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4-09 21:27
04-09 21:26
系统消息:qzygbln已经连续答对10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4-06 23:38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5564|回复: 12

生物监测包的大小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初来乍到
  • 打卡总奖励:10
  • 最近打卡:2024-12-03 16:03:13
发表于 2007-11-19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02版的消毒技术规范规定:
   下排气灭菌器生物监测包的大小:30cm× 30cm× 25cm ,用于灭菌的布包体积不得超过  30cm× 30cm× 25cm ;
   脉动真空灭菌器生物监测包的大小 :23cm×23cm ×15cm ,可是用于灭菌的布包的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50cm ;
   我有疑问:脉动真空灭菌器生物监测包是不是有点小,是否能达到检测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初来乍到
  • 打卡总奖励:10
  • 最近打卡:2024-12-03 16:03: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楚楚,无人参与讨论啊。:'(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紫依 的帖子

好可怜啊,主要是你的问题水平太高,大家要思考。我不清楚30cm× 30cm× 25cm,23cm×23cm ×15cm这两个标准是如何出台的?如果是拍脑袋的,可能是专家没有想到你提的问题;P ,我们希望制造灭菌器的的专家现身一起和我们讨论这个问题,你的问题很好:victory:

[ 本帖最后由 风玲 于 2007-12-23 11:2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4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生物监测包的大小

生物监测包的大小,我们常常感觉达不到这个高度,因为16块治疗巾,我们已经挑最厚的布了,每次洗过后还是达不到,不知道你们是如何进行的,这个问题我一直想不出好方法来,请哪位老师指点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6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紫依 的帖子

你的问题确实很好啊,我从来没有想过,但在实际工作中我有一种感觉就是由于自制的监测包反复使用,因而难以达到标准,而用一次性的经济上又难以承担,因此,我院采取了折衷的办法,一个月用一次性,一个月用自制的标准包,这是没办法的办法,谁让我们没有经济实力哟,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都能用上一次性的生物监测包。面包会有的!:o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初来乍到
  • 打卡总奖励:10
  • 最近打卡:2024-12-03 16:03: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风玲版主

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
3.17.2 热力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
3)检测方法: 将两个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分别装入灭菌小纸袋内,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由 3 件平纹长袖手术衣,4 块小手术巾,2 块中手术巾,1 块大毛巾,30 块 10cm×10cm 8 层纱布敷料包裹成 25cm×30cm×30cm 大小);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测试包(由16条全棉手术巾每条41cm×66cm,将每条手术巾的长边先折成3层,短边折成2层然后叠放,作成23cm×23cm×15cm大小的测试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初来乍到
  • 打卡总奖励:10
  • 最近打卡:2024-12-03 16:03: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规范马上要出台,生物监测要求更多。我们做生物监测的目的是检测灭菌器的灭菌效果,一次性的监测包当然好,但好多医院还使用自制的监测包,主要是费用问题。我想监测包的大小应该是接近最大尺寸的灭菌包(最难灭菌的包是大包,所以会有尺寸限制了)。这样才有监测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高手回答,这个问题我也不懂了,期待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种生物监测包的标准制作的依据原理是什么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4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当然是购买标准包进行检测拉,但是现实中很多医院都是使用自制的“标准包”进行的,没办法,这些检测都是要进行成本核算的。

另外,我向问一下:究竟压力蒸汽的穿透力达到多少才能保证灭菌器械的灭菌效果呢?不知道有哪位朋友提供相关的资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4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
3.17.2 热力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
3)检测方法: 将两个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分别装入灭菌小纸袋内,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由 3 件平纹长袖手术衣,4 块小手术巾,2 块中手术巾,1 块大毛巾,30 块 10cm×10cm 8 层纱布敷料包裹成 25cm×30cm×30cm 大小);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测试包(由16条全棉手术巾每条41cm×66cm,将每条手术巾的长边先折成3层,短边折成2层然后叠放,作成23cm×23cm×15cm大小的测试包)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布巾洗涤后,厚度会有变化,布巾按规范的数量,体积可能达不到;体积达到了,布巾的数量就可能有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初来乍到
  • 打卡总奖励:10
  • 最近打卡:2024-12-03 16:03: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风平浪静

