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活动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新媒体联盟
工具箱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SIFIC自媒体矩阵
›
专家笔记
›
预防HIV感染的新进展
公告区
+ 发布
系统消息:
SIFIC正在收录全网微信公众号,快来参与吧!还可以加入“新媒体联盟”哦。
03-21 08:09
高山雪莲W
:
2025年2月份优秀回帖
03-17 08:04
高山雪莲W
:
2025年2月份优秀主题贴
03-17 08:03
系统消息:
SIFIC辩论赛奖励机制
03-06 08:48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06
|
回复:
2
预防HIV感染的新进展
[复制链接]
nionline
nionline
当前离线
积分
2400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打卡总奖励:1033
最近打卡:2025-03-31 08:10:01
发表于 2025-3-13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专家笔记
内容分类:
传染病 职业接触
会议类别:
国家级
举办日期:
2024年
专家名称:
沈银忠
会议名称:
SIFIC年会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高山雪莲W 于 2025-3-14 06:33 编辑
讲者丨沈银忠(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整理丨邹林(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初审丨秦海燕(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终审丨蓝雪0816
来源丨SIFIC 2024“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联合大会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全球HIV感染患者中,真正知道自己处于HIV感染状态的患者占86%,其中有77%的人接受HIV治疗,72%的人经过治疗病毒得到抑制。
这个数据说明有很大一部分人不知道自己感染,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进行治疗,接受治疗的人也不一定得到很好的病毒抑制。如何进一步预防控制HIV新发感染。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沈银忠教授就“预防HIV感染的最新进展”这一主题做了精彩分享。现整理精要如下,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ART.0
1
HIV预防的干预措施
HIV预防的干预措施包括生物学干预措施和行为干预措施两类。
生物医学干预包括:①包皮环切术;②性病检测和治疗;③暴露后预防用药PEP;④暴露前预防PrEP;⑤治疗即为预防;⑥母婴阻断。
行为干预:即健康教育,对HIV感染者及其性伴侣和公众进行教育。内容包括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禁欲放弃性交、延迟性行为发生的年龄、忠贞固定一个性伴侣、注射吸毒针具公用传染问题、宣传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识,开展性教育。
PART.0
2
HIV预防的策略
(一)ABCD策略
A:Abstinence(禁欲):推迟首次发生性行为时间。
B:Be faithful(忠诚);Be responsible(负责任):对性伴侣负责任。
C:Concept(观念);Condon(安全套);Consulting and Testing(咨询于检查)。
D:Disease treatment(治疗性病等疾病);Drug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暴露后药物预防);Drug pre-exposure prophylaxis(暴露前药物预防);Drug Antiretroviral therapy(抗病毒药物治疗)。
(二)包皮环切手术:有研究数据证明包皮环切术可以降低HIV人群感染风险。
(三)PrEP 暴露前预防:是指没有感染 HIV 的朋友,通过服用药物降低感染HIV 的风险。
(四)治疗作为预防策略:指已经感染HIV的患者如果能及时发现,尽早服药治疗,体内病毒含量越低越不容易传染给配偶或性伴。
PART.0
3
HIV抗病毒治疗新理念介绍
(一)抗病毒治疗是治疗AIDS最核心措施
任何艾滋病患者都应该尽可能早地启动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通过降低体内病毒载量,重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HIV病毒播散,减少HIV病毒感染他人的可能性。通过抗病毒治疗,把病毒控制在非常低的状态,HIV的传染性非常低,即未检测到病毒等于无传染性。有研究显示HIV患者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不到的水平,可以防止通过性行为或共用注射器传播给他人,也可以防止在怀孕、分娩和母乳喂养期间从母亲传播给孩子。因此现在倡导早诊早治。
