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64|回复: 1

[感控科普] 【感染科普笔记2025-2-6】术中发生HCV职业暴露,科学处置真的很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6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作者:杨玉杰(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
责编:蓝雪0816

医护人员为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与其他科室相比,手术中,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也会相应更高。有数据显示,超过80%的手术室护士有被各种手术锐器刺伤的经历,常见的刺伤锐器主要包括手术刀、注射器等,尤其在面临各类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等高危感染患者时,当护士被锐器划伤、皮肤黏膜受损后,一旦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则存在较高的被传染风险。
因此,规范各项操作,防范职业暴露的发生非常重要。相关研究显示,一旦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即刻进行科学正确的应急处置,可以有效降低被感染的风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位护士小妹不幸“中招”,小妹如何处置,科室如何管理,规避今后类似事件再发生。
一、情景导入
2025年1月3日08:00,患者王阿姨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经阴子宫切除术,术前王阿姨已完善各项检查,血源性病原体标志物筛查显示丙肝抗体阳性,手术相关人员均已知晓。术中向宫颈及宫旁间隙注射1:1000盐酸肾上腺素盐水,以减少出血。器械护士小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抽取盐酸肾上腺素后小心翼翼地将注射器针筒传递给手术医生。手术医生娴熟地将药物注射至宫颈及子宫旁肌,然后针头向外将注射器递给小张时,直接扎到器械护士小张手指。小张知道该患者为丙肝抗体阳性,但没有表现出惊慌失措,反而异常镇静,启动《血源性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
二、科学处置
1.应急处置—一挤二洗三消毒器械护士小张立即告知巡回护士发生针刺伤,请立即安排其他护士**。后退一步退出手术,脱下手套,流水反复从近心端向远心端、由周边向中心挤压伤口,挤出血液。然后使用流动水反复冲洗;冲洗后,使用0.5%碘伏进行消毒3次,消毒液干燥后使用创可贴包扎。

qw1.jpg

2. 工作交接器械护士小张与**护士小李进行手术物品清点与交接并签字。
3. 主动上报器械护士小李立即报告护士长,并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内容包括暴露者基本信息、职业暴露发生时间、职业暴露类型、暴露源情况、暴露后紧急处理等信息。
qw2.jpg

4. 风险评估护士小张在护士长陪同下至肝病门诊就诊,出诊医生对护士小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小张无丙型肝炎史,2个月前做阑尾切除术,感染标志物筛查显示丙肝抗体阴性。根据医生指导意见抽取患者王阿姨血标本,进行丙肝病毒RNA定量检测;同时,对小张查丙肝抗体、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丙肝病毒RNA。护士小张和患者王阿姨的丙肝病毒RNA定量检测结果回报阴性。出诊医生根据检验结果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建议,定期进行检测随访观察,发生异常情况进行早期干预。

qw3.jpg

5. 定期随访护士长及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护士小妹进行随访;为了体现人文关怀,缓解护士小妹的紧张心理,护士长陪同小妹进行健康咨询,给予心理干预和健康关怀。
三、组织讨论分析高危因素
为了避免此类不良事件再次发生,护士长周一晨会组织科室人员针对本次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并让大家头脑风暴,对日常操作中可能导致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因素发表意见。针对高危因素,大家积极查阅文献,制定预防措施,组织培训,人人知晓,相互监督,共同落实。
1.复习文献,分析手术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环节陈晓敏等关于《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特征分析》的研究中,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5—2019年北京市某医院共报告的126例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环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以术中缝合、传递手术器械及协助操作为主,占总暴露病例的71.43%。
qw4.jpg

2.头脑风暴,分析手术室工作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1)与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时间、高强度的环境相关;(2)年轻的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比例较高,与工作经验、业务能力熟练程度及防护职业暴露的经验不足相关;(3)手术时间长,术者手套破损及穿孔等可能性大,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风险增加;(4)与传递器械、协助操作及回套针帽等不规范操作相关;(5)与操作环境灯光暗淡等因素相关。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
经过大家积极讨论分析出以上导致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护士长组织大家积极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监督实施,确保人人安全。
1.实施弹性排班:根据择期手术情况合理排班,手术日手术量较多时,及时启动一听班人员,确保大家不在高压环境中工作,保证足够的精力,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2.强化培训:强化工作人员安全意识,通过岗前培训、定期考核等方式强化工作人员对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危害的认知、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以及职业暴露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提高医护人员对防护的重视程度、防护技能及应急处置能力,尤其加强进修人员、实习人员及年轻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同时,对手术室有关血源性暴露的高危操作,强化练习,以老带新,定期对职业暴露高危科室、高危人群等开展操作演练,定期讨论总结职业暴露事件,对经验教训采取积极主动及时的改正策略。将各项高危操作的预防措施落实情况纳入科室质控,相互监督,及时纠错,标准操作,不断进行质量改进。
3.推广无接触式传递:术中禁止用手传递锐器,应建立“中立区”。传递手术刀、手术剪、缝针、骨凿等锐器时,应将锐器放在无菌弯盘中传递;传递电钻等较大锐器时,应上好钻头或探针再行传递;电刀及钻头等器械需要保持在固定的安全位置,减少意外碰到而造成危险。
4.规范操作:规范术中操作,加强预防,使医护人员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术中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术后禁止用手分离用过的器械,安装、拆卸手术刀片时应使用血管钳,而非徒手操作。同时,手术中,器械护士及时清理手术区使用后的锐器;在发生锐器伤风险较大的手术时如骨科手术等,应佩戴双层手套。
5.加强管理:护士长与手术科室沟通,明确手术患者如合并感染,应在手术通知单醒目位置注明,起到警示作用,尤其对于特殊感染手术,需严格落实隔离措施。
希望人人为自己的职业安全负责,你好,我好,大家好!


参考文献:
[1]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第2版。
[2] 韩燚,尹红梅,冯长乐,等.PDCA法在降低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中的运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2(17):117-119.
[3] 陈晓敏,王菲.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22,48(3):347-349.

欢迎投稿:sific2007@163.com(来稿请注明SIFIC科普笔记投稿)“本平台所有文章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群内学习,但若需转载至公众号或其它平台发布,请先联系小编确认同意。

封面图片来自视频中国官网
图文:王小虾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7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图片怎么打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