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墨画 于 2013-5-7 20:52 编辑
附件是有内容的呀。我给贴出来吧:(可能图片没有显示出来,对不起!)
硬质容器系统 简介-硬质容器是一种用于在灭菌前,灭菌中和灭菌后对物品进行包装的装置。它们可重复使用,材料和尺寸也多种多样(各种金属,铝以及聚合物)。 容器的使用起源于欧洲,大约20年前开始进入美国市场。在过去的15年里,它们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它们非常有成本效益,能够防止器械损伤,是污染的有效屏障,能够码放并可以节省储存空间。 正如在包装方面的任何重大改变,医疗机构需要对容器进行评估。首先要获得容器生产商在清洗和拆卸方面的指导。想要减少生物负载的形成要素,那么所有的部件都必须清洗,包括过滤片,阀门,内部的篮子等。在容器的内部和外部应该有可重复使用的识别系统(标签)。 清洗时,在清洗之前要把所有的一次性使用的指示卡,安全锁,过滤片等去除。如果分隔/固定装置妨碍了正确的清洗,那么就可能必须把它们拿掉了。根据容器生产商的指导对清洗剂进行选择和使用(手洗或机洗)。阳极氧化的铝制容器和一些聚合物容器需要用PH值为中性的清洗剂。这很重要,因为如果打算在推车清洗机内处理容器的话,就需要更换清洗剂了。推车清洗机所用高碱性清洗剂会腐蚀容器。 清洗之后,要检查容器。需要明白的是容器在清洗机内的摆放方式将影响到清洗效果。所有的零部件都应该拆卸下来这样清洗剂和水就可以接触到容器的所有表面了。如果容器的底部是竖直向上的,那么里面可能存有热水,而且可能会烫伤操作人员。 很多中心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认为硬质容器不需要检查。错!硬质容器在每次用完之后都应该进行检查。检查盖子,表面上是否有缺口/碎片,确保过滤片固定装置与过滤片压合紧密,螺丝不松, 检查密封圈是否有划伤,破裂;所有的阀门工作 正常,没有碎片,断裂,缺口(针对可重复使 用的过滤片)。有三个最关键的检查要素包括:
1. 在盖子和底部都没有凹陷,有凹陷就不会有很好的密封性并且可能会导致内部物品被污染。 2. 密封圈无缺陷。 3. 过滤片被过滤片压盘牢固固定。 如果以上任何一点出现问题,该容器不得使用。
容器内部物品的摆放-器械在容器内部的摆放可以影响到干燥效果。不要使用吸水的材料(如毛巾)除非容器的生产商已经对把它放在容器内部的作用进行了测试。对于硅胶垫来说也同样如此。不要在容器内部再使用剥离式包装袋,因为他们不能保持侧立存放并且容器生产商也没有对他们的容器内使用剥离式包装进行过测试。相反,医疗级别的纸袋,卷袋(一种成卷未密封的小袋子)可取而代之使用。确保生产商已经认可了任何特殊的篮子或托盘。从容器生产商那里获取容器内部可以放置复杂器械,管腔器械以及动力系统的书面测试证明。只使用生产商推荐的安全(锁)系统。绝不要对安全锁进行预灭菌。如果发现一个容器没有上安全锁,那个该容器必须被彻底地再次进行处理。
获得对所推荐灭菌循环的书面确认是很重要的,有些容器需要延长暴露时间。容器生产商必须提供对预真空,下排气,环氧乙烷以及低温等离子等灭菌循环参数的书面建议。生产商同样应该提供进行过生物测试、灭菌循环参数测试、容器通风温度及时间以及建议装填布局(低于灭菌柜的正常装填)。另外一个主要问题是容器内部的干燥。金属制容器在原本很重的器械包基础上又增加了金属重量,这样就增加了器械包干燥的难度。在预真空蒸汽灭菌循环过程中,容器所需的干燥时间至少是30分钟。生产商同样应该提供储存期研究的书面证明。 美国医疗器械促进协会已经公布了一个新文件:“可再利用的医疗设备灭菌用密封装置(ANSI/AAMI ST77-2006)”。该文件将在今年夏末开始实施。该文件记录了与硬质容器,器械盒及器械管理箱有关的所有事宜。它还制定了器械包(含容器)重量的限制(25磅,约11.5公斤-译者注)。如果你正在使用硬质容器的话,就应该有这份文件了。 用户责任-在采购之前,需要进行评估。需要确定容器盖子和底部要不要开孔(这取决于将来采用的灭菌方式)。还需要进行采购前的生物测试,用以对所在医院的灭菌柜能够使容器内部达到无菌的性能进行评估。 既然硬质容器允许空气进入到每个角落以及盒盖下部(不靠近过滤片),建议把化学指示卡放在容器内部篮子的两个成对角线的边角位置(当用棉布或纸袋包装的时候,则放置在包裹/托盘的中心位置。)
