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37|回复: 1

[其他文章] 找茬儿(十七)|纤维支气管镜这样操作存在感染隐患,需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8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作者:杨玉杰(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
责编:蓝雪0816

纤维支气管镜是临床实践中用以检查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疾病的专用医疗器械,其光导纤维柔软且可以弯曲,检查视野大,图像清晰,操作简便易行,可用于支气管、肺叶以及肺段等部位病变的观察、活检采样、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等,并且不对患者造成体表创伤。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肺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近年来,纤维支气管镜在麻醉学科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有报告镜检后发生急性鼓膜损伤,经内镜传播病原微生物,已逐渐成为医学界、患者及舆论传媒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因纤维支气管镜污染引发的感染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纤维支气管镜的使用与再处理应作为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环节实施监控,保障患者安全。下面一起来看看纤维支气管镜这样使用和处理存在哪些感染隐患。

qw1.jpg

情景导入


星期一上午09:00,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室,呼吸科主治医师张大夫准备为12床多重耐药菌患者李大爷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张大夫佩戴一次性工作圆帽、口罩,白大褂外没有额外防护,检查过程一切顺利。检查结束,张大夫将纤维支气管镜从患者体内取出,手拿一块蘸取75%酒精的纱布擦拭纤维支气管镜外表面,然后将纤维支气管镜临时存放在黄色医疗废物袋内。上午11:10,护士完成了病区的护理操作后来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室,徒手拿起纤维支气管镜送至消毒供应中心,掉头边走,没有过多的交接。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全副武装,按流程开启了纤维支气管镜洗消之旅。

qw2.jpg



院感人“找茬”


  • 个人防护不到位:支气管镜检查操作者仅佩戴一次性工作圆帽、口罩,未佩戴手套,未穿隔离衣;护士转运用后的纤维支气管镜时未佩戴手套,徒手转运,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 预处理不到位:纤维支气管镜使用场所预处理仅擦拭纤维支气管镜外表面,且没有使用酶洗液或其他一次性含酶产品,没有对管腔进行冲洗。
  • 内镜清洗不及时:内镜检查在9:15完成,11:00多才送消毒供应室,延迟时间过长,内镜内外容易形成生物膜,影响洗消效果。
  • 转运不规范:使用黄色垃圾袋转运纤维支气管镜,未使用专用内镜转运车转运。
  • 交接不到位:病区护士未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详细交接,包括纤维支气管镜使用时间、患者***多重耐药等情况。




循证感控,知风险


2009年9月,某地一家医院的ICU向该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5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引起的血流感染病例。接到报告后医院相关部门立即启动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此次暴发由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不规范引发,共涉及12例感染患者。经改进纤维支气管镜复用处理的流程,加强环境消毒和手卫生等措施,未再出现新的病例,暴发得到成功控制。
2013年3月某医院呼吸科与胸外科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诊疗的住院患者陆续出现发热,血常规检测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增高,立即报告疑有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控制中心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最终确定感染暴发是由纤维支气管镜污染同一株阴沟肠杆菌引起,积极采取防控措施,成功得以控制。



规范操作,规避风险


1. 重视个人防护操作人员应落实标准预防,根据暴露风险合理选择相应防护用品。接触患者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及污染物品前,应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检查手套;接触患者破损皮肤、黏膜前,应戴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实施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操作前,应穿隔离衣,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接触经空气、飞沫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或进行产生气溶胶操作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需要注意的是,戴手套不应代替手卫生。
2. 规范纤维支气管镜使用现场预处理纤维支气管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后,应立即使用含有酶洗液的湿巾或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擦拭用品应一次性使用;然后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s;将纤维支气管镜的先端置入装有酶洗液的容器中,启动吸引功能,抽吸酶洗液直至吸引管内液体清澈。
3. 及时清洗消毒使用后的纤维支气管镜应及时送至消毒供应中心或内镜中心进行洗消,避免内镜表面和内腔污染物干涸形成生物膜。因为一旦干涸,极易形成生物膜,给洗消工作增加困难,直接降低洗消或灭菌的成功率。因此,使用后的内镜规范床旁预处理后应及时送洗,最好在30min内送洗。如果因特殊情况超过30min未送洗,应使用专用的含酶保湿剂或保湿泡沫对内镜的表面和内部通道进行保湿处理。
4. 规范转运用后的纤维支气管镜黄色垃圾袋是用来盛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用在此处固然不妥。纤维支气管镜床旁预处理后,应使用专用的密闭转运容器、转运袋或加盖的转运车进行密闭转运,转运后及时对转运容器及转运车进行擦拭消毒。
5. 做好交接病区工作人员应与纤维支气管镜洗消人员做好当面交接,建立交接记录本,包括纤维支气管镜型号、污染情况(如是否为多重耐药菌患者)以及内镜使用具体时间、送消时间、取回时间等。如果从纤维支气管镜预处理开始到手工清洗开始的间隔时间超过60min,应遵照纤维支气管镜制造商的说明进行延迟情况下的再处理程序。

qw6.jpg

医院感染风险无处不在,关注细节,规范操作,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根本。感控部门应从纤维支气管镜的使用、预处理、转运、洗消及储存等全流程实施监管,为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1] WS 507-2016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2] 中国消化内镜再处理专家共识(2024,重庆).
[3] DB 13/T 5969-2024支气管镜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规范。
[4] 《透过医院感染暴发案例审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5] 陈萍,陈红,刘丁,等.一起纤维支气管镜污染所致感染暴发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6):540-543.


欢迎投稿:sific2007@163.com(来稿请注明SIFIC科普笔记投稿)“本平台所有文章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群内学习,但若需转载至公众号或其它平台发布,请先联系小编确认同意”
图文:王小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8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