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857
- 最近打卡:2025-04-15 21:56:58
|
楼主 |
发表于 2007-12-10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部分 手术预防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一、 药物的选择:
要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病人有无易感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选用的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原则上应选择杀菌剂而非抑菌剂,能覆盖手术部位感染大多数病原菌的抗菌药物,并兼顾安全、价廉。
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矫形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头孢拉定。
进入腹、盆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则多使用二、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下消化道手术、某些妇产科及经口咽部粘膜的头颈手术易有厌氧菌感染,需要同时覆盖肠道杆菌及厌氧菌,一般是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基础上加用针对厌氧菌的甲硝唑;或用同时具有抗厌氧菌活性的头孢西丁。下消化道手术除术中预防用药外,术前一日要分次口服不吸收或少吸收的肠道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并用口服泻剂或灌肠清洁肠道。不主张术前连用数日。
肝、胆系统手术,可用能在肝、胆组织和胆汁中形成较高浓度的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
泌尿外科手术,术前尿培养应阴性,否则应术前抗菌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单剂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预防用药可减少术后菌血症发生,加强导尿管护理及早期拔管可将菌尿率降至最低。经直肠前列腺活检术后常有无症状菌尿和菌血症,未证实需预防用抗菌药,若认为有必要,可用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
矫形手术,择期手术前应注意慢性或复发性皮肤感染、泌尿生殖系感染、齿源性败血症或其他通常可能未按常规积极治疗的感染。将抗生素混入粘固粉用于初期的或非感染的关节植入术未被证实有益,但对已感染的关节假体置换有益。
截肢术,特别是缺血的下肢截肢术,可发生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机会虽小但后果严重,可用青霉素,诱导麻醉时静脉给药,然后每6小时1次,共48小时,或甲硝唑500mg诱导麻醉时静脉给完,然后每12小时1次,共48小时。
对β内酰胺类过敏不宜使用头孢菌素时,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可用克林霉素或万古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
万古霉素一般不作预防用药,除非有特殊适应证,如已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致的手术部位感染流行或已有MRSA寄殖者宜用万古霉素作预防用药。建议医院收治MRSA携带高危人群,如那些先前已在医疗机构停留5天以上的患者,应常规进行MRSA培养,监测寄殖情况,以利后续药物选择。
临床各科应根据实际情况及细菌耐药性的变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生状态及药物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一般情况下手术预防抗菌药物选择可参照表5。
表5 手术预防抗菌药物选择
手术名称 选用药物
心脏手术 唑啉或拉定;氯唑西林;呋辛;过敏则用克林或万古
神经外科手术 唑啉或拉定;氯唑西林;曲松;过敏则用克林或万古
血管外科手术 唑啉或拉定;氯唑西林;呋辛;过敏则用克林或万古
乳房手术 唑啉或拉定;过敏则用克林或万古
头颈外科手术 唑啉或拉定;过敏则用克林或万古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 唑啉或拉定;氯唑西林;呋辛;+甲硝唑
腹外疝外科 唑啉或拉定;过敏则用克林或万古
应用植入物或假体的手术 唑啉或拉定;呋辛;过敏则用克林或万古
矫形外科手术(包括用螺钉、
钢板、金属关节置换) 拉定或唑啉;呋辛;氯唑西林;过敏则用克林或万古
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唑啉或拉定;呋辛;曲松;过敏则用克林或万古
胃十二指肠手术 呋辛;美他醇(美唑)
胆道手术 曲松或哌酮;呋辛
阑尾手术 呋辛或噻肟;+甲硝唑;或单用西丁
结、直肠手术 曲松或呋辛或噻肟;+甲硝唑;或单用西丁
泌尿外科手术 呋辛;左氧;或+庆大(或丁卡)
妇产科手术 呋辛或曲松或噻肟;+甲硝唑;或单用西丁
注:唑啉-头孢唑啉;拉定-头孢拉定;呋辛-头孢呋辛;曲松-头孢曲松;噻肟-头孢噻肟;西丁-头孢西丁、美他醇-头孢美他醇、哌酮-头孢哌酮;左氧-左旋氧氟沙星;丁卡-阿米卡星;庆大-庆大霉素;克林-克林霉素;万古-万古霉素;
二、用药方法及疗程:
