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会员交流区
›
热点关注(与医院感染无关)
›
“名校生求职失败成流浪汉”源于教育思维草莓化 ...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503
|
回复:
9
[讨论]
“名校生求职失败成流浪汉”源于教育思维草莓化
[复制链接]
toto
toto
当前离线
积分
15971
发表于 2010-7-15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7月14日《现代快报》报道,刚刚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学生,可谓风华正茂,可来自北京的毕业生小黄却流浪在南昌街头,整天过着食不果腹、衣衫褴褛的日子。昨日上午7时左右,在民警的协助下,小黄终于和母亲见面,他说出了自己这一个多月的遭遇。小黄毕业后本想回福建找工作,谁知买错车票,来到了南昌。小黄身上只有几十元钱,因为不善于沟通,几次找工作都失败了。心灰意冷的小黄干脆在南昌过上了流浪的生活。因为天气炎热,他身上的衣服都破了,身上也出现了溃烂。
名牌大学毕业生出现了生活危机,竟不知给家人联系?就算他具有高超的专业知识、名牌大学毕业证,其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已大打折扣。——这种现状正是教育思维草莓化的见证。
所谓教育思维草莓化,就是现行的教育培养目标太注重专业发展、智能崇拜和功利思维,太注重实用主义、将孩子培养成知识精英和专业精英。因为忽略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比如情商教育、沟通能力、生存能力、独立担当的能力以及耐挫力和抗压力,孩子虽成了“知识高手”,与生俱来的生存能力和独立能力严重退化,心理调节能力严重不足,自我规划和纠错能力明显弱化,这时候的孩子,其实已成了外表华美、内中脆弱的草莓,受到一点压力就会溃不成军,严重变形。
爱因斯坦说:“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价值的损害。”“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遗憾的是,此类教训此前已经多次发生,比如“20岁大学生找不到回家的路”,等,很多专家、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认识到了这种不足,可一旦和教育功名利禄发生激烈碰撞,所有的清醒和理智立刻就混沌、世俗和软弱无力起来。这些年来,我们口口声声大力提升生存能力、增加耐挫力,可孩子们的整体性的生活生存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得到积极改善。
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曾经为之撰文呼号,“生存教育应纳入国家教育规划大纲”,因为这种缺失不仅仅会造成孩子自我生存能力的不足,形成一种教育亚文化和社会亚文化后,将会给人力资源发展和国家创造力带来无形的制约,可最终仍然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据报道,西方教育很注重让孩子们走出学校、课堂,通过打工、社会实践、研究型项目和探索性课程,提升社会实践能力,磨练生存素质。在美国,有28.2%的高中生定期打工,在日本也有16.7%的高中生定期打工,而在中国和韩国这一比例很低,仅为4.8%和4.3%。前不久,日本今年新修订颁布的最新课程标准《学习指导要领》,还将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定为日本义务教育的基本目标。学生在高中毕业时是否具备“社会人基本能力素养”,是衡量日本学校是否为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的全新标准。未来是人才竞争国际化的时代,如果到那时,我们的孩子仍然性情绵软、性如草莓,等待他们的将是严重的社会淘汰,这绝非危言耸听。
纠正草莓化倾向,早日落实生存教育,刻不容缓。就算是学校教育不具备这种教育意识,家长一定要理智和开明起来,多给孩子一些独立生活能力,多给孩子一些生活体验能力,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发展,多给孩子制造一些适当的挫折,多让孩子走出封闭、自我,走广阔社会,避免“草莓倾向”,得到良好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95薰衣草
1995薰衣草
当前离线
积分
3771
发表于 2010-7-15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一定要理智和开明起来,多给孩子一些独立生活能力,多给孩子一些生活体验能力,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发展,多给孩子制造一些适当的挫折,多让孩子走出封闭、自我,走广阔社会,避免“草莓倾向”,得到良好发展。"这确实太重要了!谢谢提醒!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依依
依依
当前离线
积分
14128
发表于 2010-7-15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名牌大学毕业生竟然买错了回家的车票,几乎让人难以置信。连最基本的生活能力、沟通能力都不具备,如何适应复杂社会的需求?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hui
chenhui
当前离线
积分
1908
发表于 2010-7-16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堂堂政法大学毕业生,你咋成了流落街头的乞丐?
