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会员交流区
›
热点关注(与医院感染无关)
›
国务院参事调查医改称政府投入应重百姓轻医院 ...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547
|
回复:
7
[公告]
国务院参事调查医改称政府投入应重百姓轻医院
火
[复制链接]
黑旋风
黑旋风
当前离线
积分
11179
发表于 2010-6-29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自今年2月11日,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保部制定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发起,作为新医改“重头戏”的公立医院改革“路线图”终于呈现在了公众面前。
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的指导思想下,如何让患者、医护人员和公共财政在改革中实现“共赢”,成为决定公立医院改革成败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各地代表委员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其中,有关“广东高州模式”的讨论,引起了国务院参事任玉岭的注意。今年4月23日—28日,他专门奔赴广东省高州人民医院进行实地考察,结果令他大为惊讶。
这个地处山区的县级二甲医院,是否真的具有公立医院改革样本的价值?任玉玲参事的调查报告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高州模式”调查
国务院参事|任玉岭
高州人民医院(下称“高州医院”)位于广东省粤西山区,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3万平方米;在职员工1300多人,中级、高级职称资格医务人员382人,资产总值8.5亿元。这家医院在不要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医疗事业开展得红红火火。由于服务一流、价格低廉,不仅得到了当地百姓的高度好评,而且还迎来了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美国和非洲的病人,被人们称为“平价医院”、“百姓医院”。
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
怎么让患者少花钱?
为防止医生在诊疗中滥用药、滥检查、滥收费,高州医院成立以退休返聘的专家为主的医疗质量控制专家组,独立于各科室的利益之外,严肃查处“三滥” 行为。
严禁滥用药:高州医院对医生用药进行严格控制:能用便宜的绝不用贵的,能用国产的绝不用进口的,能用单种药绝不用多种药。为保证“三用三不用”落实好,医院还制定了《病程记录的七个书写模式》和《抗菌药物分级应用指南》,并要求医生用药时写明理由;医院考核不与科室创收挂钩;同时规定平均处方金额不能高于80元。
严禁滥作检查:医院规定,需要进行医疗检查的患者医疗指标阳性率要达到70%~80%,低于这一标准,开具检查的医生要受处罚。
严禁滥收费:在很多大医院,几乎把70%的医生都放进了“专家”栏,收“专家挂号费”由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在高州医院,无论是院长、主任医师还是普通医生,挂号费都是3元钱。在诊治过程中,由于受“进口比国产好,贵的比便宜好”观念的影响,有些患者和家属会主动要求用进口药品、器械。而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医生会说服患者用国产的、便宜的;说服不了的,则需要医生写申请,患者在申请上签名,报设备科或药品采购科,最终由院长审批。
如果发现医生有“三滥行为”怎么处理?罚款、记过、记入档案、全院点名批评,并影响以后的提干、晋升、进修等。
最终效果:该医院2004年-2009年人均门诊处方费仅为75.75元,平均每位患者的住院费仅为4964元,药物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仅占35%(远低于很多同等级医院50%的比例)。
如何根绝“红包”?
为正医德医风,保证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公平、满意的医疗服务,高州医院对医护人员设置三道“高压线”:不收受患者的红包礼物、不赴约患者的宴请娱乐、不分患者的贫富贵贱。
院方将“三不准”公布于媒体,并将条例做成铜牌立于每个病区的通道。由于在很多地方“红包”已然成风,对于难以当场拒绝的红包,医护人员为令患者放心,往往“退肉留皮”:只留下红包皮,把现金都交作患者的住院按金,并把按金单还给患者。
为保障规定得到严格执行,院方专家组每天随机到各科室抽查;每周院长带队进行全院性大查房;每月召开一次全院性医疗质量点评督查会。
除了明查,医院还通过暗访和患者反映来预防。暗访是由医院成立医德医风领导小组,随机和抽查到的住院或者门诊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由患者当裁判。患者还会在《高州市人民医院医德医风问卷表》上,在“医生护士是否向您索要或暗示收受红包礼物”以及“检查”、“收费”、“服务”等项目上对医院服务进行评价。
暗访制度每日都在被调查科室事先不知情的前提下进行,每天都有暗访队员下去,每个月对每个员工暗访一次,每天暗访组3个人再请几个非本院人员,对医院1300多医务人员进行暗访,督导组独立于各临床科室利益之外的,直接归属院长领导。
“触线”违纪的医务人员一经被揭发查实,其月奖金停发,年度评优、晋升予一票否决,甚至解聘。包括院长在内的所有医护人员的手机号码,也向社会公开,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
这样一来,拒收患者的红包礼物,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逐渐成为了员工的自觉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黑旋风
黑旋风
当前离线
积分
11179
楼主
|
发表于 2010-6-29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开支怎么才能降低?