1、抗菌药首剂给药时机: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目标是使手术期间的血清和组织药物浓度超过手术中可能污染病原菌的MIC(>MIC 90)。因此应在手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诱导时给药。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等抗菌药,为减少快速滴注给药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应在手术前2小时给药,或在诱导前刚好滴完,肌注给药应在手术前给予,直肠用甲硝唑应在手术前2~4小时给予,口服甲硝唑应在术前6~12小时给予。此外,如果术中需使用近端止血带,所用药物应在止血带充气前给药完毕。剖宫产患者抗菌药物于夹住脐带后静脉滴注。
2、疗程: 抗菌药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1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情延长。
多数研究结果显示,在手术切口缝合后继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并无必要,而且延长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应用与耐药菌的出现密切相关。持续预防用药直至拔除引流管的方法未被证实有益,因此是不合理的。也不建议留置尿管期间预防性口服抗菌药。
3、术中重复给药:通常,经胃肠外途径给单剂抗生素已足以预防术后感染,但下列情况可能有必要重复给药:手术开始时间推迟;失血量大(>1500ml);手术时间延长(超过2个半衰期应增加一个剂量)。需长时间的手术可选用半衰期长达7~8小时的头孢曲松,则无需追加剂量。
常用抗菌药物的半衰期及用法用量见表6。
4、β内酰胺类药静脉给药,应20~30分钟内滴完,不宜放在大瓶液体内慢慢滴入,否则达不到有效浓度,而且β内酰胺类药物水中不稳定,易分解失效。
表6 常用抗菌药物的半衰期及用法用量
药物名称 半衰期[1](h) 常规剂量 给药间隔
头孢唑啉 1.4~1.8 1g 手术超过2~5小时追加0.5~1g,必要时术后每6~8小时0.5~1g,术后24小时内停药
头孢拉定 1 1g 手术超过2~5小时追加1g,必要时术后每4~6小时1g,给药1~2次。
头孢呋辛 1.2 1.5[2] 手术超过3~4小时追加0.75g,必要时术后每12小时1.5g,术后24小时内停药。
头孢曲松 7.87 1~2g 一般单次给药即可,必要时可术后12~24小时给药1次
头孢哌酮 2.27 2g 手术超过5小时追加1g,必要时术后每8小时给药1次,术后24小时内停药
头孢噻肟 0.84~1.25 1g 手术超过2~3小时追加1g,必要时术后每6~8小时给药1次,术后24小时内停药
头孢西丁 0.67~1 2g 手术超过2~3小时追加1g,必要时术后每6小时1~2g,术后24小时内停药
氨曲南 1.4~2.2 1~2g 手术超过3~5小时追加1g,必要时术后每8~12小时1次,每次1g。术后24内小时停药
头孢噻吩 0.5~0.8 20~30mg/kg(1~2g) 手术超过2~3小时追加1g,必要时术后每6小时1次,一般术后24内小时停药
阿米卡星 2~2.5 5~7.5mg/kg 必要时术后每8小时1次,术后24内小时停药,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1.5g。
庆大霉素 2~3 1.5~2mg/ kg 手术超过4~6小时追加一次,术后24内小时停药
左氧氟沙星 5.1~7.1 500mg 一般单次给药即可。
克林霉素 2.4~3.0 600~900mg 手术超过3~6小时追加300~600mg。
万古霉素 4~6 成人1g,儿童按体重20mg/kg 必要时8小时后可重复给药1次
甲硝唑 6~14 0.5~1g 必要时每6~8小时0.5g,一般术后24内小时停药
[1]表中所列半衰期为正常成人半衰期,小儿或肝、肾功能不全者应作相应调整。
[2]头孢呋辛如手术时间长,每8小时加注0.75g
本表参考《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药物临床信息参考》、美国《预防手术感染指南》制定。
三、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1、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如控制糖尿病、改善营养不良状况、积极治疗原有感染等。
2、严格遵守手术中的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抗生素的预防使用不能代替以上各项操作。切口的感染与失活组织多、残留有异物、血块、死腔等关系密切。
3、局部用抗生素冲洗创腔或伤口无确切预防疗效,不予提倡。
4、尽量缩短手术前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各种导管和插管的留置时间,减少屏障受损。及医院内固有致病菌定植于病人的机会。
5、传统的术前一日剃毛已证明是外科领域中的一个误区。剃毛后细菌会在皮肤表面的小破损处定植,成倍地增加SSI的机会。在毛发稀疏部位无须剃毛。在毛发稠密区可以剪毛或用电动剃刀去毛。必须用剃刀剃毛时(如开颅手术),应在手术开始前在手术室即时剃毛。
6、确保手术环境和ICU环境达到所需的质量要求,消除医生对院内感染的恐惧心理。
7、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清洁洗手习惯,防止交叉感染。
四、规范开展耐药性监测,定期做耐药分析,并根据各病区耐药的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确定预防药物的种类以及为经验治疗提供依据;耐药性显著的品种实行限制性停用,待耐药性数据支持其恢复敏感性后才恢复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