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感染病与暴发
›
常见传染病诊疗与防控
›
HIV、HBV和HCV等血源性疾病
›
专家称全民检测HIV,病毒携带者能够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 ...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4381
|
回复:
12
专家称全民检测HIV,病毒携带者能够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有望在五年内抑制艾滋病传播
荐
火...
[复制链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发表于 2010-2-23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学专家研究发现,抗病毒治疗不仅能延长艾滋病患者寿命,还能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染性。专家倡议,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列为全民例行体检项目,尽早发现病毒携带者,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此有望在5年内抑制艾滋病传播,40年内让艾滋病病毒在人类社会自行消亡。
世界卫生组织前官员、南非流行病学模型和分析中心流行病学教授布赖恩·威廉斯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说,抗病毒治疗能使病毒浓度降至原来的万分之一,从而使病毒传染性降至原来的二十五分之一,这就意味着如果更多的病毒携带者能够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那么新增感染病例就会减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网站21日援引他的话报道:“我们可能在5年内有效抑制(艾滋病)传播。”
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约3300万人感染HIV。通常情况下,一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出现艾滋病并发症之前,可能感染5至10人。
威廉斯说,艾滋病患者生命延长和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艾滋病的传播,眼下一年新增感染病例超过死亡人数。以2008年为例,200万人死于艾滋病,而新增感染者270万人。
威廉斯建议,年满15岁者每年接受HIV检测,以便尽早发现感染者,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但他也坦承,这项措施具体操作颇具难度而且所费不菲。
他说,要实现抑制病毒传播这一目标需要花费数年时间,需要研究如何发动公众接受检测、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需要分发药物,还需要调查感染者是否愿意服用抗病毒药物以及对药物的反应。
威廉斯说,实施这项建议成本高昂,仅南非一个国家预计一年需要30亿至40亿美元。但从艾滋病患者的住院治疗费用和因艾滋病英年早逝者这个角度考虑,这一建议无疑还是合算。全世界眼下用于艾滋病研究和治疗的费用为一年300亿美元,一些专家估计,这一数字将在10年内翻番。
“每年约50万年轻人因艾滋病去世,而他们正处于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大好年华,社会因此遭受巨大损失,”他说,“比实施这一建议代价更高的就是什么都不做。”
威廉斯说:“我希望我们能在一两年内开始实施这一项目,并在5年内完全覆盖患者。”
项目将在非洲和美国进行试点,试点地区居民接受一年一次的HIV检测,如呈阳性,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两年内将决定这一措施是否作为公共卫生政策在全世界推广。
威廉斯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同事去年在《柳叶刀》杂志发表论文,首度提出这一建议,受到广泛支持。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国际艾滋病协会、法国艾滋病研究所计划随后开展相关研究或赞助相关研究。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楼主
|
发表于 2010-2-23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曾经在HIV高危地区做过全面筛查,较早发现艾滋病人和流行状况,为集中救治患者提供了机会,也为及时控制艾滋病蔓延提供了经验。
上文为未来控制艾滋病传播提供了新的策略,
早发现,早抗毒
,或许会在短时期内,病毒携带者能够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早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过年
过年
当前离线
积分
1292
发表于 2010-2-23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自1985年出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截至2009年10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19877例,其中艾滋病病人 102323 例;报告死亡 4 9845例。,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对中国2009年艾滋病疫情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估计中国目前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约7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为10.5万人;估计2009年当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万人。通过多年努力,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已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和全社会参与的防治工作局面.有效遏制了艾滋病在中国快速上升的势头,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往事随风
往事随风
当前离线
积分
6916
发表于 2010-2-23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议确实不错,但实施起来是否也有难度?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昊爱无限
昊爱无限
当前离线
积分
11584
发表于 2010-2-23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于传染病的防治,再难,我们也必须全民积极配合。我院前几天住了位艾滋病患者,全院都很紧张,尽管知道做好接触隔离就好,但大家心理上都很不舒服。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大自然
大自然
当前离线
积分
2249
发表于 2010-2-23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化的建议,实施会很困难.这意味着国家在财政上必须加大医疗经费的投入,这可不是小数.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青霉素
青霉素
当前离线
积分
4119
发表于 2010-2-23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color=Red]40年内让艾滋病病毒在人类社会自行消亡。
有可行性,而且有这样的结果,什么叫代价?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依依
依依
当前离线
积分
14128
发表于 2010-2-23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0年内让艾滋病病毒在人类社会自行消亡。
愿望是好的,但这一目标能实现吗?可操作性如何?代价如何?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jiuyuan
jiuyuan
当前离线
积分
1741
发表于 2010-2-23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2009年艾滋病流行报告》的最新数据,至今,全球大约已有6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250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列为全民例行体检项目,尽早发现病毒携带者,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此有望在5年内抑制艾滋病传播,40年内让艾滋病病毒在人类社会自行消亡。
这对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巩固并扩大艾滋病防治成果,不断提升艾滋病防治工作,降低病死率、减少新发感染、提升感染者/病人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星火
+ 3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wjllulu
wjllulu
当前离线
积分
1340
发表于 2010-2-23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的社会还未昌明到可以坦然地对待传染病人,从早先的将传染病人流放隔离,到现代社会对传染病人的种种“歧视隔离”。如未能消除这种歧视,全民普查HIV的结果可能违背初衷。担心出现《疾病的隐喻》中所说的情况。在当下艾滋病还被认为是一种可怕而充满羞耻感的疾病时,这种疾病更隐喻化——“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换成了一种道德批判,人人每年评判一次,并进而进行“干预处理”。
援引一网友文章“ 。。。在2003年,关于SARS的描述和理解也充斥着桑塔格所谓的“隐喻”。当我们习惯性地使用“肆虐”一词时,其实就包含了一种隐喻,即SARS被看作是一个拟人化的邪恶敌人,它在袭击、破坏我们的生活并摧毁我们的城市。因此,“抗击”、“斗争”、“狙击战”等成为描述人们活动的基本词汇。更重要的是,除却正常而必要的预防、救治行为,隐喻化SARS引发了我们所有的非理性恐惧。在人们的想象中,它宛如一个神秘而邪恶的幽灵游荡在北京的上空,且无处不在地真正占领了整个城市。它不仅把热衷于公共活动的现代北京人赶回家中,而且用武装起来的口罩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身体距离和彼此防范,更造成我们对于自己身体的极度不信任。这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可以由SARS期间电台和电视频道众多的心理咨询节目得到证明。 最悲惨的是那些已经治愈的患者或疑似患者。有资料统计,85%的患者出院后有自卑心理。他们成了SARS病毒的具体化身,成为众人避之惟恐不及的不祥对象,必须真正地被“人间蒸发”。 在其延伸涵义中,SARS不仅仅是一种流行病,同时是中国“国民性”的问题症候;而在一些西方人的刻板印象中是“肮脏而野蛮的国家”的具体表现;。。。 如若桑塔格在中国目睹这一切,她大约该写一本新书,叫“作为隐喻的SARS。。。”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星火
+ 3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潮水
潮水
当前离线
积分
2705
发表于 2010-2-23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color=Red]我们可能在5年内有效抑制(艾滋病)传播.5年内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柳莹依
柳莹依
当前离线
积分
4963
发表于 2010-2-23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拍拍脑袋的"创意"很是美,但是全民检测?
前提还有一个:人家知情自愿的原则可以打破?,不可能强迫吧.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珠珠
珠珠
当前离线
积分
1147
发表于 2010-2-24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依依 于 2010-2-24 15:58 编辑
我院对手术病人都有进行hiv的检查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