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38|回复: 15

细菌室阳性率低怎么办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0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请教各位老师,我院细菌室的检验结果阳性率常低,跟细菌是的工作人员分析原因,他说:在进修的时候就是这么操作的都不会这样的结果,他也找不出原因。对此,临床医生意见很大。怎么办才好?请各位支支招,谢谢!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0-8-20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xiaolong

首先标本的采集是否规范,还得跟医生沟通,检验科的设备是否已经过时,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是否按规范操作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helena0506


    我们去年才对检验科进行了专门改造,很多仪器设备都是新购进的。老师说得对:不能单独看一方面,各个环节都要注意,特别是采样环节。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10-8-20 17:50 编辑

1# xiaolong

沟通---让我们眼光走向开阔



    我们大家都会这样的感触,每当自己遇到一个不能确定的标本或病列时,我们会不自主地去询问病人或主治医师,以证实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其实这就是一个咱沟通。原先没有电话线就要跑到病房去询问,现在一根电话线连系着你我他,让我们的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到一些有限的情况,这已经是很大程度上为我们检验科室提供了方便,也为我们在最短时间内出具一些关键性的报告提供方便。沟通的方式有几种,每个人的沟通方法不同,但是目的是相同的,为了使这份检验结果更具科学性和真实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但是现在好多检验科的同仁们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因为通过显微镜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很少去多问个为什么。这也是我们检验科一直以来得不到领导和临床的医生们的重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主动去沟通呢?我在这里先抛砖引玉,先先谈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我是在一家小单位工作,病房的病人不是很多,我们在给病人做生化和血常规时,往往会有一两个项目是异常的指标。比如说,这个病人的白细胞偏低,昨天还是好好的今天就怎么会低呢,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想到正常白细胞会有一个正常的波动,这个波动可以达到一倍,有些人会就这样发出去了。我的做法是先核对标本正身,做个手工计数,如果一致的话,下一步就是打电话询问主治医生了解这个病人的用药情况,几点抽的血,抽血时是否有输液;有时我还会下科去看看这个病人并重新抽血复查。因为我们曾遇到一个这样的标本,在门诊做血常时这个病人没有贫血,一收住院第二天做化验时却发现贫血了,我们查看了这个人在门诊做的结果,发现不对头。于是打电话询问这个病人的抽血情况,找到了当值的护士询问才知道,原来这个护士贪图方便,在输液没有多久的输液管里给病人抽血所致,原因找到了就好办,重新给这个病人抽血,同时做好安抚病人的对策。这是发现在我身边的事情,我相信很多战友也会遇到这个的情况的。我在科室里会将我遇到的一些异常情况的病人我会给我的同事提个酲,让他们多多注意这个病人情况,比如,有个病人的肾衰了,他的肌酐总是降不下来,在二百出头,这是我会说,同事们有个病人叫什么,这个病人的肌酐不正常,多多注意一下。这样一来大家无论谁来接手都会晓得有这样一个病人需要关注一下。只要我们同事之间沟通好了,我们就不会犯一些低级错误。我们一个新来的同事刚上班没几天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把血型结果写错了,做对了,写错了,给病人抓住了把柄,下不台了。这个错误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向来都是双人双核,可他还是按他以前的习惯做完就发,结果出事了。其实这也是一种沟通,血型这种结果必须要双人双核,整个科室的人都将这种沟通演变成为一个习惯,一种制度。对于我们来说是保证我们不给病人带不必要的痛苦,也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http://labmed.dxy.cn/bbs/topic/180255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度的经验性抗生素应用以及培养基质量低劣都是导致阳性率过低的主要原因。
以前医院采用我发明的培养基做培养,合格标本的阳性率一般可以达到60%左右,现在使用商品化的培养基阳性率也就20%不到。同样的操作流程,同样的样本采集,同样的样本合格率——这就是差异呀!
另外一个例子:前些年采用国产商品双相培养基阳性率大概10%不到,自从采用梅里埃的血培养仪和相应配套的专用培养基后,才不到1个月阳性率就已经接近15%了,像莫拉菌这些少见细菌也都分离到了——这是使用国产培养基从来就没有过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采样至检查培养全过程均要按要求去做,质控水平也有些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巴斯德之徒

