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7|回复: 10

抗生素滥用调查:被视为万能药 占医疗费5成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8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http://news.sohu.com/20101108/n277214558.shtml
因会导致所有细菌都产生耐药性,10月底,含有NDM-1基因的泛耐药菌在我国一现身,就即刻引起了卫生部门的重点关注,这意味着,我国“超级细菌”的家族又有了新成员。

  “耐药菌在我国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如果用药习惯不改变的话,那么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陷入无药可医的困局”,对于目前临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现状,有关专家表示担忧。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患者盲目依赖抗生素、药品购销市场的巨大漏洞、医院的利益驱动及相关监管措施的乏力,是导致耐药情况加剧的“四宗罪”。

  患者因素

  抗生素被视为万能药

  作为新医改的重点内容之一,本市已正式成立药事管理专家委员会,旨在监测全市医疗机构的用药情况,其中包括对因过多使用抗生素而产生耐药致病菌的监测。

  这一消息的发布,让成帅(化名)既心酸又欣慰。

  今年3月,22岁的成帅因感染肺炎,被紧急送往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科主任医师阙呈立很快发现,虽然上了呼吸机并经药物治疗后,成帅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但没隔几天又出现了感染。原来,10年前的一场车祸导致成帅吞咽障碍,此后反复因肺部感染往返于多家医院,并接受抗菌治疗,虽然大量的抗生素杀死了无数试图侵蚀他的病菌,但也“锤炼”出了抵抗力极强的耐药细菌。

  不得已,阙呈立只得不断改变抗生素药物的品种。

  在经过几次病情发作后,成帅的痰液标本中被检查出了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一种重症监护室内最常见、也最令医生头疼的多重耐药菌——对三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

  “这是我们最担心的事,因为国内还没有对它非常有效的药物”,阙呈立表示,多重耐药菌一旦产生,即使短时间内将感染控制了,也很难彻底清除,它会像定时炸弹一样,存在于感染者体内,一旦免疫力低下时,就会再度发作,还会传染给其他患者,“都是长期使用抗生素惹的祸”。

  上周,年逾七旬的余大妈挂了阙呈立的号,此前,她因咳嗽已在家服用了3天的头孢三代抗生素,却未见好转。因化验检查及肺部片子显示其并未感染肺炎,阙呈立当即让其停止服用该抗生素,改用止咳药。“头孢类抗生素是一种杀细菌剂,对非细菌感染如病毒是无效的,对于常见的肺炎患者,我们通常的是二代头孢,但她直接用了个毫不对症的强力药”。

  实际上,抗生素并非百姓所认为的包治百病,以生活中抗生素乱用最多的感冒发烧为例,专家表示,90%的感冒都是病毒性感冒,只需注意休息、多喝水、服用适量的维C片就可以痊愈。

  10月底,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等联合发布的《2010年中国家庭药箱调查》显示,79.4%的居民有自备抗菌药物的习惯,75.4%的居民在本人或家人有炎症或感冒发烧时,会自行服用抗菌药物。

  市场因素

  药品购销管理存漏洞

  上周五,记者来到南城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内“就诊”。听记者说有低烧、腹泻且伴有咳嗽症状后,问诊医生仅用手电查看了一下嗓子,便开出了三日量的头孢拉定、泰诺及双黄连,前两者均为抗菌类药物。但实际上,记者并无包括嗓部红肿在内的任何细菌性感染症状。

  同时,在位于方庄环岛附近的多家药房内,抗生素药品买起来也毫不费力。在西药治感冒专区,记者看到,货架上摆放着抗菌消炎片、退热止疼片等各类不同厂商的抗菌类药物,仅用于退热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就有四五种之多,虽然其大多标有“请阅读使用说明书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售药人员仍积极推销道,“如果发热的话,不仅要用退烧的,还要用消炎的,吃几天就好了,没必要去医院”。

  专家表示,虽然抗生素类药物属于处方药,只有持医生处方方可获得,但因目前购销环节存在监管漏洞、基层医生对耐药性缺少认识等原因,所以这些药品在本市的药房、社区医院内也很容易买到,这使得市民“消炎药好得快”的错误认识很难得到改变。

