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15|回复: 1

揭密AIDS机会性感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揭密AIDS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通过性接触、输血、输注血制品、母婴传播等侵入人体,特异性破坏辅助性T细胞,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一种传染病。人类生活在充满微生物的环境中,多数情况下这些微生物侵袭力弱,致病性不强,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致病。但当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则为这类微生物创造了感染条件,导致病原体侵袭人体,即为机会性感染。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且往往为最初的临床表现。
  基层医生身处临床一线,常可接诊到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掌握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以下临床特点和应对方法很重要。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卡氏肺孢子虫主要通过空气与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仅在宿主防御机能受损时引起疾病。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艾滋病患者的一个常见死因,在60%以上的艾滋病患者中属于最严重的机会性感染,约有80%的艾滋病患者至少要发生一次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时,临床表现先有发热、全身不适、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以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病程4~6周。发热和呼吸急促为肺部最常见的体征;X线胸片显示双肺广泛性浸润,但少部分患者其X线胸片可显示正常或轻微异常;支气管镜、肺穿刺查到卡氏肺孢子虫的,即可确诊。
  应对方法:
  首选药物为甲氧苄啶、磺胺甲吧唑静脉点滴或口服;其次可用喷他脒静脉滴注,阿托喹酮口服;或甲氧苄啶联用和氨苯砜口服;或克林霉素联用伯氨喹口服;此外,还可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口恶唑预防;CD4+细胞计数少于2×109/L时,用喷他脒气雾剂加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口恶唑口服;对不能耐受该治疗者可用氨苯砜口服或喷他脒雾化吸入。
  
  隐孢子虫病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原虫所引起的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隐孢子虫主要寄生于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可破坏肠绒毛的正常功能,引起小肠消化不良和吸收障碍而发生腹泻。临床表现为难以控制的大量水样便或霍乱样腹泻,每日5~10次或更多,每日失水3~10升,病死率高达50%以上。患者常有水电解质紊乱、体重下降,呈恶病质。隐孢子虫尚可引起咽、喉、气管、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可同时伴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X线胸片检查显示肺纹理增粗、间质性肺炎等。诊断主要靠粪便中查到原虫的卵囊,肠活组织检查也可确诊。
  应对方法:
  治疗此类机会性感染至今尚无完全有效的药物,可试用巴龙霉素、螺旋霉素、大蒜素等,以使用巴龙霉素的治愈率为最高。除此之外,其他抗生素绝大多数无效。
  
  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如因器官移植而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者,常因所供器官和输入血液中有潜伏病毒,或免疫抑制使潜伏的病毒活化而发病,故艾滋病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高。
  巨细胞病毒广泛存在,多数巨细胞病毒感染者无症状,并可经输血、胎盘、器官移植、性交、哺乳等方式传播。艾滋病伴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为肝炎、巨细胞病毒肺炎、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皮疹等。本病仅靠临床表现不能确诊,需从标本中分离出包涵体或病毒;抗体呈4倍以上增加或持续抗体滴度升高则有助于诊断。
  应对方法:
  可使用各种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抗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干扰素以及转移因子等。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常引起口唇和角膜疱疹;Ⅱ型引起生殖器疱疹,主要通过性交传播,导致皮肤病变;此外,也可经飞沫由呼吸道、口、眼、生殖器黏膜或破损皮肤侵入人体;孕妇分娩时可传给新生儿。临床表现有皮肤、黏膜损害,累及口周、外阴、肛周、手背或食管、支气管及肠道黏膜等,以唇缘、口角的单纯疱疹最常见,为在稍隆起发炎的皮肤、黏膜上出现一串或多串含清亮液体的小水泡;病损部位可培养出单纯疱疹病毒;活检可查到典型的包涵体;脑脊液聚合酶链反应可对单纯疱疹脑炎进行早期非介入性诊断。
  应对方法:
  可使用疱疹净、阿糖胞苷、阿糖腺苷、溴乙烯尿苷等治疗,与干扰素合用疗效更佳。阿昔洛韦主要用于治疗生殖器疱疹感染;阿糖腺苷主要用于耐阿昔洛韦毒株感染的治疗。
  
  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
  
  常见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白色假丝酵母菌是一种条件致病真菌,常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和阴道黏膜上。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或机体菌群失调时,白色假丝酵母菌变为致病菌而导致感染;可分为皮肤假丝酵母菌病和黏膜假丝酵母菌病,后者多见为口、舌、咽喉、齿龈或唇黏膜上的乳白色薄膜,易剥离,露出鲜红湿润基底,多见于严重疾病的晚期或HIV感染者(值得提醒的是,若同性恋者持续患鹅口疮且无其他原因可解释时,往往表明患者已感染了HIV或将发展为艾滋病)。
  应对方法:
  可使用制霉菌素(仅适于消化道感染或作为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感染)、两性霉素B、克霉唑、酮康唑、大蒜注射液等(皮肤黏膜假丝酵母菌病仅需外用即可)。
  
  隐球菌感染
  
  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隐球菌容易经呼吸道,偶可经肠道或皮肤入侵致病。隐球菌脑膜炎是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很高的病死率,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精神错乱、脑膜刺激症状等。若为肺部隐球菌病,临床表现则为亚急性或慢性发病,伴咳嗽、低热、胸痛、乏力等症状,X线检查为非特异性改变。
  应对方法:
  首选两性霉素B,次选制霉菌素、克霉唑、酮康唑、大蒜注射液等。
  
  结核杆菌感染
  
  结核病常发生于HIV感染但尚未发展至艾滋病的病人,这可能因为结核杆菌的毒力强于其他与艾滋病相关的病原体,故结核病更易发生于免疫缺陷早期。艾滋病伴肺结核的症状、体征常很难与其他艾滋病相关肺病鉴别,临床表现主要为肺外结核高发,如结核性淋巴结炎、结核性关节炎、结核性骨髓炎、结核性尿道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应对方法:
  选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治疗。
  
  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
  
  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主要为堪萨斯分枝杆菌和鸟型细胞内分枝杆菌所致,为艾滋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常波及肝、肺、脾、肾、血液、骨髓、胃肠道、淋巴结等,临床表现有发热、消瘦、消化吸收不良、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实验室检查为非特异性,病原分离培养及活检可确诊。
  应对方法:
  可选用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
  我国艾滋病初筛能力大大提高
  
  卫生部近日公布,目前全国已有6066个验收合格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近80%的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备了艾滋病毒抗体初筛能力。
  据卫生部疾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已覆盖全国,共有咨询检测点4293个,比去年增加1256个。全国已初步建立HIV耐药基因序列库,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艾滋病检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体系。
  到2007年9月底,31个省区市均已开展抗病毒治疗工作,共覆盖1154个县,接受免费治疗的病人近4万人;接受治疗的艾滋病儿童累计共771名。
  (周婷玉)
    全球33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最新报告说:目前,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300多万,其中,成年人约占3080万,15岁以下人群约占250万。从地区来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2250万,占全球总感染人数的68%。
  2007年,全球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约250万,相当于每天增加6800多个感染者。全球死于艾滋病的人数210万,相当于每天有5700多人死于艾滋病。
  报告指出:艾滋病目前仍是不治之症;鸡尾酒疗法依然是治疗艾滋病最有效的方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茉莉花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08-1-12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类患者也易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