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2719|回复: 8

子宫术后切口感染,培养阴性,是什么菌,哪些需要改进?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2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新朋友 于 2010-11-17 11:13 编辑

各位老师我院有一患者,女,50岁,主因子宫肌腺症、多发性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慢性宫颈炎。2010-10-15日入院,各项检查均正常。处理:行阴道灌洗上药日一次;静点头孢肤辛钠2/日加替硝唑1/日。10-18日11:00行子宫全切术。术时约1小时,术中顺利。术后用药同前。(术前半小时无抗菌素应用)。10-19体温37.5-38度,10-20体温37.5度左右,换药时见:腹部切口敷料清洁,切口红肿,少量渗液,血象正常,即拆除切口缝线,见创面灰褐色,少量脓性分泌物,取切口基底部分泌物送菌培。主任考虑切口感染,给庆大撒切口处,且换药处理,同时停头孢呋辛静点,改头孢他唑余同前。体温波动在37.5-38度之间。22日菌培结果:无细菌生长。10-23日送菌培,10-25日菌培无细菌生长,行二次缝合。10-27日加用氟康唑静点,预防真菌感染。10-30日,停静点改口服头孢呋辛。反复查血象均正常。切口于11-10愈合出院。
     这是一种什么菌呢?繁殖如此之快?且手术治疗过程中存在哪些需改进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依依 于 2010-11-12 16:51 编辑

你好,新朋友,你培养的结果是无菌生长,没有细菌呀?我觉得你说的手术也符合要求呀?没有必要改进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朋友你好,我认为手术过程不需要改进,问题是你才养的方法可能有问题,分泌物是细菌的代谢产物,肯定没细菌,建议你手术部位采样时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擦去切口部位的分泌物,用无菌棉签采,具体采样方法可以请教微生物是的工作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1.、如楼上所述培养应去有脓液接近正常的皮肤或肌肉处培养阳性率会高些,因为脓液为衰老细菌、坏死组织混合物。2、因为本病人一直使用抗菌药物,对标本有一定的抑菌作用。3、厌氧菌和结核及非结核分支杆菌等常规培养是培养不出来的。皮肤表面有氧环境厌氧菌的可能性很小,建议涂片抗酸染色看看。以上属个人观点,可借鉴以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msyygk 于 2010-11-13 21:06 编辑

回复 1# 新朋友

新朋友,我认为:1.患者入院前有否已使用过抗生素?2.患者中老年,有慢性盆腔炎,易发生术后感染.3.切口感染后用庆大外撒以及停第三代头孢静滴改为第二代头孢口服,能否符合《抗生素合理使用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的指导!
1、此病人入院前未用任何抗菌素;2、该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3、病历描述是“少量分泌物”,在病历讨论中管床大夫说,至少也有10-20毫升,当时因为有想法所以写了少量;4、采样时是“取切口基底部分泌物送菌培”,应该还算规范;
对于菌培(-)我想与我们的检验水平有关系。
我想知道:此切口肯定存在微生物,但,是什么微生物繁殖这么快呢?(请老师们用您的经验指导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6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新朋友

你好!
该病例有几点疑惑。
1、术后2天换药见少量渗液,是什么颜色没有描述,是脓液吗?
2、拆线时20ml以上的脓性渗出,切口灰褐色,有多深没有描述,能排除脂肪液化吗?
3、更换抗菌药物有指针吗?
  细菌培养阳性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之前抗菌药物的使用,采样,送检时间,培养环境、、、
  有很多细菌生长都很快的,包括快速增长的结核分支杆菌,当然如果是结核分枝杆菌的话,这样的治疗不会很快愈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朋友 于 2010-11-23 15:05 编辑

回复 7# 青霉素

您好!这几天没时间上论坛,所以回复您的晚了些,请谅解!首先我们患者的切口是发现有渗液当时就折除缝线了,切口及分泌物如前所说。另外切口深度在腹直肌以上,当时也考虑是否为脂肪液化,但它不是清亮的是混浊的,内眼一看就是脓的那种,所以大夫也就认为是脓液,取的基底部的分泌物做菌培无菌生长。后来量比较多也很稀薄,“B超”盆腔也有液体,抽出血性液体做菌培也是无菌生长。真是奇怪,后来患者愈合出院时医院给减免了一些费用,就了了。我想可能与我院的检验员的接种时间不及时、或业务水平有关(她不承认对标本接种不及时)、抗菌素的应用、厌氧菌等,也许如您所说原因很多 。
   谢谢老师在百忙当中为我们解答。还请老师多多费心给我们以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7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各位老师的精辟讨论,我们之前有一例这样的病人,一直没分析明白,这下懂了很多,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