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08|回复: 25

卫生部将加强对抗生素使用干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1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卫生部将加强对抗生素使用干预
     记者从第三届临床药师论坛上获悉,为规范抗生素的使用,提高我国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卫生部将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行政干预。用行政手段规范管理抗生素的使用,如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目前,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得过多过滥,要限制这类药物的使用范围,明确喹诺酮类药物在抗感染时,只用于泌尿和消化系统等。
     卫生部医政司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说,从今年卫生部医院管理年的检查督导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的情况看,我国医疗机构总体上治疗用药是值得肯定的,但部分地区、部分医院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突出。医院管理年的检查显示,大多数医疗机构在抗生素使用项目上的得分都不高,一些医院甚至得零分。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显示,在8625例次外科手术的不合理用药案例中,选药占了15.6%,用法用量占15.7%,用药途径占0.8%,在溶媒选择上占0.7%,联合用药占9%,围术期用药上占51.9%……对不合理用药,我们要进行分析,分析哪些是体制机制造成的,哪些是管理的问题,哪些是技术问题。比如溶媒和联合用药的不合理是明显的技术问题,是医院用药水平问题,是临床药师没有发挥作用。如果我们先解决了技术问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就可以明显提高。
                                                                                                                                  ——2007年11月6日《健康报》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星火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07-11-11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些是管理的问题,哪些是技术问题。比如溶媒和联合用药的不合理是明显的技术问题,是医院用药水平问题,是临床药师没有发挥作用。如果我们先解决了技术问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就可以明显提高。
管理的问题在哪里?:L 是卫生部该出手的时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2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angfh 于 2007-11-11 13:10 发表
哪些是管理的问题,哪些是技术问题。比如溶媒和联合用药的不合理是明显的技术问题,是医院用药水平问题,是临床药师没有发挥作用。如果我们先解决了技术问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就可以明显提高。
管理的问题在 ...


以前曾讨论过这个问题。抗菌药物使用的问题主要在管理上,管理不规范,技术是会受到制约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点 +2 收起 理由
星火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言道:树根不动,树梢白摇晃。
如果不从根本上治理,而仅仅是加强管理,只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愿望是好的,动机是好的,但结果不一定尽如人意呀。
当然,我们大家都期盼着早日实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这是与国、与民、与己都有利的事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绿谷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后抗生素时代不要到来!:L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早就该出手了。希望这次能动真格的!
要动真,恐怕会触动好多人的利益——从上倒下,从大到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6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抗生素时代可能迟早会到来,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我国目前的抗生素使用方法更是加速了后抗生素时代到来的步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7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jwzwjx 的帖子

哎!.....怎么没有说怎样控制抗生素回扣啊!依我看,这种言论怕又是哗众取宠呀!
真的能起效??:L 拭目以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7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希望能是动真格的,就像楼上的说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2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该出手的时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院长开始重视,要求药剂科、院感科、细菌室一起讨论,拟定方案,干预临床用药。这方案怎么拟啊?为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茉莉花 的帖子

全面应对细菌耐药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肖永红


--------------------------------------------------------------------------------

    细菌耐药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WHO在每年的世界卫生大会以及卫生报告中,反复要求各成员国必须重视对细菌耐药的控制,否则细菌耐药将成为威胁国家的公共安全问题。

      细菌耐药直接源于抗菌药物应用及其不合理使用,这涉及了科学、管理、教育等诸多方面,有待实施合理用药政策、控制细菌耐药产生与流行等措施,这也须全社会、全方位共同努力改善。我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从不同视野与角度撰稿,对遏制细菌耐药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提供最新研究成就。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李湘燕博士认为,单纯专业教育无法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王进副教授提醒我们,抗菌药物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可通过新型抗菌药物研究开发解决细菌耐药。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陈佰义教授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就如何实施抗菌药物以及优化抗菌药物的策略,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与评论。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倪语星教授就临床微生物如何与临床医师协作,协力促进抗菌药物应用进行了介绍(编者注:将在本期及以后的感染栏目陆续刊登)。

       通过这4位作者介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感染性疾病正在以新的形式卷土重来。感染性疾病最大的挑战在于细菌耐药,解决细菌耐药问题的根本在于全面推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楚楚 + 5 还有比我早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zhangfh 的帖子

经常上论坛确实十分必要,我院已要求加强多部门合作提高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ouuyh :ouuy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angfh 于 2007-11-25 05:06 发表
全面应对细菌耐药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肖永红


--------------------------------------------------------------------------------

    细菌耐药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 ...



