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4-09 21:27
04-09 21:26
系统消息:qzygbln已经连续答对10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4-06 23:38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6857|回复: 24

如何搞好医院感染队伍建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0 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p>[em01我们希望建设一支什么样的队伍?这支队伍能解决些什么样的现实问题?队伍人员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具有些什么样的能力?这些问题需要你我思考,急待各位战友们来回答。请写下你的看法,让我们共同来思考,共同来推进我们事业向前发展吧!][em28]</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6 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好基础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院内感染的内容很多,很细,很杂,我觉得我们该有专业的队伍,有院感专业专门培训的人才。国内目前各大高校好像还没有院内感染这个专业,现在搞院感的人员很多是半路出家的。院内感染越来越受重视了,我们的队伍要发展壮大,我想如果不搞专业一点,我们将步履维艰!</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6 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楷体_GB2312">木瓜版主说得非常好。我们的队伍要发展壮大,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做好本论坛的建设,对提高我国专业人员队伍素质一定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12
  • 最近打卡:2024-07-02 11:22:49
发表于 2007-4-16 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微生物、抗菌药物、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等等,还要有很好的交际能力,是真正要做到老学到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 打卡总奖励:109
  • 最近打卡:2025-01-07 09:14:53
发表于 2007-4-17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p>空谈误国,做点实在的工作,向胡教授这样,大力推广、培训,促进交流就是脚踏实地的在做事。医院感染管理毕竟是新兴学科,在我国也不过开展了20来年,所以进一步的工作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院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p><p>我的做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机会宣传医院感染的重要性,比如和院长出去开会就向院长灌输医院感染重要性,和其他行政科室、临床科室的科主任有机会坐在一起也同样灌输,给学生代课如流行病学、传染病学、职业病学都有涉及到医院感染相关的内容,更是要大讲特讲了!还有,岗前培训、在职继续教育培训,都要好好利用这些机会宣传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呵呵。我这样作了5年多了,现在,工作好干多了!行政、临床科室理解了、院长重视了,管理也理顺了。</p><p>医院感染管理,重要的是如何管理!管理是门学问,搞感控的,一定要学好管理!</p>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琪纹 + 10 爱岗如家的好同志!致敬!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即来则安
  • 打卡总奖励:106
  • 最近打卡:2025-04-16 14:13:37
发表于 2008-2-28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信息沟通 的帖子

不一定要好口才,但一定要相信你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你的信心和力量就会传递给对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9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一枝梅 的帖子

们希望建设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团结协作、具有拼搏精神的队伍。
这支队伍能解决些什么样的现实问题?------临床感控方方面面的问题、如建筑布局、消毒隔离、感染诊断及治疗等。
队伍人员需要什么样的素质?------精干、善良、宽容、上进、钻研、胆大、心细、不计较个人人利益、有协调能力、综合素质高的人员。
具有些什么样的能力?-------写作、使用电脑、善于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院感工作,我的口号是:以发现问题为目标,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文点 +1 收起 理由
缭绕 + 10 + 1 说得好,这也是我梦想中的团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10
  • 最近打卡:2025-02-11 09:29:49
发表于 2008-3-5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就要象胡教授学习,首先自己多学习本学科和临近学科知识,武装头脑,再相互交流,多上论坛,再把所学知识,多宣传。真正做到大嘴巴(多讲)、大眼睛(多看)、大脚(多跑、多调查)、大脑袋(多研究、多想对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9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天我连续发了几个关于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帖子,准备再发一些关于医院感染监测队伍建设方面的,当我浏览帖子时,发现一枝梅版主早在2007.4.10就发了这方面的帖子,所以,很快把它提升。
关于医院感染队伍的建设,不是一时的事情,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有位企业的领导就说过一句我很感动,非常有责任意识的话:我办得好办不好一个企业不是主要的(市场影响较大),但是我一定要带好一个团结战斗的班子,建好一支敢打会拼的职工队伍,培养职工吃苦耐劳优良作风。
我想这句话在我们加强我们队伍建设方面可能会有所借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小镇青年
  • 打卡总奖励:680
  • 最近打卡:2025-04-16 08:48:31
发表于 2025-4-10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道题为什么错了?

今天碰到一道题:医护人员最常忽略的感控培训内容是什么?
1.手卫生技术
2.PPE穿脱顺序。
3.抗菌药物使用指南
4.环境消毒方法
我选了手卫生技术,结果是错误的,为什么呢?
我们理解手卫生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中易因时间压力、习惯性疏忽或错误揉搓步骤而执行不到位
尤其在非紧急情况下更易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329
  • 最近打卡:2025-04-16 08:04:36
发表于 2025-4-10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选了环境消毒方法也是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794
  • 最近打卡:2025-04-15 08:06:13
发表于 2025-4-10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周我答题记得选择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我的想法是医师很多时候用要根据说明书或经验或药敏,忽略指南,护士更不会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0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排除下来只能是2了,我也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219
  • 最近打卡:2025-04-16 09:24:33
发表于 2025-4-10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劉唱君 于 2025-4-10 09:26 编辑

