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会员交流区
›
热点关注(与医院感染无关)
›
英顶级刊物关注中国医患矛盾:医生职业形象太差 ...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717
|
回复:
7
[动态]
英顶级刊物关注中国医患矛盾:医生职业形象太差
荐
火..
[复制链接]
toto
toto
当前离线
积分
15971
发表于 2010-9-23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医患关系”早就成了一个热词。作为一名医生,每每看到相关的报道,心里都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医生多半没有经过美国医生的严苛培训,却期待美国医生待遇;而中国患者则花了钱就要治好病,治不好就是医生问题。
如今,中国紧张的医患关系甚至引起了国际级学术期刊的重视。大名鼎鼎的《柳叶刀》杂志在8月28日出版的最新一期上刊发了一篇题为“备受威胁的中国医生”的社论,全文如下:
8月18日至21日,在深圳召开的世界癌症大会上,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开幕致辞里,介绍了中国当前的医疗改革。他所传达的核心议题,正是体制改革。围绕这一话题,许多国际卫生决策者与医生,纷纷就体制改革的框架制定与行动展开讨论。遗憾的是,会场上却罕见中国医生的声音。
与病患救治的专题报告相比,中国代表较少参与体制改革的全体会议,原因何在?要想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认识到:中国医生的安全问题堪忧,他们经常成为医疗纠纷暴力事件的受害者。今年7月,山东省的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被刺杀,凶手的父亲13年前已因肝癌逝于该家医院。福建某儿科医生当班期间因一名新生儿死亡,为躲家属围攻从5楼窗口跳下。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沈阳27家医院要聘请警察当安保副院长。在中国,医生成了高危职业!
很大程度上,固有观念导致了上述问题。 不少中国患者认为,医生与医院沆瀣一气,进行不必要的检查诊疗,增加病人负担。部分医生收受红包的行为,也违反相关规定。许多患者还将疾病的恶化,直接降罪于医生,指责医生既无医技,也无医德。而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即使在当代中国,医护人员也曾被尊称为“白衣天使”。中国医生形象,何以一落千丈?
值得一提的是,媒体在医患关系紧张恶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媒体常常出现带有偏向性的报道。几周前,《南方都市报》声称一名为产妇进行痔疮治疗的助产士,故意缝合产妇肛门。去年11月,中国的权威媒体中央电视台曾报道北大一院非法行医,允许医学生进行外科操作,致使一名患者死亡。尽管该院及中国卫生部均明确表示,在持有医师执照的医生指导下,医学生参与临床诊疗操作是合法的,但医生和医院却遭受严重的信任危机。此类错误报道到底是媒体缺乏相关医学知识,还是仅为追求眼球效应,实在难以说清。公众对医疗行业的误解,伤害的将必然是医生和患者二者本身!
中国大多数医院尤其是大型医院,由政府开办,如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985年以前,公立医院享有政府全额资助。在市场化改革后,公立医院从政府获得的财政支持已非常有限。其结果是,医院必须自负盈亏。毫无疑问,医院的收入靠诊断和治疗,这从而成为过度检查和治疗的经济诱因。为最大化减少不当利益冲突,中国政府已出台法律,防止医生从药商处领拿回扣。遗憾的是,中国医生的薪酬标准偏低(即便按照中国标准),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许多医生在职业道德和养家糊口间,艰难地抉择平衡。在生存压力之下,加之自我价值被政府和全社会严重低估,迫使很多医生离岗弃职,另谋出路。
若不对中国医生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进行改革,中国医疗体系改革恐难成功。在制定卫生政策时,应让更多的中国医生参与其间,倾听他们对现有卫生体系的经验和建设性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紫菱
紫菱
当前离线
积分
798
发表于 2010-9-23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问题是我国医学院校的招生情况就是宽进宽出,何谈医疗质量?在美国,医科大学需要本科毕业后方可报考。差距这么大,质量可想而知!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依依
依依
当前离线
积分
14128
发表于 2010-9-23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将全文传上来我们共同学习学习?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tangshishi
tangshishi
当前离线
积分
468
发表于 2010-9-23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当临床医生,既要给患者看好病,又要提醒自己收入是否完成,自己时刻都在寻找一种心理平衡。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hui
chenhui
当前离线
积分
1908
发表于 2010-9-24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计划经济时代,医务人员是“天使”,市场经济时代医务人员是“魔鬼”;非典、地震、洪灾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是“天使”,治疗不满意时是“魔鬼”;行业之间收入悬殊、物价猛涨、工资平平、物质欲望增加,整个社会大环境和医疗小环境的影响,从而突破医德底线,在良心和物欲之间煎熬,平心而论谁愿意不当“天使”而去当“魔鬼”!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桃子妖妖
桃子妖妖
当前离线
积分
3214
发表于 2010-9-24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妖妖 于 2010-9-24 21:41 编辑
“中国政府已出台法律,防止医生从药商处领拿回扣。遗憾的是,中国医生的薪酬标准偏低(即便按照中国标准),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许多医生在职业道德和养家糊口间,艰难地抉择平衡。在生存压力之下,加之自我价值被政府和全社会严重低估,迫使很多医生离岗弃职,另谋出路。。。。”
“若不对中国医生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进行改革,中国医疗体系改革恐难成功。在制定卫生政策时,应让更多的中国医生参与其间,倾听他们对现有卫生体系的经验和建设性意见。”
说得现实而一针见血!,虽愿意有这么个形象呢?虽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从事这个高危职业呢?也许上述就是中国医生形象差的真正原因所在。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细雨润竹
细雨润竹
当前离线
积分
11629
发表于 2010-9-24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医生的安全问题堪忧,他们经常成为医疗纠纷暴力事件的受害者。今年7月,山东省的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被刺杀,凶手的父亲13年前已因肝癌逝于该家医院。福建某儿科医生当班期间因一名新生儿死亡,为躲家属围攻从5楼窗口跳下。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沈阳27家医院要聘请警察当安保副院长。
在中国,医生成了高危职业!
剖析到位,一针见血,不由人不深思!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1995薰衣草
1995薰衣草
当前离线
积分
3771
发表于 2010-9-25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体制的悲哀! 我们的医改什么时候才可以看到曙光?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