  医院因素

  “大炮轰蚊子”疗法盛行

  随着慢性病患者增多、人口老龄化趋势,抗生素类药物已成为医院各科室使用最广的药物,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呼吸科、感染疾病科、急诊室等更甚。不完全统计显示,医院内用量前十名的药品中,排在前4至5位基本都是抗生素,如头孢拉定、左氧氟沙星等。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与西方严格按照病情指正使用抗生素药品不同,我国医生开药多是经验优先,因此在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剂量、使用时间、使用类别上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鉴于痰液等标本培养需三四天时间,门诊病人往往等不及,因此,如果病人有黄痰、白细胞高等情况,医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选用抗生素药物;对住院患者而言,即使培养结果出来,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医生也会使用效果更强的抗生素,“甚至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有的医生上来就用可抵抗多种细菌的抗生素,但实际完全没有必要,这就相当于"大炮轰蚊子"”。

  此外,为防止术后感染,包括骨科、血液科等的外科手术是需要预防用药的,根据情况会用一次或者一天就够了,但医生往往因担心术后感染,会加大剂量和疗程“保驾”。

  该专家还表示,医生要想做到对症下药的话,不仅要熟悉患者病情和每种病菌的特点,更要对各种抗菌药的功效和使用方法了然于心。

  抗菌药占至医疗费五成

  目前,我国的抗生素类药品已达到几百种之多,其中常用的在130种至140种之间,因此为了提高自家药品的销售额,药商们也在通过各种方式竞争。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肖永红表示,除了因“经验先行”导致用药不当外,医生靠卖药营利也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之一,“三级医院中,抗生素占全部药品收入的30%左右,而二级医院可能会达到40%,就住院患者而言,其花在抗菌药物上的费用更是占总费用的一半以上”。

  医院内的门诊专家诊室外,往往张贴有“谢绝医药代表入内”的提示,但作为行业内的潜规则,医生们对多开抗生素意味着收入增加的事实都心照不宣。本市某医院知情人士透露,药企和医院、药店间确实有着“微妙”的关系,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医院高层会选择“关系好”的品牌,同时,因为看重门诊和病房医生的处方权,药企往往也会给医生一定的好处,作为多开药的“鼓励”。

  “往往国产的药品会更注重此类营销,且越贵的药提成也越多”,该知情人士表示,以售出一支价格30元的消炎药为例,医院或科室就有5元提成,每次使用4支计算,院方就有20元的提成,“但医生工作压力太大,在目前医疗价格与价值扭曲的情况下,只光靠工资奖金吃饭实在有点难”。

  药品说明书更新太缓慢

  在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吕媛看来,现在医学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有可能科研结果已提示如按现有说明书用药,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但由于药物使用说明书的修改要经历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而医生又不能超说明书用药,这也可能会影响医生更为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

  吕媛表示,随着临床抗生素使用的增多,细菌自身的防守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比如大肠杆菌性感染。原来许多抗菌药物都可以有效治疗,但现在由于大肠杆菌对许多药物都产生了耐药性,比如60%的大肠杆菌可以通过产生一种酶破坏我们临床上常用的一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使得这类药物失效,而致使临床可供选择的药物减少,导致临床治疗困难。

  “已经出现了对某种药物耐药的细菌,如果医生不知道依然使用的话,那么不仅无效,还会加剧患者的病情和耐药情况”。吕媛说。

  管理因素

  行政监管力度待加强

  为了规范医生用药,我国于2004年正式颁布实施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已经对中国细菌状况、抗菌药物情况、合理用药原则(口服、注射、静脉给药等不同情况)进行全面介绍,目的就是规范医生用药。

  但因该《指导原则》并非强制要求,所以相关部门无法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有力监管。

  这就导致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时的自主性很大,或因经验原因不能对症下药,或囿于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担心不用抗菌药物致患者病情严重。

  抗生素使用越多,人体内的耐药性越强,这意味着,感染率和死亡率越高。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毛羽说,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菌药物,都属于抗菌药物滥用,而滥用抗菌药物首先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据国家权威医疗部门统计,我国每年都有部分患者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引起不良反应致病住院,也有部分患者因滥用抗菌药物导致死亡。