谢谢回复!我们现在的任务不仅仅是定期给临床提供细菌耐药情况,而是有更多的信息提供给临床,但临床医生不愿送检(细菌培养),而只是经验用药或预防用药,我们也就无能为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茉莉花 的帖子

检验科为临床提供标本采集与运送的SOP、高质量的微生物检验报告等咱们就很满足了,督促临床医生送检就交给咱们去做,院感科的职责之一就是监督,天天讲、月月查,看他们是愿意送检还是愿意挨罚。;P ;P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茉莉花 + 5 好办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茉莉花 的帖子

以前我院存在送检率低,通过培训和简报通告等,现在微生物室感觉很不少了,每天都大于80份,甚至还多,我们去筛检时也知道增多了.从病原学诊断和医院感染管理都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同时科室效益也提高了.是否可以认为临床微生物水平衡量一个医院水平呢?需要循证证实?:L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茉莉花 + 5 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6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盼望抗生素的行政干预政策马上实施,要不我们医院抗生素的滥用会经久不衰。医生是习惯用药,哪样抗生素最贵,用那样。医院感染管人员是毫无办法的,正常的工作无法开展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点 +2 收起 理由
星火 + 2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要跟上去!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其实已经有章可询。不合理的现象表现与产生的原因。许多专家也充分探讨和指出过。为什么还没有改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据我多年在该领域的从业感受,主要还是领导意识与私心作怪,医院整体管理滞后的结果。不客气的讲,就是领导的纵容和默许导致的这种现状!!
1、处方人有章不循,我行我素。有知识落后(不学无术)的原因,也有私利(回扣、奖金)的原因。
2、管理不善,手段疲软。没有严格的奖惩措施跟进。“我就是不按指导原则用药,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3、医院领导的逐利思想,医院发展,要创收啊(哪管是病人的血汗钱)!在任期间,要有政绩啊(合理?下任再说吧)!!
4、药事委员会就是摆设,根本就不能发挥作用(领导一言堂,讨论皮毛事)!对合理用药,制度建设,用药改进计划,采购药品结构,根本就不关心。
医生的用药行为习惯,从一个侧面反映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医生其实是好改变他们的用药习惯的,但要动真格的,要重拳出击!!强令执行!!没有几个不害怕的。当然要制度在先。抓一个罚一个,抓一科,通报一科!!要面子的,就点名公开批评。要钱的,就罚他个心痛!!不要多久,就会有所改观。
领导那里就不好办了。你给他讲形势,讲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他不比你知道的少。“不用药了,收入少了,这么多人,谁来养活??奖金从哪来??全国都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落后,也别领头!!”,说的你一点也没有脾气。
所以,上面要强制推行,把医院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状况,作为院长和相关职能科室(医务部和药剂科)的年度考核指标之一,作为院长的管理能力进行评价,逼着他不动也得动!!上级出台文件政策要求,要有力度来保障。医院有了压力,就会研究执行,加强监管。医院管理跟上了,相信就会有美好的明天!!

