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3-21 08:09
03-17 08:04
03-17 08:03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6702|回复: 40

痰标本培养结果的判断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0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在临床中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要么医生对标本的培养结果过分依赖,要么对其视而不见,常常因培养的系定植或污染而选用抗菌药物,以致过渡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感控工作者,在对于培养结果是否考虑为致病菌时也常常会困惑,鉴于此,将此传上来,与大家共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痰h常见定植菌和致病菌.doc (54.5 KB, 下载次数: 537)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阳光 + 1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初来乍到
  • 打卡总奖励:48
  • 最近打卡:2025-03-24 13:48:11
发表于 2010-5-20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桃子妖妖
很实用,已下载,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答疑解惑者师也!下载学习了,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下了学习了再说,谢谢楼主分享,很实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393
  • 最近打卡:2025-04-04 07:15:01
发表于 2010-5-20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下载后好好学习才能指导临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控工作者也应该了解,下载了,好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下载后好好学习才能指导临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单从细菌的角度出发,容易导致偏激,或者对一些特殊情况下发生的条件感染造成漏诊,还是建议临床医务人员多与微生物室沟通,通过直接涂片从人体免疫的角度出发寻找证据,这样要保险些。

评分

参与人数 1 +6 收起 理由
阳光 + 6 很专业的指导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实用,谢谢!下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桃子妖妖版主,定植、定植或致病、致病的分类真像列表所述的那样明确吗?还是会有具体情况的不同,因为我看见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都是定植菌,有点不敢相信!还是应该视感染部位和送检标本不同而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桃子妖妖

20090214_71f793b08e257ee58779f1cPRHzV9R7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色彩

色彩,不知你注意没--表的最末有注明“定植或感染的判断请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本表的分类并非绝对,虽然适用于多数情况”另外我只是在针对:标本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应用、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走样!!特别对一些初学者或非专业人士!单纯从分离细菌的角度去考虑是否为病原菌,较狭隘和偏激,容易误入歧途,不知其依据究竟是些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1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教条的区分致病和定植没什么临床意义!
即使单纯的从实验室角度区分致病和定植,也必须在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基础之上,和临床医生共同探讨才能认定。尤其是在医源性插入性诊治操作的时候,不要说是条件致病菌,即使是正常菌群,如果发生定位移植也同样致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1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这个表格是根据文献统计学和细菌与呼吸道相关的致病力出发的。高度相关的和对呼吸道致病力强的放在最右边,其次在中间,相关性最低的放在最左边。
    个人对中间和右边两栏列举的细菌并无太大的意见,只是对左边列举的细菌需要根据直接涂片等证据的佐证,来决定取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4
  • 最近打卡:2024-10-22 11:28:44
发表于 2010-5-21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了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2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下了学习了再说,谢谢楼主分享,很实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2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赞同!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恰恰是最左边!!回复 15# 巴斯德之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6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妖妖 于 2010-6-26 23:09 编辑

回复 14# 微生态
微生态老师,不知你注意没--表的最末有注明“定植或感染的判断请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本表的分类并非绝对,虽然适用于多数情况”。外,世上本无绝对、单纯之事,尤其对医学,千变万化,绝非机械、教条那么简单,要不咋会有疑难杂症?咋会至今有攻克不了的疾病呢?这表提供给大家的目的也只是在临床上给予参考啊。从表头至未都绝未有绝对之意啊。倘若此贴引起了误导那绝非桃子的本意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6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巴斯德之徒
很赞同你所述的。另外,不管对左边还是对右边,除了涂片外,结合不同患者的临床背景资料是基本也是必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