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多耐与微生物
›
多耐监测与防治
›
勒米诺氏菌是一种怎样的菌?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475
|
回复:
3
[求助]
勒米诺氏菌是一种怎样的菌?
火
[复制链接]
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
当前离线
积分
2296
发表于 2010-3-2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请问各位老师:勒米诺氏菌是一种怎样的菌?勒米诺氏菌的流行病学特点?致病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沧海一粟
沧海一粟
当前离线
积分
19425
发表于 2010-3-2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 于 2010-3-2 13:50 编辑
回复
1#
七星瓢虫
网上搜索了一下,提供你看看:
勒米诺氏菌属 所属分类: 细菌纲
1 勒米诺氏菌属
2 模式种:
勒米诺氏菌属-勒米诺氏菌属
勒米诺氏菌属拉丁学名(Leminorella Hickman-Brenner et al.,1985) 以前称为肠道菌群【正常大肠内每克粪便中含107—1012个微生物,在大便正常菌谱中,常住菌占90%以上,其中普通大肠杆菌与肠球菌各占一半,过路菌(如类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不超过10%,芽胞菌与酵母菌虽也称为常住菌,但数量不超过总菌数的10%。各菌群间按一定比例组合,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定的生态平衡。若机体的内外环境发生某些变化,导致过剩菌(包括过路菌、芽脑菌、酵母菌)繁殖显著超过正常值的40%以上,则引起肠道食物的分解紊乱,而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症状,临床上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腹泻。 对于肠道菌群失调症,婴幼儿发病为成人的3—10倍,全身衰竭、营养障碍和维生素缺乏、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急性感染、激素治疗、X线照射及大面积烧伤等为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病诱因。 】57,DNA杂交试验表明它是独立的菌群,本菌群的相关性77%~97%,而与其他肠道菌的相关性仅3%~16%。属内又有三个DNA群,可能是三个种,但有二个群在生化特征上不易区分,因此暂时归成二个种——理氏勒米诺氏菌(L.richardii)和格氏勒米诺氏菌(L.grimontii)。区别在于甲基红和柠檬酸利用,前者为阴性后者阳性,同时前者对葡萄糖只产酸而不产气,而后者既产酸又产气。
勒米诺氏菌属-模式种:
格氏勒米诺氏菌(Leminorella grimontii),模式株为:CDC 1944~61(=ATCC 33999)。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巴斯德之徒
巴斯德之徒
当前离线
积分
3579
发表于 2010-3-2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勒米诺菌是肠杆菌科中的一个属,和其他肠杆菌科具有类似的特征,不同的是该菌在临床非常罕见,很少引起感染。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
当前离线
积分
2296
楼主
|
发表于 2010-3-3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两位版主的指导,也就是说勒米诺菌不会引起腹泻,也不可能出现在气管、支气管分泌物中。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