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03|回复: 8

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具体的管理制度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2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具体的管理制度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0-3-22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请楼主修改,参考...........

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产房、母婴同室、儿科新生儿病房

    1、产房环境清洁、安静、无污染源,相对独立。

   (1)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标记明确,清洁区内设有正常分娩室、刷手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

   (2)宽敞明亮,空气流通,陈设简单适用,便于消毒。墙壁、天花版、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3)凡患有或疑似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放入隔离分娩室,按隔离技术规程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胎盘必须放入塑料袋内,密闭运送,焚烧处理;房间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处理。

2、母婴同室内每张床的适用面积不应少于5.5-6.5m2,每名婴儿应有一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应少于0.5-1m2

    (1)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应及时与正常母婴隔离,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

    (2)产妇哺乳前洗手、清洁乳头。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用后双消毒。

(3)婴儿用眼药水、扑粉、油膏、淋浴液、浴巾、治疗用品等,应专婴专用,避免交叉使用。遇有暴发流行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

    (4)患有皮肤化脓及其它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接触。

    (5)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洁净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6)母婴出院后,其床单位、保温箱等,应彻底消毒或灭菌。

    3、儿科新生儿病房相对独立, 布局合理,分新生儿室、重症监护新生儿室、隔离新生儿室、配奶室、淋浴室、治疗室等,区域之间严格管理。

    (1)入病房处设有洗手设施和更衣室,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

(2)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少于2.8-3M2 ,床间距不少于60CM,重症监护病房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少于一般新生儿的2-3倍。

    二、血液净化室

    1、血液净化室清洁、安静。

2、严格划分清洁区、准清洁区、污染区;设一般病员室、感染病员室(隔离病员室);治疗室设在血液净化区间内;水处理室、储存室、办公室分开设置。

    3、管理要求:

    (1)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透析器、管路应一次性使用。

    (2)工作人员上岗前注射乙肝疫苗,定期体检,操作时必须注意消毒隔离,加强个人防护。

    (3)进入血液净化室穿专用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更换拖鞋、严格洗手。

    (4)透析病人常规进行肝功能、肝炎病原学等化验检查。

    (5)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急诊病人应专机透析。

    (6)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7)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及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8)透析液每月进行监测,透析器入口处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cfu/ml,出口液的细菌菌落数必须≤2000cfu/ml。

   三、髓移植病房

    1、病房的清洁与消毒 :

    有病人居住时,层流室及缓冲间的清洁消毒:

    (1)用75%酒精擦拭玻璃、塑料帘、床单位、托盘及角柜等。

    (2)用高效消毒剂擦地面、墙、用具。

    (3)用对病毒有效的消毒剂清洁消毒厕所。

    (4)特别房间每日用紫外线照射1小时。

    无病人居住病房的清洁消毒:

    (1)每日用清水将室内玻璃、墙、塑料帘及床单位、角柜、推车、托盘等擦洗干净。再用含氯的消毒液擦拭消毒。玻璃和塑料帘用75%酒精擦拭消毒。

    (2)特殊房间在病人转出后用乳酸进行熏蒸消毒。

    2、病人进层流室前的清洁与消毒:患者所用的脸盆、毛巾、便盆、镊子罐、纱布罐、隔离衣等均要高压消毒,每24小时更换一次,患者所穿衣服先用肥皂、清水洗净高压消毒后方可拿进层流室。

    3、工作人员清洁消毒管理措施:

工作人员需常剪指甲、洗涤更换衣服。进层流室前用肥皂及清水清洗双手,再用0.5%的碘伏擦手消毒,接触患者时戴无菌手套。

    (1)进层流室前需更换分身隔离衣,接触患者时再套上一件无菌隔离衣。

    (2)进二室前换二室专用托鞋,进三室前再换三室专用托鞋,进四室接触病人前换四室专用托鞋。

    (3)工作人员患感冒或其它传染病时不能接触患者。

    4、空调清洁管理措施:

    (1)预过滤器每周更换一次。

(2)高效过滤器每半年检测一次,监测风速比原风速衰减一半时需更换。

    (3)空调过滤网每周清洗一次,必要时更换。

    四、重症监护病房(ICU)

    1、ICU病房布局合理,分治疗室和监护区。

    2、空气净化机滤过网每两周进行清洁处理。

    3、工作人员进入ICU要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入内。

    4、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的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的病人放入单间,诊疗护理工作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5、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

6、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7、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与管理。

    8、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

    9、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五、手术室

    1、手术室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2、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

    3、手术室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设在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设一张手术台。

    4、手术用器具与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高压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5、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6、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7、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8、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坚持湿式清扫,每周进行大清扫。

    9、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的数量。

    10、隔离手术病人的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11、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平车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12、手术废弃物装入专用塑料袋中,封闭运送,焚烧处理。

    六、供应室

    1、供应室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划分明确,区域间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线、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行,不得逆行。

2、供应室周围环境无污染源。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

    3、有物品回收、消毒、洗涤、敷料制作、组装、灭菌、贮存、发放全过程所需要的设备和条件。

    4、高压蒸汽灭菌锅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工艺监测每锅进行,并有记录;化学监测每包进行,手术包尚需进行中心部位的监测;生物监测每月监测一次,合格后才能使用。

5、灭菌合格的物品应有明显的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

    6、下送、下收的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7、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物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按规定使用和处理。

    8、有明确的质量管理和监测措施

    (1)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试剂、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消毒供应室。

    (2)对消毒剂的浓度、常水和精洗用水的质量进行监测;对自身工作环境的洁净程度和初洗、精洗、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2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以下网址,请参考..........
http://hi.baidu.com/%CC%C6%CB%AE ... f6729dd043585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4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东很全~可以拿来借签~谢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5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正在修改制度,非常有用,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2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正好要修改制度,下载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5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8)透析液每月进行监测,透析器入口处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cfu/ml,出口液的细菌菌落数必须≤2000cfu/ml。

疑问:出口液的细菌菌落数必须≤2000cfu/ml。这个出口液是指那的出口液?
入口必须≤200cfu/ml,出口≤2000cfu/ml。这中间的差别为什么?细菌是从哪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1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借用了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7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去学习,谢谢老师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