长期以来,药品采购环节不透明,巨额回扣等灰色收入让药品价格从厂家到医院一般要翻数个“筋斗”,并最终成为“看病贵”顽疾的祸源之一。
为了防范医药、设备采购“幕后交易”造成医疗成本大幅提升倒逼医疗收费增加,高州医院采取“阳光采购”措施,每次采购都会成立临时采购小组,领导成员概不参加,采购专家临时随机抽调,入组后收掉手机,集中工作,不再与外界联络,完成任务后立即解散。
特别是在设备耗材购买方面,医院坚持“最大最小”原则,即型号最新、质量最好、费用最小。100万元以上的设备在网上公开招标;100万元以下的设备或耗材,则由应用科室、设备科、院领导一起选三四家供货方议价,货比三家。
此外,由于药品和设备耗材采购量大,高州医院经常跳过代理商等中间环节,直接和医药企业谈判。先由药企报价,择优确定采购对象,并在医院大厅和网上公示7天。期间如有更优选择出现,则再选择,再公示,如此反复。
医院曾经采购一种特制病床,开始与3、4家厂商谈判,最终价格确定在2280元。公示期间,又有几家企业找上门,相同材料,最低报价仅为1700多元。再次公示7天后,又有厂家找上门,最终医院以1500多元买下了这套病床。
为了省钱,高州医院几乎“抠”到极致。救护车每个月的用油量,院长要亲自过目;医院成立了3个人的缝纫组,自己做手术服和患者服,每件可节省开支十几元。
通过这些做法,医院既保证了采购的廉洁性,又很好地“砍掉”了采购的虚高价格,节约了开支。2002年—2009年,高州医院节省药品采购费2.2亿元、设备耗材采购费6000多万元,大大减轻了病人负担和院方的医疗成本。
此外,医院的基础建设也节约成本到了极致。医院已经投入使用的新大楼,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仅用资8000万元。大楼前的喷泉水池,建筑图纸就是院长直接用脚在地上圈出的一个圈,连设计费都省了;新大楼的地砖,报价56元/块,经院领导班子侃价,最后以每块十几元拿下。
医院靠什么盈利?
在医疗费用大幅减低的同时,如何保障自身的盈利和发展?高州医院的解决方案不是“向政府伸手”,而是“薄利多销”。
以医疗设备器械为例,其属于医院的固定资产,当医院的患者数量增大时,每一患者的平均医疗成本就会降低。高州医院拥有先进设备500多套,以“薄利多销”战略,能使更多需要检查的患者负担得起,做得起检查,从而使医院可以尽快收回成本,实现医院与患者的双赢。
例如2003年医院引进了德国爱丽丝第六代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治疗近视眼每眼总费用才1000元(仅相当于同期绝大多数市场价格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吸引了大量患者就医诊治,开诊第一年就治疗2000多名患者,医院短短两年就收回投资成本,患者也得到了实惠。
高州医院还实行了单病种限价收费。先天性心脏病房(室)缺损修补术每例由1.8万元降到5000元,风湿心瓣膜置换每例由3.5万元降到2.5万元,冠状动脉搭桥术每例由4.5万元降到3.5万元……收费标准通过互联网、媒体、院内宣传栏等途径公示。
低价公示吸引了大批患者,现在到高州医院求医的已有28个省区市的患者,最远有来自美国、印尼和非洲赞比亚的病人。从2001年-2009年,高州医院年住院患者从2.31万人次增加到6.06万人次,增长162%;年手术量从0.75万例增加到1.76万例,增长135%;年门诊量从45.14万人次增加到78.67万人次,增长74.3%;年总收入从1.2亿元增加到4.8亿元;资产总值从2.1亿元增加到6.3亿元,增长200%。
医生高待遇从何来?
业务量增大了,监督加强了,如何保障医护人员的待遇以留住人才?