  本市药事管理专家委员会相关委员表示,本市已计划在各家公立医疗机构,每个月随机抽取100张处方,由处方点评组专家对其中的药品数量、总金额、抗生素等所占的比例进行审查,如果辅助治疗的抗生素用药位列前十名,即说明医疗机构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将被干预和调整。
(责任编辑:黄珊)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20 收起 理由
老朽 + 10 任重道远
星火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0-11-8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防止滥用抗生素,要从很多方面着手,医院的、厂方的、患者的、等等。还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加大监管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跟XXX人一样,比如一拉肚子就吃诺氟沙星,一咳嗽就吃抗生素。
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时候不吃抗生素这咳嗽硬是好不了,但抗生素也不是万能的,我前段时间咳嗽了接近三个月,自己也着急,为了不吃得太高档,于是开始服用青霉素,差不多后,但咳嗽一直好不了,后来抗生素可以说是到了滥用的地步,什么类型的都用过了,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头包类,也找过呼吸内科主任看过,还请教过药剂科老师,结果这咳嗽就是不好,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只有住院,这一住院倒好了,啥子检查都做了,CT啊,肺功能测试啊,最后啥都没有查出来,主任下了一个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令我似信非信,无任何病原学依据,让我输了六天头孢米诺+加替沙星,我实在不愿意再输了,因为输液对我来说,不太有作用,仍是咳得厉害,到后来干脆不输液了,开了一支万托林喷雾,结果……咳嗽减轻了。
你说呢?这抗生素能是万能的么?我都快变成耐药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mache


    2009年4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对全国12575名公众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公众认为失去操守的现象最严重的职业依次为:医生(74.2%)、公安干警(57.8%)、教师(51.5%)、法律工作者(48.4%)、公务员(47.8%)、新闻工作者(37.6%)、会计师(30.7%)、学者(20.3%)、社会工作者(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只要病人去医院就诊,只要是发热或疑似感染的患者,大夫经验用药就是抗生素,而很少进行病原学检查。造成抗生素的滥用。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在医院中,医务人员把经济利益看到较重,药商的回扣,对医生滥用抗生素很具吸引力,如何严把药品的进货渠道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想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操守,是解决滥用抗生素原因的根本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抗生素问题,不仅仅处在医疗机构。其实,在我国农、林畜牧业生产中,几乎都加入了抗生素,而且,产品进入市场前,到底残留量多少?没有一个部门会给予准确的报告或站出来说明,出了问题到底应该由谁监管?涉及的部门到达数十个,单是瘦肉精问题我市政府要求多部门共同解决,结果却不了了之。
   其次,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改方向至今仍不明确。单纯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显然是不够的,如何切断医药购销环节中的利益链条是关键,目前政府在这方面漠不关心,阳光采购,药物价格不降反升,改革的结果是医务人员及病人从中都没有得到利益,而是关系更加紧张,最大的获利者是政府部门和中间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者,药市委员会是成立了,但是,委员会主任也不愿意得罪人,制定的单一药品比例作为控制药物使用的标准,显然让更多的医生去做更多无关的检查项目以降低药比,造成更大的恶性循环。还有追求床位使用率而不是床位周转率,造成更多的压床,抗生素使用时间延长。
    医务人员根本不去鉴别到底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特别是儿科,只要住院就上二联抗生素,轻症手足口病照上,不管是否合并细菌感染,而且往往超大剂量,使用方法又不准确,是造成细菌耐药的根源,门诊补液照样上二联、甚至三联加抗病毒药一起用。
    病人到医院后会主动要求医生补液,如果发热病人未迅速降温,症状未很快缓解,家属会认为医生不会看病,光是强调医德来约束医生,只能更大地牺牲医德良好的少数医务人员的利益,在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很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zhangfh


    震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mache老师,卫生部出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找原则》已数年,现在抗生素用得很烂,这种情况是多方面的,单靠医疗机构控制我认为不可取,有些制度应该强制性执行会有收获,个人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抗生素用得很烂,经常没病也可用,安慰经常用。许多时候是治疗的药物太便宜,加上些抗菌素以提高处方的经济价值。可能让病人花些钱,心里都感觉踏实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1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病人一有感冒,就要用抗生素,还有的人说头痛就要用头孢,讲也讲不听!所以加强宣传是最重要的!政府应该做些宣传广告,在媒体里滚动播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