究竟压力蒸汽的穿透力达到多少才能保证灭菌器械的灭菌效果呢?
   我们通常说蒸汽的压力会影响穿透力,压力过低、过高时,蒸汽穿透未达到物品最内层,外层温度已达到灭菌温度,尤其是压力过高时会产生超热现象,会影响灭菌效果。蒸气源压力0.3—0.6MPa ,不会影响蒸汽的穿透力。 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谢谢大家参与讨论,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0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送审稿-大型蒸汽灭菌器技术要求-自动控制型

F.1 标准测试包
注1:测试包用于测试当测试周期参数达到设定值时,蒸汽能快速均匀穿透测试包。
注2:用于BD测试、小负载测试、织物测试、干燥度测试,并可以与其他材料一起组成满负载。
F.1.1标准测试包可以反复使用,当满足F.1.3和F.1.4要求时,还可以用于连续检测。还应考虑影响清洁时间间隔的环境因素以及清洁方法。
F.1.2 标准测试包应由漂白纯棉布单组成。尺寸大约为900mm×1200mm,经纱应为(30±6)线/cm2,纬纱的数量为(27±5)线/cm2,重量应为(185±5)g/cm2,无折边。
F.1.3 无论新、脏的棉布单,都应进行清洗。并应避免加任何织物清洗剂。
注:织物清洗剂会影响织物的性质,并可能含有会导致产生非冷凝气体的挥发物。
F.1.4标准测试包在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40%~60%的环境中进行干燥稳定后才能使用。
F.1.5标准测试包应按照图F.1的规定进行折叠和组装。


















图F.1——标准测试包的折叠和组装

要点:
a)1层,不折叠        b)2层,1次折叠        c)4层,2次折叠
d)8层,3次折叠        e)16层,4次折叠        ——

F.1.6布单应叠成大约220mm× 300mm,用手压好之后,摞成高度大约250mm。标准测试包应采用相似的包布进行包裹,并用宽度不超过25mm的扎带进行紧固。标准测试包的总重量应为7kg±0.14kg。(大约需要30张布单。)标准测试包在测试周期结束后,应从灭菌器中取出,并在20℃~30℃和相对湿度40%~60%的环境中进行通风。然后才可继续使用。在每次使用间隔期间,标准测试包应存放在20℃~30℃和相对湿度40%~60%的环境中。
注:使用过后,标准测试包将被压缩。如果250mm厚的标准测试包重量超过7.14kg,测试包就不能再使用了。
F.1.7 使用之前,应用校准过的仪表测量标准测试包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包内条件应为20℃~30℃,相对湿度应为40%~60%,否则不能用于检测。
F.1.8测试包可用不同材料制成,大小和重量也可不同,只要能与标准测试包有相同的效果。
F.2 小规格测试包
F.2.1 该测试包专门用于只能装载一个灭菌单元的灭菌器,测试当周期参数达到设定值,在规定的条件下,蒸汽能够快速、均匀地渗透测试包。
它可以用于进行B-D测试、小负载测试、干燥度测试,同时,也可以与其他材料一起组成满负载。
测试包可以反复使用,当满足F.2.3和F.2.4的要求,可以用于连续检测。还应考虑影响清洁时间间隔的环境因素以及清洁方法。
F.2.2 测试包应由经漂白的纯棉布单组成,尺寸大约为900mm×1200mm。经纱应为(30±6)线/cm;纬纱应为(27±5)线/cm;重量应为(185±5)g/m2,无折边。
F.2.3 无论新、脏的棉布单,都应进行清洗。并应避免加任何清洗剂。
注:织物清洗剂会影响织物的性质,并可能含有会会导致产生非冷凝气体的挥发物。
F.2.4测试包在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40%~60%的环境中进行干燥稳定后才能使用。
F.2.5测试包应按照图F.1的规定进行折叠和组装。
F.2.6布单应叠成大约220mm× 300mm,用手压好之后,摞成高度大约150mm。测试包应采用相似的包布进行包裹,并用宽度不超过25mm的扎带进行紧固。测试包的总重量应为4kg±0.16kg。(大约需要17张布单)测试包在测试周期结实后,应从灭菌器中取出,并在20℃~30℃和相对湿度40%~60%的环境中进行通风。然后才可继续使用于检测。在每次使用间隔期间,测试包应存放在20℃~30℃和相对湿度40%~60%的环境中。
注:使用过后,测试包将被压缩。如果150mm厚的包重量超过4.16kg,测试包就不能再使用了。
F.2.7 使用之前,应用校准过的仪表测量测试包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包内应为20℃~30℃,相对湿度应为
40%~60%,否则不能用于检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