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21|回复: 10

听听超级病菌与人类的对话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2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听听超级病菌与人类的对话
2010/08/18 00:47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我们就是最近《柳叶刀》杂志报道的“超级病菌”。英国医生认为我来自于印度,而且带有一种耐药基因——金属β内酰胺酶-1,所以,把我们细菌的名字前面加上了“NDM-1”,代表了“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 1)”的英文缩写。我们对抗菌药物的抵抗力超强,只要我们钻进病人的体内,又得到了适合我们生长繁殖的环境,许多抗菌药物都对我们无可奈何。因此把我们称为“NDM-1超级病菌”。

  英国医生说,感染了我们“超级病菌”的部分病人在一年内曾经去过印度或巴基斯坦接受手术治疗,因此怀疑我们来源于印度或亚洲南部。说我们一定来自于印度,也实在有点冤枉。的确有可能是英国人在印度医院做手术时,由于抵抗力下降,受到我们感染。然后我们藏在这些病人的体内,跟着他们坐上回国的飞机,来到英国、美国,甚至周游世界。但也有可能是我们原本在其他国家的病人身上,随着他们来印度做手术,带进了印度医院,又在印度的医院里到处传播。

  其实,你们人类根本不用探究我们来自于何方,因为我们就是你们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你们发明了那么多的抗菌药物,无论我们是否引起你们人类生病,你们都到处滥用,把我们挤兑得无法生存。你们以为这世界上只有你们人类是最强大的呀! 那就错了! 我们虽然非常渺小,但我们也不都是软弱可欺的。我们会在那些抗菌药物的压力下,逐渐进化,改变我们的遗传基因,加上那个被你们称为“NDM-1”的耐药基因“程序”,“破解”了抗菌药物的“密码”,产生了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继续在这种恶劣的抗菌环境下生存。我们的遗传基因中,还有一个像电脑“活动硬盘”一样的基因单位,被你们称为“整合子”。我们身上的“整合子”会“拷贝”其他细菌身上像“NDM-1”一样的耐药基因,也会把这些耐药基因像传播“木马病毒”一样传给我们的下一代,甚至传播给其他种族的细菌们,使我们都成为能够战胜抗菌药物的“超级病菌”,和你们人类PK一下,看看是谁更强大! 哈哈! 这下你们人类就知道了吧! 我们实际上来自于你们人类自己,是人类把我们逼得“超级”了,磨炼成了“超级病菌”的! 因此说,人类创造了我们!

  你们人类害怕了吧! 我们“超级病菌”在英国“杀人”的新闻刚刚发布就引起许多人的恐慌,生怕我们像甲流和非典一样在人类中引起大流行。哈哈! 你们人类又错了! 我们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而且我们也会专捡“软柿子”捏。所以你们人类把我们称为“条件致病菌”。我们常常活跃在医院中,你们一方面想用抗菌药物杀我们,另一方面又给你们自己的病人用那么多的免疫抑制剂、激素,使他们的抵抗力下降,再加上你们不断地做手术、做各种穿刺,我们当然就可以乘虚而入,钻进那些病人体内了! 你们人类中那些穿梭在病人之间的医务人员,还把我们从一个病人身上带到另一个病人身上,使我们得以到处传播。难道这都是我们细菌的错误吗?你们人类不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吗?

  我们今天和你们人类对话,就是想告诉你们,尤其是你们人类中的医务人员: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我们并不都是你们人类的敌人,你们不要滥用抗菌药物,滥杀我们中的无辜;你们人类中的那些病人也并不一定都病得那样严重,你们不要过度医疗,不要滥用免疫抑制剂,不要过多地进行手术或穿刺,使我们能够很顺利地钻进他们的体内;你们人类中的那些医务人员和病人家属,也不要不洗手,把我们带来带去,使我们到处传播;更不要把你们人类的错误统统归罪于我们,写出什么新闻,骂我们是“超级病菌”,吓唬你们人类自己,炒作我们的来源,在你们人类中争论不休。希望你们人类好自为之。

  ■文/蔡晧东(北京地坛医院)
贡献排行榜: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hangfh


    有关专家提出:从药品使用和研发入手
积极应对“超级细菌”




  □本报记者  白毅

  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近日召开工作会议,针对当前政府、公众和媒体都很关注的“超级耐药细菌”(以下简称“超级细菌”)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与会委员表示,虽然“超级细菌”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合理用药和抗生素创新双管齐下能够大大降低细菌耐药的几率。委员们一致呼吁,希望国家重视并加大对攻克细菌耐药性研究的投入,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为应对新型“超级细菌”的挑战共同努力!

