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21|回复: 8

规范药敏试验 引导合理用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3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有了细菌培养结果,应尽量做药敏试验,以进一步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药敏试验的结果直接影响临床医生制定用药方案,因此,细菌科不应轻易发报告,需事先分析结果,确定其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后再发报告。而临床医生也需在 用药前仔细分析,确定其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
      1.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抗菌药做药敏。葡萄球菌的药敏常包括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利福平、阿米卡星、头孢唑啉、SMZ-TMP,环丙沙星等,没有必要加三代头孢、氨苄西林、b-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等,即使结果呈“敏感”,也不宜选用,因其疗效不如上述品种。又如绿脓杆菌的药敏应包括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环丙沙星、亚胺培南、氨曲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定、头孢哌酮等,但不必选通常抗菌作用较差的羧苄西林、氧氟沙星、优力新、头孢噻肟等。
      2.分析药敏结果。对无法解释的药敏结果,必须重复。如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敏感,但对苯唑西林耐药,应怀疑苯唑西林纸片失效。又如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和氨曲南均耐药,常提示为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菌株,即使药敏实验显示头孢噻肟、头孢哌酮或头孢曲松等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具一定的抗菌活性,报告仍应定为“耐药”,即产ESBLS菌株,对头孢菌素均耐药。即使第四代头孢菌素疗效也不确定,不应选用。治疗首选碳青酶烯类、次选b-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和头霉素类。同样,葡萄球菌耐苯唑西林,属耐甲氧西林菌株(MRS),即使药敏结果示某一青霉素、头孢菌素或其他b-内酰胺类呈现一定抗菌作用,报告仍应定为“耐药”。即耐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所有b-内酰胺类,治疗首选万古霉素等糖肽类。
      为保证药敏结果的稳定性,必须设立质控菌株作对照。对重要病例、特殊病例,临床医生应及时与细菌科联系,取得共识,决不轻易凭“结果”发报告或决定临床用药。
3.注视判断细菌敏感、耐药的MIC(最低抑菌浓度)与抑菌圈标准的修正。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每年新版公布的判断标准应予实施。此外,“耐药”不等于临床选用必定无效,因为“耐药”是指常用剂量下血药浓度低于该菌的MIC,如临床用药剂量大,或联合用药,或感染发生在药物浓度高(>MIC)的部位,仍可奏效。
      4.必要时应加做联合药敏,b-内酰胺酶测定、ESBLS检测等。
摘自<中国临床药师论坛>http://www.clinphar.cn/forum-65-1.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鱼禾草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本文讲得笼统,但是对于非微生物专业的老师也值得一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hangfh 的帖子

“中国临床药师论坛”与我们的论坛很相似呢!:lol :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3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楚楚 的帖子

取长补短,互相帮助: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氨基糖苷类主要用于联合用药,您医院是否存在单用的情况?对于单用氨基糖苷类,欢迎大家发表一下看法!:cal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菌耐药性的迅速发展、多重耐药细菌引起的难治性感染已构成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原因是细菌的天然耐药谱是相对稳定的而获得性耐药谱是多变的,按传统的经验治疗常常失败。文献报道,8 h内采用合理的治疗手段可降低30天的死亡率。用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推测药物在体内的疗效、各临床实验室开展耐药监测,用回顾性的细菌耐药资料总结出常见感染细菌的耐药规律作为初始治疗的参考,以此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但临床实践的事实证明体外的药敏报告有时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临床医生和细菌室都为之困扰,因此正确理解药敏试验的临床价值、存在的局限性及合理评价药敏试验的价值十分必要。

一.药敏试验的临床价值

在获得感染部位真正的致病菌和操作规范的前提下,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可对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进行预测,查出耐药,减少治疗错误,为个体化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局域性的药敏试验结果的收集统计是临床医生经验治疗循证医学的证据;临床细菌室的病原检测和药敏试验可预测爆发流行的发生,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线索。

自1976年WHO号召全球各临床细菌室把每天的药敏试验结果输入WHONET的软件经统计分析获得全球和各地区细菌耐药趋势、发现新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在中国,自1994年以来已对区感染、医院感染、ICU等不同病区组织了多个多中心的耐药监测,总结出中国临床常见致病菌耐药规律如: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的耐药率达70%或以上;除碳青霉烯类外第4代头孢菌素对阴沟肠杆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含舒巴坦的复方制剂对不动杆菌常常有效;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对碳青霉烯类天然耐药,而对复方磺胺、多西环素、舒谱深、氟喹诺酮常常敏感;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脂类耐药率达80 %以上;这些规律为患者初始经验用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无疑对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减轻抗生素压力、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寿命有重要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体外药敏试验的局限性

医生抱怨细菌室的药敏报告不正确,有时临床有疗效但药敏报告是耐药,可有时临床无效但药敏报告是敏感。现我们对上述现象的产生作如下讨论:

(一)CLSI药敏标准制定中的局限性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药敏标准是以不同药物进入体内后血液中最高浓度与该药物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间的关系所制定。一般情况下,最高血药浓度(Cmx)高于待检菌最低抑菌浓度(MIC)4-8倍为敏感(S);Cmx/MIC=1-2倍为中介度(I);Cmx/MIC<1为耐药(R)。

