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3-21 08:09
03-17 08:04
03-17 08:03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329|回复: 17

[求助] 紫外线灯管使用1000小时后多长时间检测一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7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紫外线灯管使用1000小时后多长时间检测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645
  • 最近打卡:2025-03-31 08:03:54
发表于 2025-3-18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桥wshh1975 于 2025-3-18 08:41 编辑
上善 发表于 2025-3-18 07:54
可以参考团体标准: 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后,每月进行一次强度监测。虽然我也觉得这个频率有点高,算是提供 ...

1.紫外线灯的国家标准《紫外线杀菌灯》(GB19258-2012)中要求,紫外线灯管寿命不低于5000小时,常用的30瓦的紫外线灯管初始强度不低于100μW/cm2,灯管平均寿命应不低于5000h,2000h内紫外线辐射通量维持率不低于85%,寿终时紫外线辐射强度的维持率不低于65%。综合以上数据可以推断出,一支符合标准的灯管在2000h内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不会低于85μW/cm2,在5000h内不会低于65μW/cm2。所以使用1000h后每季度一测甚至每月一测的要求,如果没有紫外线灯的实际使用数据支持的话,有点为了工作而工作的味道。
2.紫外线灯辐射强度受电压、温湿度、灯管清洁程度等多个因素影响,而医疗机构的日常工作环境根本不能保证达到实验室的检测标准,所以无论是使用强度检测卡还是紫外线检测仪,检测得到的结果也只是仅供参考
3.就工作经验而言,大部分新灯管在使用五年之内,强度基本不会低于70μW/cm2
综上所述,个人意见,紫外线强度检测半年一次甚至一年一次就能满足要求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吴晓梅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2013
  • 最近打卡:2025-03-31 06:04:47
发表于 2025-3-19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跃平 于 2025-3-19 11:18 编辑

一、个人不推荐提升监测频率
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吴晓梅老师的看法“完全没必要增加监测频率”。
论坛用图片-紫外线灯管.jpg


《紫外线杀菌灯》(GB/T 19258-2012)代替GB 19258-2003,现已废止,被《杀菌用紫外辐射源 第1部分:低气压蒸汽放电灯》GB/T 19258.1-2022代替。2022年10月12日发布,2023年5月1日实施。
GB_T 19258.1-2022 杀菌用紫外辐射源 第1部分_低气压汞蒸气放电灯.pdf (4.89 MB, 下载次数: 4)
GB/T 19258.1-2022 条款5.11是“紫外线辐射照度”,对于常用的30W和36W的照度初始值是有规定的,分别是100 μW/²和135 μW/²。
论坛用图片-紫外线灯管辐射照度.jpg
条款5.13是“紫外线辐通量维持率/寿命”。灯的平均寿命应不低于5000h。单支灯的2000h紫外线辐通量的维持率不低于85%,寿终时紫外线辐通量的维持率不低于65%。
30W的初始值为100 μW/²,寿命不低于5000h,寿终时不低于65μW/²。基于以上考量,个人不推荐在1000h以上且强度在70μW/²,把监测频率由半年一次改为一季度一次。按照目前半年一次的惯例来执行。
二、半年一次的频率出处是哪里?
这就要提到原卫生部办公厅2000年12月6日印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2000]413号)文件。第四章第二节第二十八条“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100μW/²,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μW/²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
是否有其他全国性或行业性文件并没有提及具体的监测频率?还希望大家积极讨论和补充。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C .6.2.2条款“应定期监测消毒紫外线的辐照强度,当辐照强度降低到要求值以下时,应及时更换”。WS/T 367-2012并没有半年或每季度一次的表达,就像石桥wshh1975版主所说的“AI幻觉”。我们院感科从业人员对于AI的回答一定要谨慎,因为我们就是“学习规范、掌握规范、执行规范”的部门,制定的规定要符合上位支撑文件。并且我个人的看法是在符合上位支撑文件的前提下,别去做加法。
三、废弃的紫外线灯管处置?
我个人想借这个帖子向各位同行请教:废弃的紫外线灯管我们应该怎么处置?现实中可能换下来之后就当一般的生活垃圾或医疗废物去处置。但就像《杀菌用紫外辐射源 第1部分:低气压蒸汽放电灯》GB/T 19258.1-2022名称所言,紫外线灯管是靠电离汞蒸汽,能按照一般的生活垃圾或医疗废物来处置吗?。请有处置流程的同行不吝赐教。@吴晓梅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pdf (1.04 MB, 下载次数: 0)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吴晓梅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 打卡总奖励:48
  • 最近打卡:2025-03-31 22:16:15
发表于 2025-3-17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规半年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664
  • 最近打卡:2025-03-31 14:40:02
发表于 2025-3-17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外线灯管使用超过1000小时后,其检测频次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规范要求进行调整。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及相关研究,当灯管累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建议将监测频次从常规的每半年一次缩短至每季度一次,以确保辐照强度仍能满足消毒要求(≥70μW/cm²)。此外,若监测发现辐照强度接近临界值(如低于80μW/cm²),即使未达1000小时也需增加检测频率,例如每月监测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灯管的更换并非单纯依据累计时间,而是以实际辐照强度检测结果为准。国家标准(GB19258-2012)明确灯管寿命不低于5000小时,但实际使用中只要强度达标仍可继续使用。因此,医疗机构应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于使用频率高、环境湿度大的区域(如手术室、ICU),即使未达1000小时也可适当缩短检测周期;而对于强度稳定且使用环境良好的灯管,在严格监测前提下可延长至半年检测。这种灵活的管理方式既能保障消毒效果,又可避免过度监测造成的资源浪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935
  • 最近打卡:2025-03-31 08:48:40
发表于 2025-3-17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愚见:常规半年监测一次就可以了。
国家标准(GB19258-2012)明确规定灯管寿命不低于5000小时,那么1000小时才用了五分之一,完全没必要增加监测频率。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禅静思语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935
  • 最近打卡:2025-03-31 08:48:40
发表于 2025-3-17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怡彩纷呈 发表于 2025-3-17 17:22
紫外线灯管使用超过1000小时后,其检测频次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规范要求进行调整。根据《医疗机构 ...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没有“当灯管累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建议将监测频次从常规的每半年一次缩短至每季度一次”这样的规定。
国家标准(GB19258-2012)规定灯管寿命不低于5000小时,那么1000小时才用了五分之一,完全没必要增加监测频率。

