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04|回复: 7

重视机体自身的防御功能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4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抗感染免疫               
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制包括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和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
天然免疫又称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或非适应性免疫(nonadaptive immunity),是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建立起的防御病原菌等抗原的功能。其特点是多为与生俱来,作用广泛,初次接触病原微生物即可迅速发挥效应。由屏障结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和非特异性免疫分子组成。
获得性免疫又称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或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是个体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与病原菌等抗原物质接触后产生的免疫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后天获得,具有针对抗原的专一性,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迅速发生强烈的免疫应答。获得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和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两种类型。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介导,B细胞识别抗原后,分化、增殖,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细胞免疫由T淋巴细胞介导,产生以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或T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在抗感染免疫过程中,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相互依赖与协作,共同发挥消除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作用。天然免疫在获得性免疫产生之前,可限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迅速扩散,并能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获得性免疫能特异、有效地清除病原微生物,其作用的发挥也有赖于天然免疫因素的参与,如细胞因子活化的巨噬细胞和补体等。抗感染免疫并非一定是对机体起保护作用,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引起免疫病理反应。
详见:http://www.hrbmu.edu.cn/wlkj/HMU ... icMicrobiol_07.html
  我们在诊治疾病中如何利用机体自身的防御机能的呢?请大家谈谈体会?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星火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07-12-24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机体自身的防御机能很重要!需要保护和正确利用!抗菌药物对机体自身的防御机能有损害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4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于预防、治疗院内感染的防御方法归类:
一、体位:
      1、术后无反指征,可半坐位,有助于防止消化道返流、呛咳引起呼吸道/肺炎的发生;
      2、体位引流,有助于肺脓疡的炎症消散、抗菌素发挥作用;
      3、卧床病人的翻身扣背,有助于防止坠积肺炎;等等。
二、消化道管理:
      1、减少抑酸剂、质子泵的应用: 首选硫糖铝保护胃粘膜,尽量减少西咪替丁、洛赛克等药物应用,导致助长消化道细菌的横向、 纵向移位所致感染;
      2、及早胃肠内进食,有助于胃肠屏障的完整。
三、减少受损皮肤、组织防御功能下降:
      1、手术当天备皮:手术室内备皮可以经术前半小时静脉静点抗菌素来避免备皮后细菌经皮肤门户侵入发生感染;
      2、手术轻柔,减少组织损伤且防止坏死组织吸收引流不畅,引起的全喉术后的咽瘘等;
      3、严重污染创伤手术,清创彻底,防止无功能组织、污染细菌的残留。
四、增强机体免疫:
      1、供应白细胞、吞噬细胞的能量如ATP;
      2、血糖高时,细胞内却处于饥饿状态,白细胞、巨噬细胞等 趋化、吞噬作用不完全,白细胞、巨噬细胞反而成了
           细菌、 真菌的窝藏地。稳定血糖后自身抗感染天然防御机能发挥作用,炎症消散得加速!
      3、白细胞减少者,应用白细胞刺激因子提高白细胞数量和功能。
      4、服药物:增加外源性溶菌酶、干扰素抵抗治病微生物;
      5、术中、术后保温保证机体免疫功能避免应激。
五、防止微生态失衡:
      1、肠道感染或应用抗菌药物时,抗炎与补充益生菌 关系,可以是先抗,后补;或边抗边补。
      2、选用窄谱抗菌素,尽量避免破坏微生态;
      3、应用中药,减少西药的抗菌素的附加损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Q版的用于预防、治疗院内感染的防御方法很实用!是发挥院感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好措施!
白细胞减少者,应用白细胞刺激因子提高白细胞数量和功能。除此外输血或补充白蛋白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5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zhangfh斑竹:为严格控制输血相关传染病等输血反应,严格限制输血指征:
(1)红细胞
  我国用于红细胞破坏、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贫血伴缺氧症状。血红蛋白<80克/升,或红细胞比积<0.30时输注。
       2006年ASA美国麻醉师协会提出输血指南:急性失血,血红蛋白<60克/升,或红细胞比积<0.18时输注。
     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补充铁、叶酸、维生素B12 ,应用于慢性病: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提高Hb。
(2)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80×109/升,腹腔、阴道手术,可以不补充血小板;出血可能性小;
      血小板计数〉90×109/升,硬膜外、脊髓腔、眼科、颅脑手术可行手术;
      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 /L之间是否需要治疗(包括预防性治疗),应该根据血小板功能可能有障碍,估计或有进行性出血,以及出血进入闭合腔(如大脑或眼睛)的风险来决定。
      血小板计数<20×109/升,易出血。必须补充血小板、以及应用激素/免疫球蛋白,提高血小板功能。
(3)白蛋白临床输注指征

     目前,临床上公认的白蛋白应用输注指征有:①大面积烧伤24 h后;②急性创伤性休克;③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④血液置换治疗;⑤肾透析;⑥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腹水;重度的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20 g/L),或由于严重低白蛋白血症、大量腹水影响心血管功能时。 ⑦急性肝功能衰竭伴肝昏迷等。
     美国《白蛋白临床应用指南》也指出,白蛋白正确的临床应用包括休克、烧伤、ARDS、体外循环,偶尔可应用于急性肝衰竭、腹水、肾透析。
     不合理的临床应用为补充营养,治疗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硬化。

     应用ACEI类、ARB类药物减少蛋白尿流失非常关键。

[ 本帖最后由 QUANZI 于 2007-12-25 21:5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严格控制输血相关传染病等输血反应,严格限制输血指征.赞同!
也避免输血引起医院感染,或者是输血相关感染?
在全身严重感染者大多伴有贫血,部分原因是由于感染导致TNF-a和IL-1/3等介质增多,使促红细胞生长素分泌减少.贫血势必导致全身性组织细胞缺氧,但是输注促红细胞生长素并不能有效纠正贫血,也不能减少输液量,因为促红细胞生长素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目前仍然主张少量输注红细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格限制输血指征很有必要,因为输血引起相关性感染的例子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UANZI 于 2007-12-24 22:44 发表
抗感染免疫               
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制包括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和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
天然免疫又称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或非适应性免疫(nonadap ...

借用古籍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谢谢!!!: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 本帖最后由 二进制 于 2007-12-28 09:3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