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共80分)。 | 1、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和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的任务分工方案》,各单位要积极探索适合志愿者服务模式,逐步完善志愿者服务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 20 |
(1)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发挥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结合卫生热点焦点工作,动员干部职工以志愿服务的形式,为人们提供各种延伸服务和便民服务。认真组织开展义诊咨询服务、社区健康学校、门急诊导医服务、共青团号健康快车、“三下乡”活动等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 |
(2)切实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领导,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逐步完善志愿者服务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加强志愿者培训和管理。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健全领导体制、整合社会资源,加大经费投入、提供基本保障,促进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
2、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12号),医疗机构要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通过预约挂号、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等,积极探索、创新、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项改善医疗服务的措施,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不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同时结合本市实际,具体落实以下的“上海市卫生系统世博文明服务二十条措施”。 | 60 |
(1)布局流程,合理便捷。不断优化就医布局和流程,简化服务环节,推行挂号收费通柜服务,就诊高峰时段开足服务窗口,按需设置楼层收费点,减少患者往返。 |
(2)指示标识,清晰明了。按科室、病区布局设置统一、醒目、规范的指示标识,二甲以上医院完善中英文标识,加强导医和巡视力量,方便患者就医。 |
(3)院容院貌,整洁优美。环境整洁、优美,设施安全;厕所清洁卫生无异味;积极开展控烟活动,公共场所有醒目的禁烟标识,主动劝阻吸烟行为。 |
(4)医疗收费,规范公开。主动公示收费项目,实行门急诊收费明细账单制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方便患者查询;及时公布政府调价信息,严格执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杜绝乱收费现象,降低收费差错率。 |
(5)服务须知,公示醒目。公开门急诊、住院服务须知、窗口服务规范;公开便民服务措施;公开监督电话、投诉信箱;公示领导接待日时间和地点。 |
(6)医疗信息,准确及时。落实专人负责医疗信息的定期维护,专家门诊停诊或时间变动、节假日门诊停诊、布局流程调整等信息应及时准确发布,避免患者无效往返。 |
(7)仪容仪表,端庄大方。按规定统一着装,服装整洁,挂牌上岗;工作时不戴耳环,不化浓妆,不涂彩色指甲油,不穿拖鞋及拖鞋式时装鞋,塑造医务人员良好形象。 |
(8)诊疗服务,请字当先。接待患者,“请”字当先,多一点目光交流,多倾听一点,多沟通一点,说得通俗一点,多一点安慰性用语。 |
(9)行为举止,规范得体。加强医务人员行为礼仪和操作培训,做到“四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动作轻,在医疗服务全过程体现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 |
(10)服务态度,亲切温馨。使用医疗服务文明规范用语,不讲服务忌语,倡导“微笑服务”,热情、礼貌接待病人,首句使用普通话,实行首问(诊)负责制;不以床号替代姓名称呼病人,对患者一视同仁。 |
(11)诊疗过程,敬业专注。诊疗过程认真负责、集中精力、专注工作,工作时不闲聊,不讲与工作无关的话,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
(12)危重抢救,反应快速。绿色通道通畅,抢救设备完好,技术操作熟练,抢救室无长时间滞留患者,为危重患者提供护送、推车等服务。 |
(13)住院治疗,悉心负责。落实床位医师和责任护士工作负责制,主动关心住院病人,及时了解患者需求、病情变化和心理状态,做好沟通、解释、治疗和宣教。 |
(14)候诊就医,文明有序。加强门急诊工作力量,增设专家、专病门诊;通过现场、网络、电话等途径开展分时段、实名制预约服务,引导患者预约就诊、错峰就诊,减少等候时间;使用电子排队叫号系统,引导患者有序文明就诊。 |
(15)便民措施,细致周到。设置“统一标识、统一规范”的便民服务中心,提供导医、咨询、预约等服务;落实无障碍通道、茶水供应、公用电话等便民措施;为来沪病人提供便捷化服务。 |
(16)服务创新,持续探索。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活动;推广自助挂号、便民门诊、日间手术、整合门诊、弹性工作制等创新举措;为输液患者保管大输液;针对部分专家门诊患者隔夜或凌晨排队等候挂号的现象,创造条件实现室内候诊。 |
(17)健康教育,形式多样。结合医院实际,通过册页、版报、宣传栏、电话、网络、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生动形象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健康保健意识。 |
(18)患者隐私,尊重保护。对患者进行体检、影像检查、心电图检查和身体隐私部位治疗时要有遮隔措施;尊重保护患者隐私,妥善保管病史和检查资料;倡导“一人一诊室”,劝导患者不入诊室围观。 |
(19)医患沟通,和谐互动。加强医务人员沟通技巧培训,及时、主动与患者沟通,提高患者满意率;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倡导“首诉负责制”,及时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20)效果评估,科学及时。完善医疗服务评估机制,加强内部检查和社会督查。通过主动听取患者意见、发放意见征询表、对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等方式,收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评估意见,持续改进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