点评

赞同  发表于 2025-3-17 20:53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511
  • 最近打卡:2025-03-31 06:01:26
发表于 2025-3-18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善 于 2025-3-18 07:59 编辑

可以参考团体标准: 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后,每月进行一次强度监测。虽然我也觉得这个频率有点高,算是提供一个依据吧
微信图片_20250318075158.png

移动式紫外线消毒器卫生要求2024.pdf

603.24 KB, 下载次数: 25, 下载积分: 金币 -2 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645
  • 最近打卡:2025-03-31 08:03:54
发表于 2025-3-18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怡彩纷呈 发表于 2025-3-17 17:22
紫外线灯管使用超过1000小时后,其检测频次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规范要求进行调整。根据《医疗机构 ...

AI幻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说规范,一般都认为半年一次。实际情况,没遇到过强度低于标准的,除非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的分享,已经学习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2013
  • 最近打卡:2025-03-31 06:04:47
发表于 2025-3-19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借这个帖子继续完善两个知识点:
一、紫外线杀菌灯的命名方法
在准备回复该帖子的过程中,我和我院医工科的同事联系了,拍了两张我医院现在用的两种型号的紫外线灭菌灯的照片。

论坛用图片-紫外线灯管型号.jpg
论坛用图片-紫外线灯管型号-02.jpg
型号分别是ZW30S19W和ZW40S23W。怎么看这个型号?
《杀菌用紫外辐射源 第1部分:低气压蒸汽放电灯》GB/T 19258.1-2022有说明。
论坛用图片-紫外线灯管型号命名.jpg
根据命名方法,把上述两个型号进行断句:ZW//30//S//19//WZW//40//S//23//W型号里的字母都是和拼音对应,比如S对应的是双端,D对应的是单端。W对应的是无臭氧,Y对应的是有臭氧。
二、有臭氧和无臭氧的紫外线杀菌灯的区别?
一是原理不一样:无臭氧主要依赖253.7 nm波长的紫外线直接破坏微生物DNA结构实现杀菌,而有臭氧型还会通过185 nm波长紫外线与氧气反应生成臭氧,形成紫外线与臭氧协同杀菌的复合作用。
二是应用场景选择不一样:无臭氧型更适用于治疗室、换药室等需要频繁消毒但人员流动较大的区域;有臭氧型更适合终末消毒或密闭空间处理,例如医疗废物暂存间的深度消毒。
三是维护不一样:无臭氧型根据该帖子讨论的周期进行强度监测即可,但有臭氧型在强度监测的基础上还建议臭氧浓度监测,并且有臭氧型在消毒后的开窗通风要更长一些,建议30分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838
  • 最近打卡:2025-03-31 10:09:47
发表于 2025-3-19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规半年监测一次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初来乍到
  • 打卡总奖励:19
  • 最近打卡:2024-10-11 09:12:59
发表于 2025-3-2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外线强度检测半年一次甚至一年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524
  • 最近打卡:2025-03-31 14:01:46
发表于 2025-3-20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半年一次,如果超过1000了就临时测一次,没问题还半年一次,有问题就更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初来乍到
  • 打卡总奖励:45
  • 最近打卡:2025-03-31 09:48:38
发表于 2025-3-20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规范标准以哪个为准,好纠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790
  • 最近打卡:2025-03-31 07:06:08
发表于 2025-3-20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法无禁止皆可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