(二)快速启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世卫组织指南推荐,艾滋病患者一旦确诊,要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即Rapid ART,在诊断当天就启动抗病毒治疗,或者诊断七天内启动抗病毒治疗。尽可能缩短诊断到治疗的时间强调风险人群尽早接受干预措施,减少HIV感染风险,是艾滋病防控领域近年来备受重视的新理念。
(三)暴露前预防( PrEP)
是一种新理念,通过使用抗病毒药物来预防HIV感染的一种新型有效的生物学预防方法,主要针对没有感染HIV但有高危行为风险的人,通过服用适宜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来预防或降低感染HIV的风险。有研究显示PrEP 可将因性行为感染 HIV 的风险降低约 99%。PrEP 可将因注射吸毒而感染 HIV 的风险降低至少 74%。不按规定服用 PrEP 的效果会降低。由于 PrEP 只能预防 HIV,因此使用安全套对于预防其他性传播疾病仍然很重要。
暴露前预防的药物使用方法
每日口服:每天服用1片药物,可长期预防HIV感染风险,适合性生活较频繁、性行为比较不可预期的人群。
按需口服(2-1-1方案),又被称为“事件驱动型”:在发生性行为前2~24小时内服用2片TDF/FTC药物,在第一次服药后24小时和48小时再各服1片药,一共服4片药,因此又被称为2-1-1方法。该方法是针对单次性行为的预防,适合性生活较不频繁或性行为比较有计划性的人群;目前仅适用于男男同性性行为(MSM)人群。
肌肉注射方案:长效针剂的应用是近年HIV预防控制的新进展,世卫组织指南及欧洲指南均把肌肉注射方案纳入指南,每2个月肌肉注射一针卡博特韦(CAB),长期预防HIV感染,减少患者每日服药的负担,适合有一定经济实力或口服药物依从性较差的人群。长效注射方案作为联合预防HIV方法的一部分,是作为艾滋病病毒感染高危人群的额外预防选择。
(四)暴露后预防
指尚未感染HIV的人群,在暴露于含HIV的血液或体液(如与HIV感染者或感染状态不明者发生体液交换行为)后,尽早(不超过72小时)服用特定的抗HIV药物,降低HIV感染风险的生物学方法。HIV暴露分为职业暴露与非职业暴露,HIV暴露的分类是近年的新变化,但是事实上从药物使用的角度两者并没有很大的区别。现倡导的新理念(1)不论暴露后风险的高低,推荐使用3种药物进行暴露后阻断。(2)使用的药物尽可能有整合酶抑制剂(3)尽可能早的(2h内)启动暴露后预防,最好在24h内,但不超过72h,连续服用28天。
(五)母婴阻断
世界卫生组织指南指出所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即使在妊娠晚期或产后被发现也应立即开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因为防止艾滋病病毒垂直传播的最有效方法是减少孕妇的病毒载量。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的全球预防母婴传播覆盖率数据显示应该进行母婴阻断的人群中仅84%的人群真正进行了母婴阻断,还有一部分人群未进行很好的干预措施。HIV母婴阻断工作目前已经在全球进入消除HIV的母婴传播阶段。在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如古巴、马来西亚、泰国、白俄罗斯等消除了艾滋病毒母婴传播,世卫组织已作出验证。我们国家也加入了此项行动,正在实施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行动计划。
小结:
沈银忠教授在本次关于“预防HIV感染的最新进展”授课中,重点分享了预防HIV感染的药物因素,包括暴露前预防、暴露后预防、母婴阻断。这是一个医防融合理念。同时沈教授还提醒临床医生预防HIV感染不能过分强调药物因素而忽略行为干预因素,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两者结合。最后沈教授提出展望共同实现终结HIV流行,期望下一代生活在一个无HIV的时代。
欢迎投稿:
sific2007@163.com
(来稿请注明SIFIC科普笔记投稿)
“本平台所有文章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群内学习,但若需转载至公众号或其它平台发布,请先联系小编确认同意”
封面图片来自视觉中国官网
图文:王小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黄琼华
黄琼华
当前离线
积分
93
打卡等级:常驻代表
打卡总奖励:487
最近打卡:2025-03-31 08:45:42
发表于 2025-3-14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沈老师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傻瓜
傻瓜
当前离线
积分
458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打卡总奖励:96
最近打卡:2025-03-30 16:28:39
发表于 2025-3-24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沈老师分享!
请教一个问题:医学上经常出现类似“在全球HIV感染患者中,真正知道自己处于HIV感染状态的患者占86%”这样的描述,很好奇它们的分母是怎么来的。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7-2025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ific2007@163.com QQ:2420400092(小小牧童)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