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小雨点儿 于 2012-7-27 16:40 编辑
我们属于一级医院,这样的SOP各位帮忙看看可以了吗?有没有遗漏的部分。
10.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处置.rar
(8.62 KB, 下载次数: 185)
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 | 标题: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处置 | 版本号:C | 文件编号:YNGR-SOP-006 | 发布日期:2010年1月 | 生效日期:2010年1月 | 发布部门:医务科 | 编制人:顾华芳 | 审核人:许祥贵 | 批准人(签字): | 页码: 共4页 |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处置 1、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 是指短时间内在病区或病人群体中发生≥3例同种同源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又称病例集聚性发生,是医院感染流行的一种极端形式。 2、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疫情分级 Ⅰ级:在短时间(1周)内连续发生3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且有大范围蔓延趋势。 Ⅱ级:在短时间(1周)内连续发生5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由于院内感染爆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Ⅲ级:10例以上的院内感染爆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院内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院内感染。 3、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疫情分级响应程序 Ⅰ级:由中心感染管理小组专职人员立即到现场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启动或终止应急处理工作的建议,报中心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后实施。 Ⅱ级:由中心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分析论证,经调查核实后,于1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和区CDC报告。 Ⅲ级:接到科主任报告后,中心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立即到科室,分析论证疫情,经核实暴发后,于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市CDC报告。 4、应急组织 中心感染暴发疫情发生后,根据疫情分级响应程序,在医院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医教科、感染管理小组、检验科、医疗抢救小组、综合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组成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医院感染暴发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的组织管理、指挥和协调; 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提供消毒隔离技术支持,做好疫情控制和调查评估等相关工作;医疗抢救小组负责医疗救治工作;医教科、检验科负责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工作以及提供药敏试验结果,指导合理有效的使用抗生素;综合办公室负责安全保卫和维护正常的医疗救治秩序。 5、报告 5.1口头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告。 5.1.1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于12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 5.1.2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中心应于12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局和CDC)。经核实为Ⅲ级暴发后,应于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市CDC报告。 5.1.3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为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市卫生行政部门;市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5.1.4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5.2书面报告: 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递交书面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暴发范围,调查结果,控制措施,控制效果。 6、应急处置 6.1院内感染暴发疫情以及食物中毒事件处置措施 对院内感染暴发疫情以及食物中毒事件坚持“边抢救、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原则,以最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6.1.1开展院内感染病人和疑似病人的诊治和隔离防护工作,实施重症和普通病人相对分区并床旁隔离管理,做到标识明确,及时排除或确诊疑似病人; 6.1.2将传染病人及时转送隔离病房进行正规的治疗和护理; 6.1.3必要时对易感病人实施分区隔离治疗,甚至暂停收治新病人; 6.1.4对于食物中毒病人,应立即紧急处理并封存中毒食品或可疑中毒食品; 6.1.5及时正确地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6.1.6做好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处理工作,防止进一步交叉感染和污染扩大。 6.2环境处理 在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指导下,做好有针对性消毒措施。 具体原则:对肠道感染病例,应加强被污染物品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对呼吸道感染病例,应重视通风和空气消毒;对虫媒感染疾病,应重视杀虫防病。 6.3流行病学调查 对所有院内感染暴发病例和食物中毒病例或疑似食物中毒病例逐一进行个案调查,根据现场流行病学的有关原则,通过检查病例、查阅病史及核实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核实诊断;根据确诊病例确定暴发或流行以及食物中毒的存在;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并及时完成调查报告。 7、保障措施 7.1组织保障 加强对医院感染暴发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领导,各有关部门和科室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及时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所需的人员、经费和物资,成立应急处理队伍,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提供保障。 7.2物资保障 综合办公室要做好院内感染暴发、停水、停电以及食品安全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物资储备。应急储备物资应妥善保管、指定专人负责,并及时补充更新。储备物资应包括: 7.2.1消毒物资:三氯消毒片若干瓶、碘伏若干瓶、手消毒液床旁必备、可移动紫外线消毒车1台、喷雾器以及流行病调查人员和消毒专业人员现场防护设备(隔离衣、帽、防护眼镜、16层口罩、雨靴、一次性隔离衣、裤、帽、鞋套及口罩、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手电筒、一次性污物袋)等。 7.2.2其它应急设备:应急照明灯1台、简易呼吸器1台。 8、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调查步骤 8.1调查步骤 8.1.1初步评估:是否为真正的暴发?
8.1.2初步的病例定义和确定。 8.1.3初步的病例资料和标本的收集。 8.1.4制定逐步的控制措施:未发病者与感染病人、可疑传染源或媒介隔离。 8.1.5完成初步的调查,找到合适的流行病学方法? 8.1.6制作病例列表并画出流行曲线。 8.1.7开始重点调查包括病例的精确定义和数据/标本的收集。 8.1.8进行初步假设并收集数据。 8.1.9假设的校对: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证明假设。 8.1.10微生物学上证明传染源和传播方式 8.1.11更新控制措施。如果可能,改变政策和操作方法。 8.1.12继续监测,明确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8.1.13向有关人员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递交书面报告。 8.2调查的目标 8.2.1找到传染源和危险因素 8.2.2控制暴发流行 8.3调查组成员 8.3.1感染控制人员
8.3.2医教科科长 8.3.3感染发生部门医疗和护理方面的主任、护士长
8.3.4检验组组长 8.3.5院长或其他行政管理人员
8.3.6其他:药房组长、膳食部主管 9、制定控制措施 9.1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和文献资料,采取应急措施,使医院感染在最短时间内得以控制。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9.2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注意不要销毁用于调查的重要微生物标本。 9.3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9.4做好诊治控制工作; 9.5当其它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对本地区或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必要时可采用关闭病房等措施。
9.6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