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3-21 08:09
03-17 08:04
03-17 08:03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3054|回复: 10

请你来会诊该病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3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各位大虾,我这里有一个病例,请你来会诊,如何?

2007年10月29日,某男,44岁,汽车司机,因车祸,腰胸锥骨折,入院。11月5日,术前肠道准备,用肥皂水灌肠,11月6日9:00,查房知,病人大便次数多,一晚大约数十次,大便带血。(肠炎?菌痢?)做大便常规,血常规。便常规:黏液两加号,脓球四加号,查见吞噬细胞!(了解灌肠过程:灌肠包属于一次性包,灌肠液系纯净水加洗手后的肥皂制成的皂液)抗感染治疗,11月8日大便正常。

11月21日病人诉:大便困难,给予开塞露,效果无。于灌肠,皂液现煮肥皂液,一次性灌肠包。22日病人腹泻!

给予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药物灌肠;查血常规,查便常规!

请你分析,这种感染的可能原因,我们应该重视那些方面的问题,怎样开据防控指南(处方)!

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石桥wshh1975 + 1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3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病人有无畏寒、发热及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大便培养的结果呢?11月22日的大便常规结果呢?据11月6日的大便结果看:很可能是细菌性痢疾。2次发生腹泻与灌肠液的关联最强。想请教一下:给予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药物灌肠的依据是什么?我不是在会诊哦;P ,只是我的一点点观点而已: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3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1\肥皂水灌肠前病人是否已经有肠道感染?(原发病)
2\灌肠肥皂水污染?
3\不排除抗菌药物相关性感染性腹泻?
4\病人对肥皂水过敏反应?
供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3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zhangfh 的帖子

我认为抗菌药物相关性感染性腹泻或对肥皂水过敏反应大便常规里不应出现脓球,查见吞噬细胞,且抗感染治疗有效。至于是否是原发的肠道感染也需要做以排除。:) 第二次腹泻是否存在抗菌药物相关性感染性腹泻不好说,该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能做补充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3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果考虑由灌肠引起的感染,灌肠包或者灌肠液有问题,同期灌肠病人是否有类似表现?
2、为何不做病原体检测?:fff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671
  • 最近打卡:2025-04-04 10:11:27
发表于 2007-11-23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流行病学角度考虑,患者腹泻与灌肠存在相关性,两次均是先有灌肠后有腹泻.
但是腹泻是什么性质呢?是感染性的还是非感染性的?
从大便常规看,应该存在胃肠道感染,但这种感染来自于何处呢?
是来自于医疗操作还是患者自身呢?
在患者未腹泻时是否查过大便常规呢?
如果患者未腹泻时大便常规正常则可以说明该腹泻是感染性的,或者至少有感染的原因.
反之,则说明患者大便常规异常与腹泻没有关系,腹泻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或者说,腹泻是非感染性的.
如果能够证实腹泻为感染性的,那病原微生物来自于何处呢?
是医疗器械还是患者下消化道呢?
鉴于人体下消化道本身就存在大量细菌,下消化道的原因不能排除.
至于菌痢,传统的菌痢传播方式只有经口传播,是否能够通过下消化道逆向致病我不太清楚.不知各位是否有这方面资料.
总之,我认为,一枝梅版主所述以上临床表现尚不能肯定就是医院感染,还需进一步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671
  • 最近打卡:2025-04-04 10:11:27
发表于 2007-11-23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其基本病理损害为结肠粘膜的充血、水肿、出血等渗出性炎症改变。
病因
(一)传染源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患者中以急性非急性典型菌痢与慢性隐慝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招标。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同机体抵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加之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间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
症状
潜伏期 一般为1~3天(数小时至7天)。
(一)急性菌痢 可分为三种类型。
1.急性典型 起病急,畏寒、发热,多为38~39℃以上,伴头昏、头痛、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及腹痛、腹泻,粪便开始呈稀泥糊状或稀水样,最多,继则呈粘液或粘液脓血便,量不多,每日排便十次至数十次不等,伴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明显,可触及痉挛的肠索。病程约一周左右。少数患者可因呕吐严重,补液不及时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发生继发性休克。
2.急性非典型型 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腹痛轻,腹泻次数少,每日3~5次,粘液多,一般无肉眼脓血便,无里急后重。病程一般为4~5日。
3.急性中毒型 此型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二)慢性菌痢 病情迁延不愈超过2个月以上者称作慢性菌痢,多与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细菌耐药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也常因饮食不当、受凉、过劳或精神因素等诱发。
检查
1.外周血象 急性菌痢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多增加,中毒型菌痢可达15~30×109/L以上,有时可见核左移。慢性菌痢常有轻度贫血象。
2.粪便
(1)镜检:可见较多白细胞或成堆脓细胞,少量红细胞和巨噬细胞。血水便者红细胞可满视野。
(2)培养:检出痢菌即可确疹。应取早期、新鲜、勿与尿液混合、含粘脓血的粪便或肠试,多次送检,可提高检出阳性率。
3.快速病原学检查 比较简便、快速,敏感性亦较好,有利于早期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shh1975 于 2007-11-23 17:26 发表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其基本病理损害为结肠粘膜的充血、水肿、出血等渗出性炎症改变。
病因
(一)传染源 传 ...

23日大便常规培养结果是:脓球3加,有吞噬细胞查见;血常规白血球正常,血常规应该是无异常的。

抗生素使用无不正常的现象;病原学检测未查见病原体(10月6日);第一次使用抗生素保留灌肠效果是很明显的;22日抗生素保留灌肠效果还是明显有效的。

补充一点:两次腹泻过程中均无里急后重现象;体检均有下腹部压痛。

请继续分析哈!!!:lol :lol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3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一枝梅 的帖子

我认为是急性细菌性肠炎,感染源为肥皂,不是有人做过试验吗?证实一克肥皂含有一百万个细菌,谁敢担保这一百万个细菌里面就没有几个破坏份子?:P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4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是属于灌肠后的反应,不存在感染.灌肠的目的就是清洁肠道,所以次数特别多,虽然大便常规出现脓球,但病人血常规都正常,且正如楚版说证实一克肥皂含有一百万个细菌的,我院曾经肥皂采样中细菌无法计数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4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认为是灌肠引起的医源性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