[ 本帖最后由 ZHWEN 于 2007-11-27 03:2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4 +15 威望 +3 金币 +10 文点 +3 收起 理由
茉莉花 + 2 太精辟了!
safihu + 2 再加2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调查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不规范情况普遍

调查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不规范情况普遍
---来源健康报       
       
调查: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不规范情况普遍       
               
              
    近日获悉,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随机抽取了全国118所三级综合性医院2006年9月11日~17日与12月11日~17日手术病历各15份,共计3557份,对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结果显示,118所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疗程过长;在药物选择、用药时机、联合用药方面,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比较普遍。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颜青。

  颜青说,按照卫生部下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下称《指导原则》)中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基本原则要求,我们对118所医院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进行调研,总病历数3557(男1709,女1848),平均年龄42.4岁,平均住院13.9天,共施行手术3557例,其中Ⅰ类切口手术1710例,Ⅱ类切口手术1609例,Ⅲ类切口手术238例。在3557例中,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8%,用药种类按频次高低排序前3位是三代头孢、二代头孢、喹诺酮类,其中三代头孢占用药者的50.4%,一代头孢只占16.0%。Ⅰ、Ⅱ、Ⅲ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96.9%、98.9%和99.6%。

  颜青还列举了本次调查中不合理、不规范的表现:

  1 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

  98%的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水平,与《指导原则》的规定有很大距离,特别是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96.9%,说明适应症掌握得过松。根据《指导原则》,Ⅰ类切口一般不主张预防用药,除非手术时间长、范围大、有异物植入、手术涉及重要器官或属于高危人群。预防用药主要适用于Ⅱ类切口及Ⅲ类切口,有助于降低切口感染率的发生。应当明确,抗菌药物应用只是预防术后感染的综合措施之一,实际上完善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无菌技术,规范、准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都很重要。

  2 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

  抗菌药物使用主要集中在三代头孢、喹诺酮类、头孢菌素-酶抑制剂、二代头孢、硝基咪唑类、林可霉素类,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克林霉素、甲硝唑等。药品的选择过于集中在几个高价格品种,使得预防用药费用过高,也容易导致细菌耐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对常见致病菌覆盖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各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谱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其适应症定位是不同的。目前我国喹诺酮类使用十分普遍,细菌对其耐药率高,不宜用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3 联合用药不规范

  联合用药应有明确指征,多用于严重感染和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多病原菌感染、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大多无需联合用药。本次调查发现,联合用药的比例高达56.6%,其中无指征联合用药占到22.1%。甲硝唑在Ⅱ、Ⅲ类切口手术用药中均名列榜首,主要是选择甲硝唑与二、三代头孢或与喹诺酮类联合用于预防Ⅱ、Ⅲ类切口手术感染。硝基咪唑类有较好的抗厌氧菌作用,但并非所有的手术部位感染都有厌氧菌参与,只有涉及口腔、下消化道、阴道的手术容易发生厌氧菌感染,可选用覆盖肠道杆菌和厌氧菌的药物,其他部位手术一般不必联合使用硝基咪唑类预防感染。联合用药配伍不当也值得重视。

  4 用药时机不规范

  为达到最佳效果,预防用抗菌药物应在术前2小时内给药,最好是在0.5~1小时给药。这次调查显示,仅30.4%的手术病例能在规定时间内给药,17.4%的病例给药过早,52.5%的病例在手术结束后才开始预防用药,没有真正发挥预防用药的作用。

  5 用药时间过长

  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一般应短疗程使用。对一般的择期手术,预防用药24小时足够,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此次调查,Ⅰ、Ⅱ、Ⅲ类切口手术的用药总天数为7.4~10.5天。实际上手术前用药1~2天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择期手术后继续用药数天甚至用到拆线也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6 用法用量不规范

  有1354例次用法用量不规范问题出现,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时间依赖型药物,每日给药1次,不可能达到预防效果。有的病例单次用药严重超量,如克林霉素1.2~2.4g,头孢呋辛8g,头孢哌酮-舒巴坦6g。有15.6%的病例术前使用一种抗生素,术后在没有临床和实验室依据的情况下更换为另一种抗生素,反映出用药的随意性。

  本次调查涉及全国六个行政区的118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医疗机构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方面,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比较突出。《指导原则》已经颁布实施,对规范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此次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结果来看,各医院在贯彻落实《指导原则》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评分

参与人数 2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茉莉花 + 5 经验!
星火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管理跟上了,相信就会有美好的明天!!
赞同!管理是主要目标,需要创新管理模式,改变现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