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18|回复: 34

“中国医院感染管理常见疑难500问”之—楚楚样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8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朋友们,此贴为样稿专用主题贴,请各位对“中国医院感染管理常见疑难500问”的写作方法、风格等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常言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有一位名人也曾经说过:意见越尖锐,对作者越有益!您还犹豫什么呢?赶快行动起来吧!!
u=371244045,2407699022&gp=12.jpg

[ 本帖最后由 楚楚 于 2007-12-7 19:03 编辑 ]
贡献排行榜: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8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物品的微生物残留量达到国家消毒卫生标准,是否表明消毒合格?

答:否。消毒是否合格,取决两个标准,一是量,即物品的微生物残留量达到国家消毒卫生标准,二是质,即物品无残留病原微生物。量的达标取决于消毒前物品携带的微生物的数量,质的达标取决于消毒前物品携带的微生物的种类。因此为确保物品消毒合格,必须根据待消毒物品携带的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选择消毒方法,譬如朊毒污染的物品,即便我们选择最常用的压力蒸汽灭菌方法,也不能使之消毒合格。
    我抛砖引玉一下,期待您的热忱参与!:handshake :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8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楚楚 的帖子

是不是写得太好啦?;P ;P 怎么没有人发表见解呢?:o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8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很完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8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楚楚 于 2007-11-28 19:13 发表
答:否。消毒是否合格,取决两个标准,一是量,即物品的微生物残留量达到国家消毒卫生标准,二是质,即物品无残留病原微生物。量的达标取决于消毒前物品携带的微生物的数量,质的达标取决于消毒前物品携带的微生 ...

写得很好!有话则长,没话则短。总体简明扼要。而且这个题目也北京吸引人。不过在这里建议不用朊毒体举例,用金葡菌或其他致病菌举例感觉更好些。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8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icchina 的帖子

金葡菌是细菌繁殖体很容易被杀灭,该用什么病原体举例呢?大家给一个建议吧。:L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8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icchina 的帖子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
(2)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孢杀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这类消毒方法应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电力辐射、微波和紫外线等以及用含氯、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含溴消毒剂、臭氧、二溴海因等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和一些复配的消毒剂等消毒因子进行消毒的方法。

也许这个题目的答案有原则性错误!:L :L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即便是高水平消毒法也有部分芽胞不能被杀灭,这部分芽胞就一定没有病原性芽胞吗?所以尽可能减少物品上微生物的数量,尤其是对消毒因子不敏感的微生物,是确保消毒合格的关键,更进一步有力地证明了“清洁”是消毒合格的关键!譬如我们一般使用的快速手消毒剂只是中效消毒剂,当手被诺沃克等亲脂病毒污染时,如果直接涂抹很难消毒合格,这就需要先洗手再消毒。大家认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8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楚楚 的帖子

我改变主意了,对于这个题目,我认为这是目前比较好的解答,因为我的解答并没有只是强调微生物的种类,对不对?:P :P 如果大家有更好的解答,我愿意接受。:handshake :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楚楚 的帖子

谈谈我的看法:这个题目好象有疑义,既然达到国家消毒卫生标准,那么就应该判定为消毒合格,微生物有残留就是可以的。因为国家标准就是根据这个评价的。一点浅见!:lol :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疑议是否都针对“消毒”这两个字上,消毒是否可以包括灭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同意潮水的观点。如果“物品的微生物残留量达到国家消毒卫生标准,也不能表明消毒合格”,那我们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又该如何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潮水 的帖子

除了微生物的数量要求以外,还有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啊!大家认为呢?:o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gaoxd5 的帖子

我认为疑义集中在消毒的概念方面!为什么消毒合格以后允许的微生物残留量中正巧就没有病原微生物了呢?而灭菌则是杀灭或消除一切微生物,这应该不会有疑义。大家认为呢?
      我又反复思考了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个很愚蠢的问题:什么叫病原微生物?:$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楚楚 的帖子

这个问题好,看来消毒的概念也有问题。概念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否指特定的病原体呢?如果不特定,病原微生物可比其他非致病微生物难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潮水 的帖子

病原微生物可比其他非致病微生物难杀啊
有何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楚楚 的帖子

呵呵!这个问题一下子还真难回答。传染病防制法规定的主要是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法定传染病。因此认为致病微生物比非致病微生物难对付。当然致病微生物也不绝对,大肠杆菌就是个例子,可致病也可不致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潮水 于 2007-11-29 20:09 发表
呵呵!这个问题一下子还真难回答。传染病防制法规定的主要是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法定传染病。因此认为致病微生物比非致病微生物难对付。当然致病微生物也不绝对,大肠杆菌就是个例子,可致病也可不致病。

据此认为致病微生物比非致病微生物难对付,显然是错误的,《传染病防治法》加强对法定传染病的管理是因为其危害性,譬如艾滋病,病毒对消毒因子是最敏感的病原微生物之一。:lol :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楚楚 的帖子

:L :L :L 如果举单个致病微生物例子还真不好比较。艾滋病确实对消毒因子敏感!但是朊毒体对一般消毒因子极不敏感,比非致病微生物厉害多了。应该以类来比较可能跟合适!
呵呵!这是个好问题,欢迎大家参与讨论,这问题叫什么来着?:funk: :fun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潮水 的帖子

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度在《消毒技术规范》中有很明显的阐述,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不因致病与不致病而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0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楚楚 的帖子

这个问题也困惑了偶好久,期待大虾们解开: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