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高山雪莲W 于 2025-5-2 16:13 编辑
手术室的清洁消毒是确保手术安全、预防感染的关键环节。不同时段的清洁消毒要求不同,需遵循严格的规范和流程。以下是手术室不同时段的清洁消毒要求总结:
一、术前清洁消毒 每天工作开始前应对手术区域环境和物体表面进行有序清洁,遵照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的顺序对手术间表面,如无影灯、麻醉机、输液架、器械车、手术台、地面、手术床等物品表面及地面进行清洁,宜用清水擦拭,必要时辅以适合的清洁或消毒剂。2.特殊污染手术的术后消毒要求 活动性肺结核、气性坏疽、多重耐药菌、烈性传染病患者等手术后需要进行强化清洁消毒。 目前推荐使用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消毒,有条件医院推荐使用过氧化氢汽化/雾化消毒机进行终末消毒 不需要封闭手术室24h(特定针对福尔马林熏蒸法),因其消毒后需要挥发足够的时间,手术人员才能进入。即将发布的《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要求。气性坏疽患者手术结束后,参照GB19193-2015疫源地消毒总则》要求进行终末消毒,普通手术间消毒后通风换气时间>30 min;洁净手术间自净时问>30 min。 二、术中清洁消毒手术中尽量避免血液、体液污染手术台周边物体表面、地面及设备,发生可见污染或疑似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推荐使用清洁消毒一步完成的消毒湿巾,提高清洁消毒依从性,节约消毒所需时间。污染控制: 术中若有血液、体液污染,立即用吸附材料清除,再用含氯消毒剂(1000-2000mg/L)擦拭污染区域。锐器(如缝针、刀片)需放入专用锐器盒,避免职业暴露。 医疗废物处理: 术中产生的敷料、一次性用品等按感染性废物分类收集,密封后及时清运。 空气监测: 持续运行层流系统,确保空气动态达标(术中避免频繁开门)。
三、术后清洁消毒每台手术后应对手术台及周边至少1~1.5m范围的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移除所有污染物品(手术器械、敷料、垃圾袋等)。 地面用含氯消毒剂(500-1000mg/L)湿式清扫,避免气溶胶产生。 可移动设备(如监护仪、输液架)需擦拭消毒。 全天手术结束后应对手术间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清洁与消毒,如无影灯、吊塔、麻醉机、监护仪、输液架、输液泵、器械车、手术台、地面等。层流系统继续运行30分钟以上。 四、手术室日常清洁与维护 应对吊塔、墙面、天花板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数据来源:2012版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五、特殊情况的消毒要求接台手术: 两台手术间隔期间需完成终末消毒,空气净化时间≥20分钟。 若为连台同类无菌手术,可简化流程,但需确保物表消毒彻底。 感染性手术后: 朊病毒、气性坏疽等感染手术需封闭手术室,使用过氧乙酸或二氧化氯熏蒸消毒,通风后检测合格方可复用。
注意事项消毒剂选择需根据病原体类型调整(如多重耐药菌感染需提高浓度)。 清洁工具(拖把、抹布)应分区使用,用后清洗消毒并干燥保存。 所有消毒操作需记录时间、执行人及监测结果,确保可追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