测试前的准备: 1.取一个硬质容器(需要对使用中的各种尺寸容器进行测试,注意:并不是对所有容器,只是每种尺寸选一个:例如4”全尺寸,6”全尺寸,3”半尺寸等。)。共需要6瓶生物测试剂,要求来自于同一个批次(采用控制试剂瓶)。5瓶用于每个容器内部,1瓶用于控制瓶。把测试瓶放到容器内部篮子的每个角落里。生物瓶应该用高温高压灭菌胶带固定,确保生物瓶不会与篮子的金属表面接触。 2.在把生物瓶固定在角落之后,在每个容器的两个对角线的边角位置放置一片化学指示卡。放置一整套器械到容器内。 3.再取一个生物瓶,用高温高压灭菌胶带固定在容器盖子的内表面,这样,当容器盖上盖子的时候,生物瓶就更悬挂在容器内部了。 4.盖上容器盖子,挂上安全锁。标签上注明-测试包容器。 进行测试: 5.最大负载测试-在实际条件下测试灭菌柜的灭菌性能。 6.把两个容器(按照上面的说明准备好的)放在排水管道上面。 7.在灭菌柜里面每层架子上再分别放上另外两个容器。 8.用容器或其他物品填满灭菌车剩余空间。 9.小负载测试-测试灭菌柜在最坏状态下的灭菌性能。 10.把一个容器(按照上面的说明准备好的)放在排水管上面。不要在上面再放任何其他容器或物品了。 进行一次最大负载测试(或者根据需要对每种尺寸的容器进行多次测试)和小负载测试。 应该对每台有代表性的灭菌柜进行测试;例如,有4台48"的蒸汽灭菌柜,只要对一台进行测试就可以了。
- 在循环结束时,打开装有生物测试剂的容器,等待生物瓶冷却。
- 对生物测试剂进行培养,按“容器测试包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 对容器和所有器械进行再处理。
- 当对新的容器进行测试时,容器内物品不应该用于病人护理,除非所有容器的生物测试结果都是阴性的。
环氧乙烷灭菌
- 环氧乙烷灭菌柜只需要进行小负载测试。按上面的说明进行准备。
容器购买后的常规测试:
- 常规容器测试应该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最大负载和小负载测试)。
15.注意:该测试不必在当日的首工作批次进行。
- 该生物测试不能够代替每天进行的常规生物测试包。
- 任何呈阳性的生物测试结果都应该立刻报告给中心供应室主管以便采取措施。
结果:
- 所有硬质容器的生物测试结果都应该呈阴性。
- 如果有任何阳性的生物瓶又转变为阳性,那么要重新进行测试。如果再次进行的生物测试仍为阳性,那么要联系容器生产商和灭菌柜生产商来解决这个问题。不应该使用生物测试结果为阳性的容器,直到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已解决问题。
该测试应该在容器评估阶段及购买一年后进行,明白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您有不同类型的容器(来自于不同的生产商),那么要按上面的方法对它们分别进行测试。
干燥-在灭菌结束时,知道器械包是否干燥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当你无法看到容器内部的物品时。评估干燥效果应该通过对最大的(最重的)器械包进行灭菌来评估;冷却,然后在完整的干燥/冷却时间之后打开器械包,观察残留的冷凝水。如果器械上有水分或者里面的毛巾包是湿的或者容器内部有看得见的水,那么就必须采取措施了。
首先看一下器械在包内摆放的方式。金属器械是否均匀地摆放在包内?如果不是,就会造成干燥问题。干燥时间是否充足?如果不是,延长干燥时间。每次做一点调整,该器械包必须再次进行灭菌,冷却,然后打开看一下问题是否得到纠正。如果仍然出现湿包,对装填物品进行预热可能会有所帮助。把物品放进蒸汽灭菌柜,关上柜门,柜内对器械加热15分钟。然后启动灭菌循环(注意:使用计时器可能会有助于提醒启动灭菌循环)。如果对装填物品预热未能解决问题,那么就检查一下器械包的重量和密度。一个包可能得分成两个包。同样,检查容器内部所采用的吸附材料;有些材料,如硅胶垫,不能吸收水分,有可能使得干燥困难。
其他质量保证问题-过滤片材料-应该一直使用容器生产商规定的过滤材料。绝不要替代或假定可以使用其他过滤材料。同样确保在低温等离子灭菌时,在容器上安装非纸质过滤片。获得容器在灭菌处理过程中是否可以码放的信息,如果可以,是否有码放高度的限制。(注意:很多人不对容器进行码放,即使生产商说明可以码放。)获得污染器械使用容器运输时的注意事项。 结论 硬质容器在每次使用之后都必须进行清洗。他们不应该仅仅 “抹一下”而要彻底地清洗。还要仔细进行检查—垫圈,过滤片压盘。操作要小心谨慎。容器是医疗机构的一笔很大的资金投入-要爱护它们。 不要以为任何东西都可以放在容器内灭菌-要获得书面确认。确认环氧乙烷的通气要求;有些容器生产商已经延长了通气时间。确认容器是否可以用于低温等离子灭菌。确认你们使容器内器械包干燥的能力。在购买之前进行生物测试并在以后的使用中进行常规测试。
硬质容器是一种极佳的包装系统,然而使用时需要专门的培训和对细节的高度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