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ICU里的“隐形杀手”:鲍曼不动杆菌,是感染还是定植?医生如何抉择?
鲍曼不动杆菌已经是我国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它具有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和克隆传播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呈世界性流行,人们似乎已经闻“鲍曼不动杆菌”风而丧胆,一旦痰培养到鲍曼不动杆菌,精神就高度紧张,飞机大炮坦克一起上,恨不得扔个原子弹。
鲍曼不动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容易在住院患者皮肤、结膜、口腔、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定植。临床采集各类标本时应当尽可能避免污染。
有资料显示,住院患者咽拭子培养不动杆菌阳性率为7%-18%,而气管切开套管拭子高达45%,这都表明:呼吸道标本中不动杆菌定植率很高,虽然近年来感染率也在增高,但绝对不能认为呼吸道标本分离到不动杆菌即是感染!区分其是定植还是感染是临床难题,需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以下是关键分析要点:
一、定植 vs 感染的核心鉴别点 1. 临床症状与体征 感染:发热、寒战、感染部位特异性表现(如肺炎伴脓痰、血流感染伴休克、伤口感染伴红肿渗出);炎症标志物(CRP、PCT、WBC)显著升高。 定植:无症状或症状与原发病一致,缺乏感染特异性表现;炎症指标无明显波动。
2. 微生物学证据 感染:多次培养阳性(如连续2次以上同一部位分离到同一种菌),且标本来源可靠(如血培养、深部痰/BALF、无菌部位样本)。 定植:单次培养阳性,尤其来自开放部位(如皮肤、气管插管表面分泌物),可能为污染或定植。
痰中常见的定植菌或污染菌: • 念珠菌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正常皮肤中至少可分离到18种CNS。最常见的是表皮葡萄球菌,其次是人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头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解糖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以及模仿葡萄球菌等,尤以前两者最为多见。• 弗劳地柠檬酸菌(枸橼酸菌) • 阴沟肠杆菌 • 肠球菌 • 木糖氧化产碱杆菌
3. 宿主因素 高危感染人群:免疫抑制、长期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广谱抗生素使用史、严重创伤或烧伤患者。 定植风险:长期住院患者(尤其ICU),既往有鲍曼不动杆菌定植史但无新发感染征象。
4. 影像学与实验室支持 肺炎患者胸部CT显示新发或进展性浸润影,或血流感染时血培养阳性,支持感染诊断。 定植者影像学通常无动态变化。
二、临床常见场景与处理 1. 呼吸道标本阳性(如痰培养) 感染:需满足肺部感染临床标准(新发发热、脓痰、氧合下降)+ 影像学进展 + PCT升高。 定植:无相关症状时,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否则可能诱导耐药。
2. 血流感染(血培养阳性) 需高度警惕感染,尤其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立即评估导管必要性并考虑拔除。
3. 伤口或腹腔分泌物阳性 结合局部红肿、渗出、坏死等表现判断;单纯定植无需治疗,但需清创。
三、多重耐药问题与治疗挑战 耐药现状:鲍曼不动杆菌常呈多重耐药(MDR)甚至泛耐药(XDR),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高达50%~70%。 治疗选择: 首选药敏指导的联合用药(如含舒巴坦的β-内酰胺类+替加环素/多黏菌素)。 定植者无需治疗,但需加强感染控制(接触隔离、环境消毒)。
四、预防与感控措施 1. 阻断传播:接触隔离、手卫生、环境清洁(鲍曼不动杆菌可在物体表面存活数月)。 2. 减少定植风险: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尽早拔除侵入性导管、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 3. 监测与筛查:对高危患者(如ICU长期住院者)定期进行主动筛查。
判断鲍曼定植还是感染的鉴别要点
1、与肺炎相符合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上出现新的、或持续的、或加重的肺部渗出、浸润、实变; 2、宿主因素,包括基础疾病、免疫状态、先期抗菌药物使用、其他与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比如机械通气时间等; 3、正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一度好转,复又加重,在时间上与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相符合; 4、从标本采集方法、标本质量、细菌浓度(半量或半定量培养)、涂片所见等,评价阳性培养结果的临床意义; 5、2次以上痰培养显示纯鲍曼不动杆菌生长或鲍曼不动杆菌优势生长。
从上面5条要点可以看出,判断是定植菌还是感染菌还是相当复杂的,不同医师可能会有不同的个人经验,但大体上应该遵循《共识》的原则。不能简单认为痰培养出鲍曼就是致病菌,就开始着手准备“大屠杀”,特别是ICU、RICU里头的患者,痰培养经常会有鲍曼不动杆菌,这就需要医生们火眼金睛来识别了,鲍曼不动杆菌是凶手吗?或者它刚好只是浮上来冒个泡?
Dijkshoorn L等在Nature发表的一篇综述中指出:鲍曼不动杆菌在人体定植比感染更为常见,在鲍曼不动杆菌易感人群也如此。然而院内获得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影响,目前仍有争议。一些对照研究显示,鲍曼不动的感染并未增加死亡率。
鲍曼不动杆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也是最容易在体表定植的革兰阴性杆菌;据调查,约1/4的正常成人可以定植该菌。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的应用、静脉导管的留置等有创介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机会增加。尤其入住ICU的患者50%以上存在细菌定植,而鲍曼不动杆菌的定植率也非常的高。
然而,对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体表定植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中,73.7%痰培养结果显示为鲍曼不动杆菌阳性。所以,痰培养出鲍曼不动,仍要保持一个怀疑的态度。
总之,判断细菌感染与定植需要综合考虑临床、微生物结果及患者情况,需要临床医生、院感专职人员与微生物室多沟通配合,当培养结果证据与临床症状不符时,要保持一颗怀疑的态度,因为它有可能是个定植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