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78|回复: 9

关于重点类抗菌药归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2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吴晓梅 于 2025-1-22 14:40 编辑

请教各位老师,2021年国家下发治疗用抗菌药送检通知中,将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利奈唑胺归于重点类抗菌药,但是药房根据省里下发的文件,把这两类药归属于限制级别的药,我们统计的时候,到底按照那个统计?限制类?重点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2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荷儿 于 2025-1-22 10:50 编辑

《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指标六:住院患者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明确要求重点抗菌药物包括: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和厄他培南)、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新型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奥玛环素、依拉环素)、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特地唑胺、康替唑胺)、黏菌素类(硫酸多黏菌素B、硫酸黏菌素、多黏菌素E甲磺酸盐)、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深部抗真菌药(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莎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
我们是按照重点抗菌药物统计的,可以联系工程师,将这些药物信息维护成重点药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22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22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再请问一下,我看了2024版的质量和指标中,病原学项目包括:4.本指标统计的病原学检验需在药物治疗前开具医嘱 并完成相关标本采集。具体项目包括:(1)微生物培养及药 敏试验;(2)显微镜检查;(3)免疫学检测;(4)分子快速 诊断;(5)相关标志物检验(不包括降钙素原、白介素-6)。那就是联合使用送检是不是只送一类就行了?没有规定一定是要送微生物培养;单独送检任何一个都可以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2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并不矛盾,各统计各的。
单个使用时统计在限制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中。
联合使用时统计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中。
病原学送检项目只要送一个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22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师,再请问一下,降钙素原和白介素-6不再是送检项目了吗?为什么说改就改了?联合使用重点送检微生物标本,不是必须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2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湖福音 发表于 2025-1-22 14:53
吴老师,再请问一下,降钙素原和白介素-6不再是送检项目了吗?为什么说改就改了?联合使用重点送检微生物标 ...

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包括降钙素原和白介素-6。
联合使用重点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不包括降钙素原和白介素-6。
联合使用重点药物前送检微生物标本是必须的呀,所以不包括降钙素原和白介素-6了,送培养呀。既然要联合使用重点药物了,那肯定是重症感染了,应该有血培养采集指征了,所以也就不存在无样可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30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师新年快乐!感谢吴老师的解释,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0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及吴老师的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1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及吴老师的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