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斯斯(感控AI助手)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会员交流区
›
休闲时光
›
心灵感悟
›
医学传承,“教会了徒弟,更强了师傅!”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967
|
回复:
7
[转帖]
医学传承,“教会了徒弟,更强了师傅!”
荐
火..
[复制链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9
发表于 2010-2-11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http://www.dxyer.cn/hzpsych/index.htm
真诚把自己的医学经验与同行分享是一种高尚的境界,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医学传承中,就存在“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的心态障碍。
2009年,在卫生部礼堂参加了一个卫生改革发展论坛,见到了主持我大学毕业课题论文答辩的老师、复旦大学卫生管理培训中心主任胡善联教授。他此次是以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的名义被邀请来是讲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会间,跟老师照了张合影。后来一个朋友看到照片直率地说,照片上的你,没你老师有气质。是啊,我老师是国际上知名的卫生管理专家, 1988年上海甲肝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就是老师主持的。
我们大学毕业论文的课题分二种,一种是跟着老师做课题,一种是学生自己做自选课题。上医当时立项的科研课题很多,又都是要做大量调查、需要收集、统计资料,老师做不过来,期望我们跟着老师做。报课题的动员会上,老师讲,跟着老师做课题,毕业论文答辩通过肯定没问题。做自选课题学校不给经费,论文能否顺利通过也不一定,请大家慎重。但上医的传统很好,尊重学生的选择,开放包容。那一届有二个班,一个是高中毕业考上来的。我们那个班都是工作后再考出来的,大部分都结婚而且有孩子,许多想回家乡实习。最后我也报的自选,那时医院管理有几种体制,我就选院长负责制的现状调查。尽管是自选课题,学校也为我们指定了导师(项政和钱超教授)。论文答辩的那天,一共有五个老师。在答辩之前,我就设想了几个老师可能的问题。并准备了应对。课题研究陈述完之后,有意卖了个破绽,说“某某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分析和探讨”,胡教授抓住这一点,让我回答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当学生的装着难住了,停顿了一会,再把事先准备好的做一一回答,胡教授听了很高兴,不但给了满分5分,下来的时候,跟我说:“小马,你把你做课题所有的开支列过清单,拿来报销,条件是这个课题不算自选,要算卫生管理培训中心的,论文发表的时候,上医是第一作者单位”。我们那时出来读书,又要养家,经济正困难,有这种好事,当然高兴啊。
做中医与西医发展的比较时发现,中医讲究秘传,患者一听“祖传”就信,感觉祖传的一定是治疗疾病的好方法。为什么要祖传啊,也许就是“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的社会心理在作祟吧。祖传的结果是中医越来越萎缩,由于最后失传,造成现在中医的许多方法还不如古代。现在不是很多研究课题都是从中医古籍中找思路吗?中医职称晋升为什么考医古文,西医为什么考外语,不就是为了学习其中的先进知识与技术吗?西医的传承是开放交流,是研讨,由于开放交流,西医传遍了全世界。
我这个人是性情中人,有话就说,心中存不住什么,有问题和想法,也喜欢与人讨论,甚至是争论。损失的是人际关系和谐,但也得到了许多。每到一个医院,总有好朋友说,管理攸着点,别把什么都显出来。我在感谢好友关心的同时,也从来没把这话听进去。在我看来,只有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才知道你那是不是有用的东西,别人拿去用,说明有用,别人不用,那就说明无用。再说别人把你的东西学会了,肯定有紧迫感,逼着你再学,新东西是不是接着就出来了。为什么朋友看我和老师照片的时候说的话能心服口服,就是因为他是老师,他有源源不断的学生,他就有源源不断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为什么医学院校科研成果多,为什么学生很难超越老师?因为老师在不断地“教”,教必须有不断和更深层的学习。而我们做学生的可能连不断地学都没能做到。
医学跟许多学科不同,它同时是经验科学,靠经验积累。有一句话叫“医生越老越值钱”,说起老师都有一句“桃李满天下”。学生把自己的一个心得汇报给老师,老师积累的经验至少是学生的一百倍。听说大学教授都乐于招研究生,那怕没一个人录取也愿意招。因为研究生考试中总会有一些关于本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思考,这些对于精通该学科领域的教授们来说,一点点线索可能就成就老师杰出的科研。考生的科研思路被老师借鉴,但这算不上剽窃吧?
