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1-11 22:45
01-11 22:43
01-07 16:18
01-06 15:55
01-03 17:36
01-02 17:30
查看: 9330|回复: 47

关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修改的建议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0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医院感染管理标准》亟待修订,建议新标准要提高可操作性,便于临床医生掌握。
例如:我曾经看过一本台湾的院感诊断标准,其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是在发热、喉咙痛、打喷嚏等症状中有符合任何两条症状之一即可。我们现行的诊断标准规定诊断上感必须要发热大于38度两天,有备考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还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而在第五版《内科学》中,普通感染本身就是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一种表现类型,因此两个病很容易混淆。建议在新标准中,将上呼吸道感染改为“流行性感冒”以与《内科学》较好衔接。
另外建议将手术部位感染中的第3种——器官(或腔隙)感染,归入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因为有时临床上二者的引流液很难界定的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来,还是从组织器官(或腔隙)中抽出来,二者难以鉴别。

评分

参与人数 1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6 + 6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0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sunny


    据说,国内的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的?
但手术切口分类坚持三类,而美国按照四类分法。临床和指南经常脱节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成楼上说法,以上也是经常困扰我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监测中经常用到切口分类概念,一类切口属于清洁切口,泌尿科手术涉及膀胱及以上的都应该是清洁的,但是还有一种分类是将通过泌尿生殖道的手术切口属于清洁-污染手术,切口应当是二类切口,那么到底应该怎么界定?肾部分切属于一类切口,全肾切除属于二类对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该修订了。对此论坛曾有讨论,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会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冰上芭蕾

正确掌握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鉴定原则[1].pdf (157.33 KB, 下载次数: 3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zhangfh版主,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一天就解决了,还要感谢论坛——我的良师益友。
说实话,因为有些知识没有掌握,经常被临床质疑,很难受。
下周我要在全院干部会上汇报监测结果,可以理直气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已经用了10年了,10年的发展有目共睹,在原地踏步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关键是哪位领导来拍板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6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修改一事,我觉得手术部上口的分类就应修改,或将什么是一类伤口,什么是二类伤口,什么是三类伤口注明,这样院感科在统计时不至于很尴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6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改修订了,有些条目难以操作,诊断标准与《医院感染学》中某些部位感染的诊断相矛盾,难掌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6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但是很难拍板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7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得修改了。感觉好多地方很难掌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该好好修改了,如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诊断,哪种情况下属于医院感染等。应将诊断标准更细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新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早日出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5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手术切口分类应该按新四类分类法来分类。这不当当诊断标准应改过来,目前的许多感控类规范应与之相对应,如医院感染监测软件系统中也仍然采用三类分类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3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术切口的分类一定要改啊,目前病案首页采用的是三分类,可按照医师协会开展的百姓放心医院手术风险评估用的是四分类法,与国际接轨,符合最新的学术理念和观点,这意味着一个病历中有两个评判标准,让临床怎么执行啊?2010年新修订的《病历书写规范》中对病案首页的要求参照2001年的有关文件要求执行。困惑 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4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建议:就按照国际上最通用的美国CDC标准直接翻译套用就可以了!不要制定我们所谓自己的标准了!
这样的好处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8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行的诊断标准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诊断在临床实际无法运用,应尽快修订。否则,直接影响目标性监测准确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8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毛豆豆
根据创伤和外科手术中污染的可能性将切口分三类:

  1、清洁切口,用“Ⅰ”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既指的是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

  3、污染切口,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

  愈合的分级也有三:

  1、甲级愈合,用“甲”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2、乙级愈合,用“乙”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

  3、丙级愈合,用“丙”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

  记录方法:

  如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愈合优良,则记以“Ⅰ——甲”,胃大部切除术后切口发生血肿,则记以“Ⅱ——乙”,余类推。

普通外科手术分类

甲类手术
(1)全胃切除术、胃癌扩大根治术;2)左右半肝切除术、肝左外侧叶切除及形切除;3)胰腺癌根治术、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4)胆道再次手术;5)腹主动脉瘤切除、移植术;6)带血管胎儿胰腺移植术;扩大全胰腺切除术;(9)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廓清术、甲状旁腺切除术;(10)右心耳下腔静脉旁路移植术;11)腹腔内肿瘤联合3种以上脏器切除;12)新开展的各种手术;(13)诊断不明确的探查术。

乙类手术
(1)甲类手术以外的肝、胆、膜、脾的各种手术;(2)胃部及十二指肠手术、胃肠吻合术;(3)肝脾损伤的处理;(4)直肠切除术、回盲部切除术;(5)结肠造口术、各段结肠癌根治术; 甲类手术以外甲状腺、甲状旁腺各种手术;(7)乳癌根治术;门静脉高压的各类分流术及断流术;(9)各段肠癌根治术;10)腹部损伤剖腹探查术。

丙类手术.
(1)肝脓肿切开引流术;(2)肠切除术;(3)腹部损伤剖腹探查术;(4)胃肠穿孔修补术;(5)胃肠造口术、吻合术;大隐静脉结扎转流术及剔除术;(7)胆囊单纯造口术;乳腺单纯切除术。

丁类手术
(1)一次阑尾手术;(2)一次疝修补术;(3)体表肿瘤、异物摘除术;(4)痔核、痔瘘手术;5)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

甲状腺侧叶切除,胆总管囊肿和脾切除都属于乙类手术.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和外科手术分类的概念不能相混淆,前者分三类,后者分四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5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沧海一粟

学习了,谢谢!您的知识很全面啊,向您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5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niujialan
手术分类标准
手术分类标准,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
(一)甲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乙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三)丙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四)丁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注]:微创(腔内)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分类手术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