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1-11 22:45
01-11 22:43
01-07 16:18
01-06 15:55
01-03 17:36
01-03 09:00
01-02 17:30
查看: 93|回复: 3

[讨论] 内镜终末漂洗水检测要求及频次要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8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关于内镜终末漂洗水的监测,包括采样方法、采样频次均有所疑惑,请教各位老师:

1.《GB 15982-2012》中是明确提出A.5.3.3消毒后内镜:取清洗消毒后内镜,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洗脱液,从活检口注入冲洗内镜管路,并全量收集(可使用蠕动泵)送检。将洗脱液充分混匀,取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mL~20mL,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CFU/件)。将剩余洗脱液在无菌条件下采用滤膜(0.45μm)过滤浓缩,将滤膜接种于凝固的营养琼脂平板上(注意不要产生气泡),置36℃±1℃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这里50ml采样液及滤膜法是针对消毒后内镜的采样要求。
2.《中国药典2020版第二部》纯化水中,微生物限度取本品不少于1ml,经薄膜过滤法处理,采用R2A琼脂培养基,30~35℃培养不少于5天,依法检查(通则1105),1ml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不得过100cfu。这里是提到不少于1ml,经薄膜过滤法处理,这里指的是滤膜法吗?
3.《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是提出微生物指标要求、毒理指标等,未提及采样方式。在《GB/T 5750.12-2023》规范中 4 菌落总数,4.1.1原理 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在有氧条件下36℃士1℃培养48h后,所得1ml,水样中的菌落总数的方法。这里也是提到1ml,直接平板培养。
4.《WS 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中5.3.11 a)水:应有自来水、纯化水、无菌水。自来水水质应符合 GB5749的规定。纯化水应符合GB 5749 的规定,并应保证细菌总数≤10 CFU/100 ml;生产纯化水所使用的滤膜孔径应<0.2 μm,并定期更换。无菌水为经过灭菌工艺处理的水。必要时对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微生物学检测。这里是提到必要时检测纯化水或无菌水。使用中的消毒剂或灭菌剂,手卫生、环境消毒效果及内镜监测频次,在7.2/7.3/7.5中提及每季度
关于内镜终末漂洗水的监测,是否可理解为可以每季度采用滤膜法进行监测,但不是强制要求的,直接平板培养,必要时检测也是正确的?
不知道是否在其他规范中有提及内镜终末漂洗水的监测呢?或者是我理解有些偏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点:关于中国药典纯化水“经薄膜过滤法处理”,薄膜过滤法就是滤膜法。
第4点:“并应保证细菌总数≤10 CFU/100 ml”,个人理解这个限值的单位“CFU/100mL”中的100mL,就是得用滤膜法来做。原因如下:若使用平皿法,吸取1mL样品直接倾注培养,但平皿上出现一个菌的时候,这个样品就已经不合格了,1*100mL=100CFU/100mL,这样的话,无法保证制水装置时刻都能保持这么好的清洁状态的,不符合实情。所以个人理解应该是直接采取滤膜法过滤100mL样品进行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9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EMP 发表于 2025-1-8 16:27
第2点:关于中国药典纯化水“经薄膜过滤法处理”,薄膜过滤法就是滤膜法。
第4点:“并应保证细菌总数≤10  ...

好的,感谢答疑。那关于终末漂洗水的监测频次要求呢?软式内检测镜的规范中只提及必要时检测水。我之前好像在其他帖子中有看到一位的回复意思大致是“如果内镜检测出不合格,则对水再进行监测”。是否内镜的终末漂洗水并非是每季度采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9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801 发表于 2025-1-9 08:42
好的,感谢答疑。那关于终末漂洗水的监测频次要求呢?软式内检测镜的规范中只提及必要时检测水。我之前好 ...

个人觉得不能等到内镜检测不合格再检测漂洗水,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应该制定一个周期,定期检测,周期的话得根据你们的用水量、制水设备的保养情况等来确定才行。看看其他老师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