虽然不同的药物在判断敏感等级时Cmx/MIC比值不完全与上述数字相同,但有一个因素是一致的,即都是按血药浓度为基础制定的标准。

目前CLSI还没有对局部感染的药敏判断标准。由于抗菌药物进入体内后并不是一定血药浓度高于其他体液或组织浓度,如头孢派铜在用药1~3 h后胆汁中的浓度是血液浓度的100倍;环丙沙星在尿液的浓度可达200 mg是血液的50倍;左氧氟沙星在肾组织的浓度是血液的2~5倍。因此如果在上述高药物浓度部位感染时,按CLSI制定的标准判断敏感性就不能获得体外药敏和体内疗效一致的结果。

(二)体外药敏试验不能反应病原菌和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

不同的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不同、病原菌的数量不同、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药物代谢产物是否具有与原药类似的抗菌活性等,这些因素都会改变药物在体内的抗菌活性。

(三)体外药敏判断标准未考虑药代学因素

某些药物判断折点与剂量不协调。

抗菌药物体内疗效与以下的PK/PD参数有关:对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如β-内酰胺类的药物,大环内脂类、克林霉素、糖肽类等以T>MIC,即在两次用药间隔的时间中应有大于50 %时间的血药浓度高于MIC值,才可达到临床疗效;而氨基糖甙类和喹诺酮类属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与疗效有关的参数是AUC/MIC,即曲线下面积。当药敏报告为敏感(S),表示用常规剂量治疗可获得临床疗效;药敏报告是中介度(I)表示加大剂量或药物浓缩部位可有疗效;药敏报告耐药(R)表示该药无疗效。但对β-内酰胺类的药物只有当剂量达到T>MIC大于50 %时临床疗效才可达到85 %以上。

目前制定的折点和剂量的关系中某些药物并不能达到折点、剂量和疗效的统一:如头孢噻肟,CLSI的判断MIC标准是≤8、16~32、>64,敏感等级分别为S、I和R。研究表明,如果按CLSI判断标准常规用药不能达到T>MIC大于50 %的标准,而只有把判断MIC标准修改为≤1为S、2为I、4为R,剂量为1g/q8h时可达到T>MIC大于50 %的标准,才可有临床疗效。其他β-内酰胺类的药物如头孢唑肟、头孢曲松、氨曲南等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近年的ECCMID(欧洲微生物和感染疾病年会)有很大呼声要求CLSI改变药物判断标准的折点,有些国家建立自己国家的标准,目的就是达到折点、剂量和疗效的统一。

(四)未找到真正的感染菌

有菌部位标本如痰、咽试子、前列腺液、粪便、尿液、阴试子等,在培养出细菌时都面临判断该细菌是致病菌或携带菌的问题,而这些标本的采集很难不污染携带菌;无菌部位的标本如血液和脑脊液,如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或类白喉棒状杆菌也有识别的必要。 现代感染的特点是,低免疫人群大大增多,条件致病菌、非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增多,这些特点给致病菌的判断带来了困难。可想而知,按不是感染菌的药敏结果去治疗感染菌,是不可能获得一致结果的。

三.局限性的弥补

1.CLSI在收集到各国关于判断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反应,经研究后对确实存在的问题作出答复和修正,大约需要1~3年的时间。NCCLS 2000年的版本公布:由于临床实践证明许多口服抗生素对中度耐青霉素的肺炎球菌是有效的,将它们对肺炎球菌的折点值升高了。如对头孢克罗由1999年的≤0.5为敏感改为≤1为敏感,其他中介和耐药依次类推折点升高一级。同时对阿莫西林/棒酸和头孢呋肟脂作了同样的调整;

2.CLSI的文件中有很多脚注,这些内容包括对不同抗菌药物存在的交叉耐药或协同耐药,并要求实验室体现在药敏报告中;由于耐药机制而导致的耐药谱,如当报告MRSA药敏时,应报告全部β-内酰胺类药物为耐药,这些内容有助于体外药敏结果接近体内疗效;

3.制定新的PK/PD折点,统一折点、剂量及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如头孢吡肟要保持CLSI制定的标准(8/16/32)同时要保证临床疗效T>MIC要>50 %的前提下,必须修改剂量由1g/Q8h改变为2g/Q12h。如不改变剂量,应修订折点为(4/8/16),才能使临床疗效在85 %以上。而头孢他定应用时,如果仍以CLSI的折点(8/16/32),就必须按2 g/Q8h的治疗剂量,而采用常规剂量1 g/Q8h,就必须修正折点为(4/8/16),才能使PK/PD参数T>MIC大于50 %,才能使临床达到应有的疗效。上述例子表明MIC和用药剂量是决定临床疗效的一对参数,因此,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对折点和临床疗效严重不能统一的标准要提议CLSI作出修正。临床实验室要规范地操作药敏试验,报告含MIC的药敏结果。

