现该蛋白在中性粒细胞的迁移中起重要作用:缺失PIP5K1C的中性粒细胞穿过血管壁到达炎症部位的能力明显下降。他们对这一现象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整合素信号能诱导该蛋白在中性粒细胞内极性分布。而整合素的活化对于中性粒细胞黏附与血管壁至关重要。他们发现该蛋白能通过调控化学信号对于小G蛋白RhoA及整合素的活化而调控中性粒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另外,他们还揭示了蛋白转运对于整合素诱导PIP5K1C-90在中性粒细胞内的极化是十分重要的。这项研究首次报道了整合素信号能够调控中性粒细胞的极性。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上海市科委细胞信号网络平台及启明星计划的支持。王平与Dan Wu为共同通讯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及通讯单位。《科学时报》 (2010-12-30 A1 要闻)

http://www.cell.com/immunity/abstract/S1074-7613(10)00320-1#aff2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8 收起 理由
水墨画 + 8 新的信息,及时提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鬼才

为抑制滥用抗菌药物造成的细菌耐药现状,如何在抗感染治疗中提升人体的自身杀菌体系,应该是科学家们研究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