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读大学的时候,对于动物疫源性疾病似懂非懂。
近年来,越来越感觉到这类疾病的重要性。
【转贴】
所谓“动物性疫源疾病”,是指各种动物携带的病原体通过自然环境传播给人类而发生流行的传染病。换言之,就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目前世界上约有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寄生虫病,其中至少有200种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有些不明原因的发热、腹泻等也可能是人畜共患疾病。由此可见,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不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也会造成社会性灾难。
例如,鼠类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等50多种人类疾病。据资料显示,人类有史以来,全球死于鼠源性疾病的人数远远超过死于各次战争人数的总和。人类的艾滋病病毒、肆虐于非洲的埃搏拉病毒均来自灵长类动物。自全球1981年6月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在全球迅速蔓延。到2003年全球HIV感染者累计5100万人,其中2000万人死亡。近年来在欧洲流行的疯牛病、口蹄疫也与野生动物有关。感染牲畜的亨德拉病毒、尼巴病毒来自于狐蝠。2002年的SARS疫情先后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累计病例8476人,死亡874人。2003年以来每年冬春季,不速之客“禽流感”又光顾了亚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暴发。
频频出现的动物疫源性疾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饲养宠物的家庭增多而宠物的疫苗接种率低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饲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已成为一种时尚。不仅是犬、猫、鸟进入千家万户,而且以前很少见的蜥蜴、毒蛇、豚鼠等各种动物也进入了家庭。在人类和宠物亲密接触的同时,动物体内携带的致病微生物进入人体,与人类致病菌发生组合和变异的机会也相应增多。许多人畜共患疾病,如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弓形虫病、口蹄疫等都与饲养宠物有关。由于管理不善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家庭宠物和家禽的疫苗接种率很低。
2.野生动物被人们大量残忍猎杀、食用
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猎奇等心理作祟,各种野生动物被当作美味佳肴摆上餐桌。更由于市场的大量需求,野生动物不仅被大量残忍猎杀,而且被大量人工饲养、繁殖,增加了人类被感染的机会。
3.各种动物的大规模养殖
近年来,各种动物的养殖场规模越来越大,养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剧增。动物的大规模养殖,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的传播;而动物群居在一起,容易引起瘟疫流行;动物的排泄物大量进入河流或四处倾泄,使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4.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被人为破坏
由于人类过度地开发自然资源,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环境被人为破坏,迫使野生动物不断变更栖息地,自然疫源地也随之发生变化。由野生动物携带的致病微生物四处扩散,而人类往往对这些致病微生物缺乏免疫力。
5.人类滥用抗生素,导致致病微生物耐药性增强的恶果
由于人类多年来广泛使用和滥用抗生素,使得致病微生物的耐药适应性增强,病菌、病毒的基因突变加快,各种耐药致病微生物不断出现。目前使用的多数抗生素,已对人类和动物身上携带的致病微生物不起作用了。
6.人流、物流交往的日益频繁
交通运输的日益发达,人间交往的频繁、旅游的国际化,移民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一些已经被控制的传染病,如结核、白喉等死灰复燃,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登革热等疫情呈现上升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