(一)认真识别感染菌

报告真正感染菌的药敏结果是获得药敏结果与临床疗效统一的第一步。由于标本污染携带菌不可避免,要让实验室正确判断感染菌还不够,必须由临床医生参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判断培养出的细菌是感染菌或携带菌是十分重要的。细菌实验室应密切与临床沟通协助临床共同判断检出细菌的临床价值。

(二)实验室必须规范操作

由体外药敏报告来推测体内的疗效存在很多不可克服的因素而造成两者结果的不统一,如果操作不规范造成的差异就更大。因此实验室应建立药敏试验的标准程序(SOP),包括药敏纸片的保存条件、药敏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的频率、培养基的钙镁离子浓度、培养基的厚度和培养环境等。对于CLSI还没有制定判断标准的药物应报告MIC结果。对于厌氧细菌应采用CLSI指定的特殊培养基做药敏试验。

(三)真菌药敏报告的临床价值

临床疗效永远是金标准,当药敏报告结果与临床效果不一致时,应以临床疗效为标准,决定继续治疗或改变方案。CLSI分别在1997年发表了对酵母样真菌的药敏试验方案M27-A,在2002年又公布了产孢丝状菌的药敏试验方案M38-A。对酵母样菌的药敏报告,文献报告,药敏试验提示敏感的念珠菌90 %治疗有效,但药敏试验提示耐药者仍有60 %对治疗反应良好。这是因为用于治疗念珠菌感染的常用药物氟康唑是浓度依赖性抗真菌药,决定其疗效的指标是曲线下面积(AUC)/MIC;伊曲康唑对念珠菌的体外药敏判断标准按M27-A是MIC≤0.125 mg/L为敏感,0.25-0.5 mg/L为SDD,≥1 mg/L为耐药。但伊曲康唑在多种组织浓度高于血药浓度,如在脂肪中的浓度是血液的17倍、皮肤的浓度是血液的10.4倍、骨骼的浓度是血液的4.6倍、肝脏浓度是血液的3.6倍、肺部的浓度是血液的2.4倍。伊曲康唑代谢产物羟基伊曲康唑有同样的抗真菌活性。这些原因使伊曲康唑的药敏结果常与疗效有差异;两性霉素B的抗真菌谱可覆盖酵母样真菌、曲菌和毛霉菌,CLSI认为当MIC>2 mg/L时应报告耐药。但对念珠菌通常认为MIC≥0.25即代表是耐药菌株。两性霉素B对土曲菌、枝顶孢霉、尖端赛多孢霉和足分支霉都是耐药的;5-氟孢嘧啶治疗念珠菌主张联合用药,单独用药很快产生耐药性,CLSI推荐的判断标准也是对准联合治疗的;新型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参照M27-A的方法作酵母样菌的药敏试验,与临床有较好的相关性,结果可靠,重复性好。但卡泊芬净用M27-A方案测定酵母样菌药敏试验和用M38-A方法做产孢丝状真菌药敏试验实验结果与临床疗效严重不相符。
作者:张秀珍    文章来源:好医生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鱼禾草 + 10 非常有用,精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1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院感学习内容太多了,虽然学习使人进步,但也挺累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脓毒症防治研究获国家大奖
作者:张献怀 来源:医学论坛网 日期:2012-02-21

此文章来源于 www.cmt.com.cn
  论坛网讯(张献怀)  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姚咏明教授联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向明教授、第三军医大学梁华平教授完成的“严重烧、创伤后脓毒症免疫功能障碍机制及临床诊断防治新策略”,历时13年潜心攻关,首次阐明了免疫功能障碍在严重烧、创伤后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意义,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及早期干预措施,对提高烧、创伤后严重感染并发症的临床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该研究近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复杂,病理过程可能涉及炎症、免疫、凝血及组织损害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对失控性炎症反应的作用和意义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于严重烧、创伤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确切机制及其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尚未深入研究,临床上缺乏切实有效的免疫功能监测与调理措施。因此,进一步揭示烧、创伤所致脓毒症的免疫障碍机制和明确机体的免疫状态,探寻防治感染并发症的新措施与新策略,对提高严重烧、创伤的整体救治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姚咏明以此为突破口,在国家973、863计划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通过多种动物模型,并结合11036例烧、创伤病例的前瞻性研究与多中心临床试验,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和基因等不同层次,系统、深入探讨了免疫功能障碍在烧、创伤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意义。率先系统证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参与了严重烧、创伤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发病过程,从全新的角度认识HMGB1在脓毒症中的重要地位与免疫调节机制;首次报道了IL-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的相关性,发现CD14-159C/T多态性可影响烧伤后患者免疫麻痹状态,其中TT纯合子是特重烧伤后机体免疫应答反应异常的高危遗传标志;通过前瞻性、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阐明了中国严重脓毒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了重要免疫功能监测指标改变与脓毒症发生的关系,发现动态监测单核细胞HLA-DR定量表达有助于精确地了解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及预后判断,率先提出了评价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障碍程度的标准;在此基础上,率先采用新的炎症、免疫调理策略对脓毒症进行干预,即同时应用广谱炎症抑制剂—乌司他丁和免疫增强剂—α1胸腺肽,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患者28天及3个月生存率显著提高。

www.cmt.com.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