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15|回复: 15

[讨论] 怎样评估骨科内固定泛滥后对医院感染的影响,一年内发生感染的几率是多少?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9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10-3-29 15:00 编辑

近期遇到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与置入内固定相关,丁香园有此讨论内固定泛滥的帖子。怎样评估内固定对医院感染影响?请讨论,谢谢!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50&id=16829413&sty=1&tpg=1&age=0
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分析:

两例病例:相同的术前诊断,相似的病情特点,经过不同的手术治疗,花费悬殊的治疗费用,获得相同的治疗效果。

两例均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股四头肌肌力降低,膝关节屈曲畸形。

前者行股骨髁上V形截骨,手术时间20分钟,手术刀口4cm,术后石膏固定,手术费用600元+石膏费用80元。

后者行股骨髁上楔形截骨,手术时间90分钟,手术刀口8cm,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费用700元+内固定费用4000元。

—————

四百年前,我们没有钢板螺钉,我们同样成功复位治愈骨折。

一百年前,我们没有椎弓根钉,我们同样完成脊柱融合,摘除椎间盘。

五十年前,我们没有钛网、Cage,我们同样清除结核病灶。

今天,我们有了各种各样的内植物,器械厂商的workshop我们参加了一个又一个,但是我们的骨折愈合率并没有提高,我们的脊柱融合率并没有改善,我们的肿瘤复发率并没有降低。

当外科医生从医生沦落为开刀匠,我们骨科医生从开刀匠沦落为木匠。

所以,在内固定泛滥的今天,在每台手术实施之前,我们是否应该多一份思考?我们真的需要内固定吗?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0-3-29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临床上内固定使用的确很泛滥,我们院感应该多关注,在消毒灭菌上把好质量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9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供应中心规范中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管理不知是否可一定程度的 降低感染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昊love无限


   植入器械管理 是一个很必要的办法,监测也很重要。特别对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及早发现感染原因,及早预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9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植入器械管理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在经常是销售人员带着器械在手术室门口等着……那我们就应该加强这些器械的准入以及相关证件的查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9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hangfh
       是切口感染吗? 我们骨科报告切口感染的几率非常低几乎没有,其他感染有比如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9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外来器械的管理中,夜间急诊手术时的管理较为不规范,不知各位老师有何高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9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医学发展,医疗条件改善,医疗保障相对以前更高,骨折后治疗方法很多,一般要求功能对位即可,但有些病人或“某种医生”要求解剖对位,或者因为担心医疗风险,告知治疗过程时对治疗结果的不确切,都会有意无意倾向于使用内固定术治疗。
所以,对植入物适应症规范,手术医生的准入,甚至明确部分骨折的临床路径等,让治疗变得有据可循。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星火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9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正为此事头痛,要求科室组织讨论,从患者入院时开始排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ling


    包括器官/腔隙内固定等置入物的感染,术后长时间不能出院,应查找是否与置入物有关,或者出院一年内的植入物相关的感染。出院后的回访可能很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9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还是在于加强管理,严格消毒与无菌操作。
并不是有植入物引起的感染,而是由于植入物消毒不严或者是手术过程操作不严谨引起的感染。我的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9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内固定真的是否需要该有骨科专业医生做出客观的评价,就犹如置管的指征一样由医生做出权衡,我们要做的也许是加强此方面的监测?是内固定后的随访?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星火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9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植入器械管理 是一个很必要的办法,一定要对需“植入器械”的临床路径进行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9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uyuan 于 2010-3-29 17:18 编辑

在河南省第二周期医院评审暨综合评价标准中要求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管管理条例》《河南省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办法》及国家和相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规范、标准等。外来医疗器械必须由使用医院处置,其管理及操作流程质量控制符合要求。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检查还存在:外来器械(植入物)管理不规范,特别急诊手术器械(含植入物),器械灭菌有时在手术室快速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不规范(不能及时生物监测出报告)等问题,目前正向医院申请购置快速生物培养仪,这方面工作难度大,难管理。虽然我们现在手术切口感染率很低,感染病例极少,但与抗菌药物大量使用有关系,不管是几类手术,术后使用都超过三天,这现在在不少医院都能见到,所以我们的管理压力太重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一般都是和科室主任联系的,那么请问这个外来器械要审哪些方面的证件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3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也只能做好外来植入物的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