有的医院一边轰轰烈烈地遏制大处方、大检查,一边却把科室、医生的收入与创收多少挂钩。高州医院却并不如此,医院骨干医生和护士实行年薪制,奖金分配则按照“星级管理”,星级越高奖金越多。高州医院的星级服务每半年评选一次,最高级是五星,评上者每月奖金300元,年终还有奖;四星则每月奖100元,三星则不奖不罚,但低于三星则要处罚和扣钱。医院会对门诊及住院部各科室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若患者有一样评分不满意,或投诉某个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就不得参与星级服务评选,原有的奖金也要扣除。考评结果以医护人员佩戴1~5颗星胸牌为体现,星数多少与奖金、晋升和评先挂钩。两星以下的,离岗接受再培训,职称低聘一级。服务的好坏,主要是随机调查患者、由患者说了算。通过星级服务,真诚地关爱患者逐渐成为了全院员工的自觉行动,深受患者称赞。很多患者说,在高州医院,医生总是面带笑容,聊病情就像聊家常一样。
为了留住人才,高州医院还有“杀手锏”:工资和住房。在高州县城,一般科级公务员的工资在1500元~2000元不等。而高州医院所有职工最低年薪不少于4万元,主任级医师的年收入一般有十几万元,高的达到二十几万、三十几万元。这样的收入在高州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显得十分惹眼,也解决了偏远地区、基层医院留不住人的问题。
医院把 9幢144套150-200平方米/套的楼房,无偿分给医疗骨干居住。目前医院63个临床科室的正副主任,中青年骨干占了90%,平均年龄38岁。除此以外,医院还在不少小区内租了房子,供医院职工住宿。
高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伍良说:“我们的福利很人性化。比如,我家里的煤气用完了,要换煤气罐,不用我自己操心去联系。医院专门有机构帮我们与煤气公司协调,24小时服务。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就会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医疗水平如何提高?
在高薪留人才的同时,高州医院的用人制度也走出了一条简单实用的道路:
人才实用化。不过分追求高端人才;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只唯德能;在重点科室掌握了高新技术的是人才;在一般科室掌握了适宜技术的也是人才;只要满足了患者就医需求的都是人才。
全员学习化。送出去:每年有计划选送员工外出进修,进修期间享受有工资、有奖金、有全额学费资助的“三有待遇”,以激励其努力学习报效医院;请进来: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医院紧密合作,聘请各个专业的著名专家前来传、帮、带;院内学:各科室每月都举行科内学习交流会,由资深医生护士轮流主讲专科新进展及心得体会,形成学习制度化、工作学习化的风气。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一大批“自己的人才”在高州医院成长起来,形成了将近400人的中高级人才群体。近年来该院开展了国家“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4项,填补了华南地区技术空白4项。仅2007年以来就有《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的临床应用推广》获得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医院层面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五建立”创新模式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心脏外科手术量2009年更达1801例、居全国前十名,基本满足了群众治大病、治重病的需求。
在专家们对高州医院的调研中,曾提出过六个“想不到”:
建大楼,买设备,不要国家投入一分钱;医院收费普遍比外地低一倍;
医院没有专家号,挂号统一3元钱;整个医院绝无“收红包”、“拿回扣”现象发生;一个偏僻的县医院可治疗多种疑难症;医院的医生护士都对个人收入很满意,深感幸福和快乐。
成就这些“想不到”,高州医院的秘诀是什么?
“平民医院”能复制吗?
文|任玉岭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黑旋风
黑旋风
当前离线
积分
11179
楼主
|
发表于 2010-6-29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低成本运营的秘诀
笔者认为,高州医院的成功秘诀,在于一切工作都要保低成本运行。为了减轻群众负担,高州医院在保降低运行成本方面,可谓下了很大功夫。用药方面的“三用三不用”、买药方面的网上采购、设备耗材方面的公开竞争以及对检查费的限制、对收红包的严禁等等,都为降低运行成本、减轻患者负担起到了保证作用。
高州医院之所以能说到做到,还在于有一系列的制度保证。例如在药品采购方面可能很多医院都实行了网上采购和招标采购,但由于没能像高州医院那样有一整套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就难免“走关系”、“循私情”照样发生,以致造成很多网上采购、招标采购的药品比市场上还要贵。
而高州医院的所有制度设计都是动真格的,对制度执行的监督也是十分认真的。严格且健全的制度,保证了运行成本的降低,保证了患者负担的减轻。
那么,“高州模式”能否复制?
对于这个问题,高州医院院长钟焕清的回答是:“完整地复制高州模式是不可能的,而是应当学习我们的理念,一切为了人民能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我们的模式,就是以制度管院,有制度,有检查,还有处罚,有这三大关,没人敢乱来。员工的思想素质的培养也很重要,比如收一个红包,就会坏了医院的声誉,吓跑了患者。一旦传开,本来就穷的患者,会因为没钱送红包而不敢来我们医院。”
政府投入应“重百姓轻医院”
当前在公立医院改革实践中有一种强势理论,那就是想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政府就必须大投入。而高州医院的事实恰恰与此相反。
既然一个地处偏远山区的县属高州医院,能够在不取国家一分投入情况下,买进先进设备、建起三幢大楼、办成平民医院,那为什么其它地处闹市区、大城市的公立医院就非要国家投入呢? 公立医院既有国家给的土地和房屋,又有国家给的设备和品牌,中国有那么多人口,有那么多患者,怎么就不能赚钱呢?高州医院收那么低的医疗费,还靠节余建起大楼,而那些长期高收费的大医院,又该有多少节余呢?