堂堂政法大学毕业生,你咋成了流落街头的乞丐?2010-07-15 10:57:39 作者:管文德
2010年7月14日,《现代快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政法大学应届生因求职失败流浪街头》的新闻,称中国政法大学的应届毕业生黄某买错车票,流浪南昌街头。当日,中国政法大学宣传部在法大BBS上就此事正式发表声明,作出回应。以下为声明全文:关于部分媒体《中国政法大学应届生因求职失败流浪街头》报道的说明:
7月14日,江苏《现代快报》登载了一则“中国政法大学应届生因求职失败流浪街头”的新闻,后被一些网站陆续转载。经查,该生确是我校今年已毕业学生,但报道所述事实,校有关部门正在核实中,校方表示,无论自己的学生身在何处,学校都会关心他的生活和健康,将派老师探望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至此中国政法大学已经确认求职失败街头流浪汉系该校应届生,可是谁能相信这名乞丐是一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呢?被人发现时他已奄奄一息,今年6月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希望回福建老家找工作,因忘带手机且错买了前往南昌的火车票。到南昌后他因无法与人沟通没找到工作。没生活来源的他只得流浪,被人发现时,他已经奄奄一息。
若不是中国政法大学就此事发表正式声明,人们还以为这又是编造的新闻呢?笔者情愿这不是事实,可是事实却摆在眼前,堂堂政法大学毕业的莘莘学子竟成了露宿街头的乞丐,这就是我们教育造就的二十一世纪的法学人才,闻者震惊、令人痛惜!
名牌大学毕业生沦落为乞丐,可以说是闻所未闻,实乃中国教育的悲哀。试想,这样的高材生,还能指望他将来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么?
相反,那些学历造假、学术腐败之人,他们一个个都自视为社会的精英,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而真实的学术人才却犹如扶不起的阿斗,这是对现代教育绝妙的讽刺啊!就不该反思我们教育的方式、方法吗?
前段时期,先是海外部分高校拒收中国的独生子女,后又是美国著名大学拒收今年的中国高考状元,这是我们教育的咎由自取啊!实在是怨不得别人歧视,名牌大学毕业生沦落乞丐,这就是对应试教育培养的高分低能的充分检验!
现在连学前班的小朋友都知道有事就打电话回家、有事找警察叔叔……究其原因,归结到现在的教育体制,如今的学校、家庭特别偏重智育,唯分数衡量孩子的功过,家长们对孩子的生活一切包办。这样的教育结果可想而知,孩子不仅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反而有可能会成为社会的拖累变成寄生虫!
名牌大学毕业生沦落乞丐,这就是现代教育培养出来的天之骄子!教育本来肩负着强国富民的重任,现在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从中要反思的还有很多、很多……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hui
chenhui
当前离线
积分
1908
发表于 2010-7-16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中国教育的悲剧!折射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让人深思!!!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xxxxxx666666
xxxxxx666666
当前离线
积分
5406
发表于 2010-7-16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杯具,将注水式教育发挥至极致导致的典型的杯具,呵呵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宋英娇
宋英娇
当前离线
积分
607
发表于 2010-7-1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chenhui
不仅是教育失败问题,我们的家庭、父母、我们的社会都有问题。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腊梅
腊梅
当前离线
积分
4116
发表于 2010-7-16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大学毕业生,为何不知求人相助?流浪街头真得没有好心人?我们是否要考虑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子女处于逆境中的生存方法?心理有无问题?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带刺的玫瑰
带刺的玫瑰
当前离线
积分
262
发表于 2010-7-16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是个别现象。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isa天使
lisa天使
当前离线
积分
8186
发表于 2010-7-16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一直思考教育问题,现在我的周围一直在给孩子补课,假期补开学的课,开学补正在学的课,结果造成一本书孩子学了三遍,应该拿高分了吧,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国内的学生用尽全力补英语,可是到了工作岗位又有几个真正需要每天用英语的,最终中华文明的五千年文化我们中国人到底学了多少?了解多少自己的历史?值得深思!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