  合理用药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张永信教授谈到,其实从抗生素应用之日起,其耐药菌便一直存在。应对耐药菌甚至“超级细菌”的方法,可以是感染前的积极预防和感染后的合理联合用药。目前的“超级细菌”是在医院这个特定环境中出现的,临床的预防措施应该是遵循严格的消毒和隔离制度以避免交叉感染。此外,因为耐药菌多为容易在潮湿环境中生长的革兰氏阴性菌(G-菌),感染后的治疗可以考虑多黏菌素与其他抗生素联合用药。

  福建微生物研究所所长程元荣教授也表示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目前报道的这种“超级细菌”为G-菌,因此在权衡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系后,可以考虑使用庆大霉素等对G-菌有抑制作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蔡年生教授谈到,最近某报刊刊登的《听听超级病菌与人类的对话》一文简明而深刻,其中写道:“是人类到处滥用抗生素把我们磨炼成了‘超级病菌’,是人类创造了我们,你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不要滥用抗菌药物,不要过度医疗,不要滥用免疫抑制剂,不要过多地进行手术和穿刺使我们能很顺利地钻进你们体内,医务人员和病人家属也不要把我们带来带去到处传播……”蔡年生建议:使用抗生素应以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作为指导,至少应对感染的患者进行细菌敏感性的测定,使用药更加合理。

  海军总医院院长段蕴铀认为,抗生素生产厂家要承担起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责任,不能夸大抗生素的治疗作用;医生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患者的感染程度及病情发展,只使用最好、最贵的抗生素;医生还需要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做到抗生素的准确使用;完善医院的药师制度,由药师指导医生用药也是必需的。

  加强研发

  蔡年生表示,多年来,我们在筛选新抗生素的研究中往往只重视最小抑菌浓度(MIC),而忽视了防止细菌耐药突变的浓度(MPC),这样选择出的抗生素抑菌作用虽强,但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也变大。她建议,在研发中增加MPC的指标,重视选择MPC和MIC差值小的,即筛选窗小的药物进行重点研究。

  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朱宝泉院长指出,一些新技术的发展可能对抗生素研究产生误导。比如,期望使用基因组测序后能找到更多的药物作用新靶点,从而筛选出包括新抗生素在内的新药物,但结果并非想象中的那样令人满意;其次,利用组合化学技术也没有开发出新的临床用药,但这些技术却在经费、人力资源等方面挤占了传统新药筛选的研发空间。这就给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些新问题:什么是新抗生素研究甚至新药研究的最合理方法?怎样才能发现具有新结构、新作用机制的诸如青霉素的药物?这些问题都值得认真思考。

  鉴于“超级细菌”耐药产生的原因是“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程元荣建议,要努力寻找以此金属酶为靶点的活性物质。

  针对“超级细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也立即行动起来,邵荣光副所长和司书毅教授介绍说:该所首先对多年来从临床上收集的两万株耐药菌进行了筛选,已发现了存在类似“超级细菌”耐药基因的耐药菌株,而且“超级细菌”的基因也已经在美国完成测序;同时相关药物筛选模型正在建立,建成后将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抗“超级细菌”的药物筛选。

  段蕴铀也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加大投入,各种研究机构能长期、持续地投入到抗生素研发的工作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二个加强应用管理的通知,已经有多年了。但现在的医院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和全国的药店,抗菌素的使用基本没有规定,有的也只是一个表相。

应该高度重视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将抗生素的使用管理成为卫生部门的专项管理工作,并上升到国家法律监管,才能有效遏制滥用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依依 于 2010-11-13 17:20 编辑

说白了,超级细菌是我们自己医护人员制造出来的呀。连细菌自己都这样说呀{:1_6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一是医院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二是要加大对公众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医院抗生素的滥用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不滥用的医生就是另类。如果再不行动起来,下一个耐药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滥用抗生素是一方面,一些畜牧业、养殖业的使用也是很重要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NDM-1目前还不是主要威胁,最多是一种预期性未来的威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hangfh

哪位擅长丹青的朋友,画成动漫的宣传册就好了,丁香园常见到这种尤物。
希望我们的论坛也能出这种才子佳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5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合理使用抗生素
希望相关部门加大投入,各种研究机构能长期、持续地投入到抗生素研发的工作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