医学既然是经验科学,不但需要交流,更需要交换。光想学人家的,不想教人家,能成为大师吗?所以,不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医生们,把本事教会别人,这既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提高自己的途径。医学传承要有开放的心态,如果加上您的自信,教会了徒弟,不会饿死了“师傅”,更会强了“师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往事随风
往事随风
当前离线
积分
6916
发表于 2010-2-1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传承!老师如果不愿意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学生,那还能被称之为老师吗?其实教学相长是相辅相成的过程,赞同版主的观点!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9
楼主
|
发表于 2010-2-11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做好不想做的,才有最想做的
一谈人力资源管理总会联想到“职业生涯规划”。譬如如何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和专业是必须要首先考虑的。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肯定是说,我喜欢干什么就选择什么。
但在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辈人可不是这样,那个时候填写毕业志愿的时候,叫做服从社会需要。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也许这是受了儒家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只要能出人头地,当上“状元”,做什么都行。因为“状元”肯定是大家都喜欢的,尽管“状元”也可能只是个遥遥无期的结果。古戏演绎郎才女貌的情节总是离不了书生十年寒窗,换来一朝高中,男女主人公皆大欢喜的结局,尽管大家都知道那是独木桥,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通过的科举。这是典型的“先苦后甜型”职业生涯。看重职业的结果而不是看重职业的过程。这样的职业选择方式给你一个美好的目标期望,也给你一个真正的面对现实。最终还是个时势造英雄。
现在似乎进入了英雄造时势的年代,不是提“建设创新型国家吗?建设创新型国家肯定是要注重创新了。要创新就要发挥人的创造激情,让每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也许会多些创新?可问题是究竟什么是我们所喜欢的,什么是我们的爱好?我们未必很清楚地知道。
这里有一个职业生涯咨询者的表白:“从毕业到现在,不到一年时间,已经换了好多份工作,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刚开始一份工作时,看到的都是美好,呆得久一点,就会发现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于是就开始不停地换下去。就像我学得是药学,实习时在医院各岗位都轮换了个遍,还没过实习期就自己做主去了医药经营行业,现在一家医药公司。”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人有时没分清什么是兴趣与爱好。兴趣有时是会随着时间、空间转移和变化的,爱好则是一个人持续的兴趣,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后仍然执着的追求。高等数学中必讲极限,极限在长跑中就表现得很明显。当你跑一万米的时候,中间至少会出现二次极限。只要跑过的人都知道那种感觉:实在不想跑,实在是跑不下去了。很多的人感觉跑不下去就中途退出了,可只要当时意志上坚持一下,后面其实不累,只是中间那二个点心理上难以超越,这就是长跑的极限。职业生涯,不管是你喜欢做的还是不喜欢做的,像长跑一样都必然有极限。不想做的是极限在前,想做的是极限在后,也就是说在职业生涯中总会有一天,你会感觉不想再做下去。与其这样,不如先做不想做的,能早一天突破极限,总比后来再遇到更好。毕竟年轻的时候可以再来,等年龄大了,再来的机会可能就小了。
医学被列为理科,在理科中,医学死记硬背的最多,回想起来,刚学医学是感觉那么枯燥无味,可当你灵活掌握医学的时候,行医的美感就会无处不在,我经常看到外科医生一遇到有手术指征的病患眼睛就放光,民营医院门诊医生遇到新来的患者也同样有眼前一亮的表现。但老一辈的孩子们都不愿意学医,因为他们只看到医学的表象,觉得好累、责任好大,他们没看到行医中的美感享受。
所以,先做不想做的,职业生涯未来的机会更多。先能做好不想做的,会让人觉得你有更大的潜力。在现在这个唯利是图的市场社会,成功的老板都是聪明人,谁也不会故意资源浪费,人力资源是最优先考虑的资源。你说,医院的领导和老板会让做你不想做的吗?人才社会化是趋势,只要能做好不想做的,还会愁没有用武的空间?
"骑驴找马"找得到吗?请你“骑驴看帐本走着瞧”!
http://www.dxyer.cn/hzpsych/index.ht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巴斯德之徒
巴斯德之徒
当前离线
积分
3579
发表于 2010-2-11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说得好,一个有成就的人必须首先抛开狭隘,得失是相对的,只有虚怀才能海纳,将自己的经验传授他人,既使自己的思想和技术得以传承,又可扩大影响,在无数个弟子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你的思想理论,强化和发扬你的技术,你自己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更大的进步。
其实,交流不仅仅是交易,而是一种共鸣,一种合作,最终达到共荣。如果一个人“江郎才尽”,那就只能说这个人实际是无才的。
咱们的论坛其实也就是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提高的地方,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特长,经验贡献出来,既使隔行的人了解了自己,又使需要的同行得益,还可以和同一领域的同行展开深入的讨论,将经验、理论和思想中的不足的地方一步步完善。通过和其他领域的人员的交流还能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发现新的idea,让自己的层次更进一步。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海内知己
海内知己
当前离线
积分
11076
发表于 2010-2-11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呀!传统的中医发展方式确实存在不少弊病,尤其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上!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jiuyuan
jiuyuan
当前离线
积分
1741
发表于 2010-2-12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当代著名哲学家M·波兰尼认为:“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言传的(explicit)的知识,一种是意会的(tacit)知识,意会的知识比言传的知识更为重要,它至少是强调了意会认识与言传认识的平等地位.所以没有老师的传授,学生怎能有成就。尤其是我国的中医,师承更是重要,有些东西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啊。所以我国的俗语说的好: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啊!而决不是“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当然对于师傅而言,收到一名可心的学生,也应该是“教会了徒弟,更强了师傅!”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腊梅
腊梅
当前离线
积分
4116
发表于 2010-2-12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人行必有吾师”,“教会了徒弟,更强了师傅”此言有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kaixinguo
kaixinguo
当前离线
积分
2735
发表于 2010-2-12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老师们的言谈,感觉我们的论坛就像个“师傅”,教会了一个又一个的“徒弟”,论坛这个“师傅”因此而越来越强大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