忽略的感控培训内容应该是:抗菌药物使用指南;这道题的重点在培训二次。不是实际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661
  • 最近打卡:2025-04-16 11:03:39
发表于 2025-4-10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确的应该选PPE穿脱顺序。根据感染控制(感控)的核心要求及临床实践中的常见疏漏,医护人员最常忽略的感控培训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场景分析如下:
一、个人防护装备(PPE)的细节操作
- 忽略点:
1. 穿脱流程的规范性:如戴手套前未检查完整性、脱防护服时未避免污染内层、摘护目镜/面罩后未及时手卫生等,尤其在非传染病区或低风险操作中易简化流程。
2. 防护装备的选择适配:对不同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所需的PPE类型(如N95 vs 医用外科口罩)区分不足,或因舒适性忽视正确型号(如手套过大导致操作失误)。
- 影响:增加职业暴露风险(如针刺伤、体液飞溅感染),甚至成为病原体传播媒介。
二、环境清洁与消毒的“盲区”
- 忽略点:
1. 高频接触表面的遗漏:如输液泵按钮、病历夹、呼叫铃、移动设备(如平板电脑)等非传统“医疗设备”的消毒,日常清洁常流于形式。
2. 消毒时机与方法不当:如未在两例患者诊疗间即时消毒、使用低效消毒剂处理高风险区域,或对精密仪器(如内镜)的预处理步骤简化。
- 影响:环境表面成为医院感染(HAI)的重要传播媒介,尤其在多重耐药菌(如MRSA、CRE)流行时风险加剧。
三、多重耐药菌(MDRO)的主动防控意识
- 忽略点:
1. 接触预防措施的持续性:对已知MDRO患者仅在初次诊断时落实隔离措施,后续随访或跨科室转运时易松懈(如未更换手套、未专用诊疗工具)。
2. 定植患者与感染患者的区分:对无症状定植者的防控等同普通患者,忽视其潜在传播风险。
- 影响:导致MDRO在科室间扩散,增加医院感染暴发风险。
四、呼吸道卫生与咳嗽礼仪的落实
- 忽略点:
1. 对患者及陪护的指导不足:未主动要求有呼吸道症状者佩戴口罩、未规范指导咳嗽时用纸巾/手肘遮挡,尤其在急诊、呼吸科等高危科室以外的场景(如普通病房、门诊候诊区)。
2. 气溶胶传播风险的认知局限:对非呼吸道传染病(如艰难梭菌、诺如病毒)的气溶胶传播途径认识不足,忽视通风与空气净化设备的使用。
- 影响:增加流感、新冠、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交叉感染风险,尤其在聚集性场所。
五、医疗废物与锐器管理的细节
- 忽略点:
1. 分类投放的随意性:将感染性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锐器盒未及时更换导致过满(增加刺伤风险),或对“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如废弃疫苗、消毒剂)的特殊处理流程不熟悉。
2. 转运与暂存环节的污染控制:未使用防渗漏容器、转运路线未避开清洁区,导致环境二次污染。
- 影响:增加医护、后勤人员及患者的暴露风险,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法规。
六、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与上报
- 忽略点:
1. 暴露后第一时间处理的规范性:如针刺伤后未正确挤血、冲洗,或随意使用低效消毒剂;对暴露源(如患者HIV、HBV状态)的评估延迟。
2. 上报流程的忽视:因怕担责或嫌麻烦未及时登记,导致后续追踪与预防性用药延误。
- 影响:错失阻断感染的最佳时机(如HIV暴露后72小时内服药的黄金窗口),增加职业相关感染风险。
七、新兴指南与特殊场景的感控要点
- 忽略点:
1. 新病原体或技术的培训滞后:如对新型变异病毒(如耐药真菌)的防控措施、新技术(如机器人手术、免疫治疗)带来的感控新要求(如细胞毒性药物的处理)不熟悉。
2. 特殊人群的个性化防控:对免疫抑制患者(如肿瘤、移植患者)、新生儿、老年患者的额外防护措施(如层流病房使用、探视管理)执行不到位。
- 影响:无法应对新发传染病或复杂诊疗场景的感染风险,导致高危人群保护不足。
总结与建议
医护人员感控培训的薄弱环节往往集中在“基础操作的细节”“非紧急场景的规范”及“跨环节协作意识”。建议强化以下培训:
1. 情景模拟演练:通过角色扮演暴露穿脱PPE、环境清洁等操作的细节漏洞;
2. 高风险环节清单:制定高频接触表面消毒表、MDRO患者转运核查单等工具;
3. 实时反馈机制:利用监控或同事互查,及时纠正日常工作中的感控偏差;
4. 动态更新培训:结合最新指南(如WHO、国家卫健委标准)和本院感染数据,针对性补漏。
通过将感控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为规范,而非单纯理论灌输,才能有效减少“知道但做不到”的执行缺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0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题目不太严谨 各医院各时期培训着重点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即来则安
  • 打卡总奖励:134
  • 最近打卡:2025-02-13 09:07:55
发表于 2025-4-1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选肯定是3容易忽略,因为其他的我们都有培训过,只是抗菌药物使用不应该是药学部的内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常驻代表
  • 打卡总奖励:311
  • 最近打卡:2025-04-16 08:36:06
发表于 2025-4-10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0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答题没有分析,错了也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005
  • 最近打卡:2025-04-16 08:08:41
发表于 2025-4-10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雨澜风 于 2025-4-10 10:35 编辑

这题选PPE穿脱顺序
题干是我们在培训中容易忽略的内容,其它三个选项每年都在反复培训。但PPE穿脱顺序估计新冠提的多,新冠结束后,基本没培训了,反正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