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17|回复: 28

[讨论] ICU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问题,怎样找出一个明确的传播途径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9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10-3-19 14:59 编辑

最近一周医院ICU病人细菌学培养出现了4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有1例是肺部感染带入,1例肺部感染入院,入院后第13天培养出耐药鲍曼,另外两例应该是医院感染,1 例是下呼吸道感染,1例是尿路感染(保留导尿、长期卧床)。4人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有吸痰操作。
院长很重视,但他提出了一个让我们觉得很棘手的问题,让我们找出耐药鲍曼传播的明确原因和途径。
其实我们今年就已经开始了ICU目标性监测,每天都会去ICU,看病历,观察医护操作,发现问题后对环境和医护人员手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采样,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医生使用的抗生素应该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也我们找出一个明确的传播途径,真的很为难。
唉!有时候感觉感染控制工作真的很难,虽不说失望,但有点泄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9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10-3-19 15:36 编辑

回复 1# 暖羊羊


    是很困难,大多医院不能做PFGE证实同种同源性确定爆发等,感染控制很困难。下面的一个办法,供参考。
降阶梯防控策略具体方法如下:
(1)一级防控  1)对象:①入科前经病原学检测证实感染或携带PDR/MDR菌株患者;②来自本院高危科室: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该科室在近一个月内存在PDR/MDR菌株流行趋势;③来自其他医院,流行病学资料未知;④有皮肤或粘膜破损,存在交叉感染危险因素,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创面、留置深静脉导管和导尿管等患者。2)方法:①单间隔离或同类感染患者集中收治在同一病房相对隔离区域,床边悬挂蓝色隔离标志和病例牌封面贴警示标示;②接触隔离,包括:每个病人单独一套治疗用具;医护人员接触患者体液及其他物品操作时,应穿专用隔离衣,并用含杀菌剂洗手液洗手,严格洗手操作;尽量减少更换床位;加强对病人环境的日常清洁消毒。
(2)二级防控  1)对象:有病原菌携带或感染,但:①入科前经病原学检验显示无感染或携带PDR/MDR菌株;②来自本院非高危科室:该科室在近一个月内无PDR/MDR菌株流行趋势; ③入科后经病原学检验证实无PDR/MDR菌株携带或有PDR/MDR菌株携带但在治疗过程中已清除,可由一级防控降为二级防控。2)方法:接触隔离,同上。
(3)三级防控  1)对象:①无病原菌携带/感染;②无皮肤、黏膜屏障破坏患者。2)方法:参照美国CDC标准预防措施,不需隔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9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zhangfh


    细菌耐药的控制,涉及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学,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核心关键:单间隔离、专人护理、有效消毒措施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9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zhangfh版主,收获很大。在这里确实学到了不少知识。论坛为我们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9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借楼主贵方宝地请专家指导

       我们ICU去年院感的耐药菌主要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每个月要出现1--2例,真让人头痛,我们也采取蹲点和干预措施。自从检验科更换了细菌培养的药敏组合后,就很少发生。
   今年多重耐药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而且对丁卡、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左氧、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全耐药。
      我们对感染病人严格单间隔离,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和个人防护,以预防传播和爆发。
     但是总是消灭不了这些多重耐药菌,头痛,真是头痛,全耐药怎么办那?请专家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9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过年
明确细菌交叉感染的方法主要包括:
临床有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
抗生素用药策略无法解释的细菌耐药性变化
体外药敏试验和PFGE等实验室检测结果完全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9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重耐药菌的问题是我们这些新手很需要学习的东西,论坛每一天都使我充实,使我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9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zhangfh

1.参照相关权威制定的规范   美国CDC标准预防措施
2.结合当地具体情况          耐药菌流行病学特点   
3.核心内容
ICU与临床微生物科和医院感染办公室密切合作,建立和动态更新各临床科室的病原菌流行病学资料,
根据患者入科前所来自科室的流行病学资料和相关危险 程度进行分级,并采取降阶梯防控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9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专家指导,不仅我们国内多重耐药菌常驻,国外医院也是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指导!
已经和护理部、医务科、科主任、护士长一起开会进行了讨论,各尽其职做好防控工作,希望能有一定的效果。最近乃至今年的工作ICU肯定是重点,希望大家能经常一起交流沟通,使我们的工作能更加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去了ICU,发现病人收到10个了,已经加了一张床,立刻觉得很头疼。
对于我这种小菜鸟级的感控人员,看来要加强学习,才能使工作游刃有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1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ICU也常常出现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暴发病例!借鉴了,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ICU收了12个病人,其中6个鲍曼阳性,已经决定暂时关闭ICU,不再收病人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9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longnv 于 2010-3-29 19:25 编辑

回复 5# 过年

消灭耐药菌谈何容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们这代人恐怕是看不到耐药菌消灭啦,但是我们要努力让耐药菌减少!再减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发生过2次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院感暴发,院感控制体会是:彻底的终末消毒有感染控制有明显的效果,在感染预防方面,除了要做好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人的隔离措施外,控制监护室床位的密度和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跟踪一些病例发现,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前,病人往往使用过一段时间亚胺培南。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星火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8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很好的指导。我院新开了ICU,但入住的第一位病人在住院一周后便发生了MRSA肺部感染,我是天天到科室一趟,观察医护人员操作,观察病人消毒隔离措施,观察感染防控措施是否到位,真正担心的是感染暴发问题。最糟的我们布局很不合理,医护人员紧缺,我只能绷紧一根弦了,所幸的是科主任护士长非常重视院感工作,对我的建议都很重视。只能尽力了,非常感谢大家的交流。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星火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9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分析4例病人是否有同源性?耐药药敏谱是否类似?2、4例患者是否是同一房间?主管医生、护士及呼吸治疗师是否是共同的?3、多重耐药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建议仔细观察各级医务人员包括保洁人员手卫生情况?4、环境方面采样需注意仪器设备等方面;5、家属外来探视人员的管理?5、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存在严重不合理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1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重耐药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是没错,但我个人感觉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另外送检的标本是痰液还是血液?耐药菌是定植还是感染?除了隔离外还应采取什么措施?一系列问题都要讨论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1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2楼说得很详细
只是工作中多重耐药菌的来源较难 既有院外带入的 也有在科室与ICU之间多次转出转入的
不能做PFGE 那只能说较大可能性是从某些途径传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3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