1。细菌室的检验结果阳性率常很低,这是该专业的特殊性,一般要提高阳检率也只好增加送检次数,但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感染病例的阳检率,并不能提高标本送检阳性率。 记得原来读的一本书上说伤寒、副伤寒病人的粪便标本病原菌(沙门氏)检出率不过30%多、血液标本培养阳性率不过40%多。上世纪未杂志文献中显示的血培养阳性率也只是10%多一点,很少超过20%。
    使用商品化的培养基阳性率也就20%不到。巴斯德之徒 版主说得很对。
    所以,一般在临床上在大力提倡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时,不要避讳细菌培养检验的现实水平和临床医师期望之间的矛盾和差距。只有正视细菌培养技术与现实要求的距离,才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2。盲目追求超过技术水平的高的阳检率,只能进一步引诱临床“合理”滥用抗菌素。不切实际过高的阳性率要求只能让检验人员将非病原菌(不仅指致病菌)报为所谓“阳性菌”,并以药敏试验引导医生用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3。现在医院等级评审中要求细菌培养检验阳性率达到50%的依据是什么?其在技术上的合理性又有多少?
4。巴斯德版主发明的培养基做培养,合格标本的阳性率一般可以达到60%左右。现在由哪个公司经销?可否告知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标本的采集是否规范是最重的,抗生素使用前后,是清晨浓痰还是口水等等都会影响阳性率(我院请微生物主任对医务人员进行了一次专题讲座有一定效果);其次:提高标本送检率:第三:提高技术、更新设备加强质控,采样、检查培养全过程均要按要求去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举个例子:
在05年我们这边邻接的几个县的中学、小学出现大规模的食物中毒事件,1000多师生被分别安排到我们医院(300多人安排在我们医院)以及省医院等处紧急处理。我们医院是最早报告导致中毒原因的培养结果的——宋内志贺菌,CDC也是从我院以及省医院带回菌株复核后才向外公布检测结果的。
当时我们医院采用的就是我发明的改良TT增菌液和改良SS培养基。当时住在儿科的患儿坚决不按培养结果用药,非要按照他们想象的用药,导致很多患儿粪便成形后的一个月粪便中仍然有志贺菌的微量存在。为避免漏诊,也为了验证我的方法有效,就采用传统方法GN增菌液增菌6~8h后传代SS,以及直接接种普通SS,与使用我发明的改良TT培养基增菌后接种改良SS,以及直接接种改良SS的方法进行相互补充和对照,结果非常明显,采用我的方法在很多住儿科的患儿中一个月后仍能检测出志贺菌,但采用GN增菌液增菌6~8h后传代SS的方法在2周后就再也检不出志贺菌了,而不经过增菌直接接种的方法在治疗一周后几乎所有患儿的粪便中就再也检测不出志贺菌。由于在一个月内前后收检约1000多份(每个患儿每3~7天送检一次)粪便培养,统计结果非常能说明问题。采用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方法其检测结果差异是巨大的。
我想通过粪便培养(众所周知粪便培养阳性率在很多医院都不是一般的低,是很低!),大家就能了解无论什么标本在培养时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和使用不同的培养基其结果差距是非常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渡无人 于 2010-8-20 22:54 编辑

呵呵,对于商品化的培养基,是“痛并快乐着”!我省的“肺链”和“流感”等菌株很少肯定和此有关!商品化的培养基为了提高“保存期”呀或其他什么的,肯定加了一些防腐剂之类的东东,细菌的生长怎么不受到抑制?!“双相培养瓶”,我不知换了多少厂家,效果总不理想!呵呵,现正准备试用你说的那家!呵呵!回复 5# 巴斯德之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性率实际就是“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实际体现!全程质量控制的观念最为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对于商品化的培养基,是“痛并快乐着”!我省的“肺链”和“流感”等菌株很少肯定和此有关!商品化的 ...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0-8-20 22:42



在国内来说,我给你推荐的那家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其他的更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9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标本检测阳性率那么低?受哪几种因素影响?

为什么标本检测阳性率那么低?受哪几种因素影响?我现在正在做这个调查,需要哪几个指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拙凌 于 2011-3-30 09:02 编辑

临床微生物学样本培养阳性率低,临床和实验室都有问题。建议您浏览以下链接,或许对您有所帮助!

https://bbs.sific.com.cn/thread-47124-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