钟焕清提出,公立医院改革,应该走市场化道路,而不是公益性道路,国家的医疗投入,大部分应该投入到老百姓哪里去,让老百姓有了充裕的医疗费用,再来选择医院,那么医院就要展开竞争,这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医疗竞争环境,让老百姓看病更便宜,享受的服务更好。而如果将资金大量投入给公立医院,只能换来公立医院的低效率运转,无法激发医院、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其结果可能是老百姓看病更难了。
笔者也认为,国家要加大对医疗投入,但不是对公立医院。除了欠债性的补偿县级医院外,应把主要投入放到扩大和提高公众的医疗保障上。
公立医院应“去行政化”
从高州医院的成长与经营看,这个医院走到今天与院长钟焕清本人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能力直接相关。
高州医院院长钟焕清从小农村长大,赤脚医生出身,了解百姓疾苦。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医院全体人员都有大爱的朴素情怀。他们认为:“群众是卖鸡、卖猪来看病的,做医生的一定要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根据笔者的调研和各方面的反映,包括钟焕清的意见,都认为医院不是行政单位,医院院长不能由政府任命。有了政府的干预医院工作就很难推进。特别是通过政府换届,来更替医院院长的作法,医院院长的心思是不会放在医院的。他要考虑的不是如何降低成本,为百姓减轻负担,而将是如何搞“形象工程”、保自己的下一步晋升。一旦用人失当,大权独揽后,还会出现“黑幕购药”、“关系用人”、“腐败用钱”等,医药成本就会迅速上升,病人负担就会随之加重。
因此,笔者建议,医院院长应由医院职代会直接选举,干得不好的,职代会有权对其弹劾和罢免。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他们选出的带头人一定是最棒的。
医院管理专业性很强,管理者即要懂管理也要精通专业技术。政府对医院必须有一个很宽松的政策,在医院管理中不过多的干预,让医院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政府给予全力的支持,医院才能保证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高州医院有今天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宽松的政策空间。
在调研中,钟焕清院长屡次提到:政府不干预比给钱更重要!高州医院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有重要一条就是当地政府不干涉医院的发展和经营,他说,政府对医院不干涉就是最大的支持。
对县级医院不应设置禁区
高州医院的实践还证明,县级医院需要大发展而且也能够大发展。鉴于中国县一级人口较多,对医疗需求较大,我们不应该限制县医院的级别定位,更不应该对县医院发展设置禁区。
高州医院至今还是一个二甲医院,但论规模和手术量、技术条件等,早已达到三甲水平,但就因为是一个县级医院,受到了技术发展的制约,比如肾脏移植手术,医院累计已经移植成功200多例,但就是因为级别所限,被省卫生厅叫停。
为了不让广大农民和百姓在患大病、重病时长途跋涉和奔波,一定要大力支持县医院更好发展。例如心血管病患者在中国需要手术的有400万人以上,而能手术的却不到1%。如果按照规定只有省以上医院才能做心脏手术,而且高额手术费不降低,广大农民和百姓就只能错过治疗时机。
高州医院是违背了禁区的规定闯荡成功的,但至今不能升为三级医院。通过高州的例子,笔者认为不仅要解除县级医院的级别定位禁区,而且要解除县级医院的手术种类禁区。要为县级医院发展提供和创造更大空间,鼓励县级医院办成终生学习医院,勇攻医疗难题,真正解决广大百姓“看病难”。
作为医疗体制改革的难点,公立医院改革仍在谨慎的推进,可想而知,由高州医院引发的争论和思索,也将持续下去。
任玉岭,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第九、十届常委。长期关注医疗、教育、三农等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星火
+ 1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腊梅
腊梅
当前离线
积分
4116
发表于 2010-6-29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咱们都是医院人,但是本人认为政策重视百姓是好事,我们也是百姓中一员。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ipod66
ipod66
当前离线
积分
1817
发表于 2010-6-29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奇迹”表现得那么“极端”...看不出“它”的可信度....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yangxinting
yangxinting
当前离线
积分
568
发表于 2010-6-29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gexueshun1
我们这里药品都是省招标的,比市场价高出好多倍。看病贵不是医院的责任啊,上级招标的有猫腻吧。 好处归你们,罪过给医院这样公平吗?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无边落木
无边落木
当前离线
积分
786
发表于 2010-6-29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直就是奇迹。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hui
chenhui
当前离线
积分
1908
发表于 2010-6-29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几点让人困惑:
1、医院绕过药品销售商直接与药厂联系,药价大降,但当前的政策是必须经过医药公司中标,否则就会受到没完没了的纪检的调查。
2、新大楼自己设计,质检局肯验收吗?不很很地卡才怪。
3.其成功的秘诀 是保降低成本,但不管怎么降总有一千多人要吃饭,并且年薪还不低,如何处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