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吴晓梅 于 2025-1-6 16:40 编辑
个人愚见:
污水处理的主管部门不是院感科,污水怎么处理应该是主管部门需要掌握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以后他肯定知道怎么操作的,院感科根本不懂的,不要去瞎指挥。
环发[2003]197号 关于发布《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的通知
《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10.2.6 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并健全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 11.3.1 所有操作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并持证上岗。
第5章 医院污水消毒技术
5.4 次氯酸钠消毒
次氯酸钠消毒是利用商品次氯酸钠溶液或现场制备的次氯酸钠溶液作为消毒剂,利用其溶解后产生的次氯酸对水中的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对污水进行消毒。
1、次氯酸钠发生器
利用电解食盐水(或海水)制取次氯酸钠水溶液。这种发生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电耗低、耗盐量小,生产的次氯酸钠可达10~12% (有效氯含量)。其缺点是在电极表面易形成钙镁等沉积物,需要经常清洗电极。
商品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含量为10%~12%,次氯酸钠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与氯气相同的特殊气味。
2、漂白粉及漂粉精消毒
漂白粉(Ca(OCL)2)为白色粉末状,具有强烈气味,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而失效,能使大部分有机色彩氧化褪色或漂白。
漂粉精是较纯的次氯酸钙,有效氯含量为65%~70%,是一种较稳定的氯化剂,密封良好时能长期保存(1年左右)。 漂粉精用于医院污水消毒可以直接使用粉剂投加到医院污水中,既可用于干式投加法,也可以将漂粉精溶解在水里,制成溶液投加到污水中,称湿式投加。还有一种方法是漂粉精制成片剂用消毒机投加。
5.4.1 工程设计
1、配套建筑物及设备
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消毒的污水处理站应根据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型号及其附属设备要求进行布置。一般要求需要有专用的盐液制备间和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间。盐液制备间与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间宜分为两个房间。
2、主要工艺参数
(1)根据污水的水质水量、处理级别计算投氯量,按投氯量选择次氯酸钠发生器型号及台数,然后计算用盐量、贮盐量。
(2)污水量按最高日污水量计算,盐水池按12~24h设计。
(3)次氯酸钠溶液贮槽按8~16h设计。
3、次氯酸钠的投配
次氯酸钠发生器所产生的次氯酸钠溶液贮存在贮槽内,可采用虹吸式自动投加或与污水泵连动投加,将溶液通过投加管、电磁阀、流量计将溶液投加到污水池或污水管中。
4、漂精粉的投加
(1)漂精粉的湿式投加系统需设置溶药槽和投配槽。
(2)溶药槽和投配槽一般用塑料制成,溶药槽需设有搅拌器,一般设置2个,投配槽可设1个,沉渣排入下水道,溶药槽和投配槽大小按处理污水量和投药量计算确定。
5.4.2 适用范围
1、次氯酸钠消毒不宜用于人口稠密区内及大规模医院的污水消毒。可用于远离人口聚居区、规模较小的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2、漂粉精、漂白粉适用于规模<300床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污水处理消毒系统。
3、电解法次氯酸钠发生器适用于管理水平较高的医院污水处理消毒系统。
4、二氧化氯消毒由于余氯过高会造成地表水体内水生生物的死亡,因此当医院污水排至地表水体时应采取脱氯措施或慎用氯消毒。
5.4.3 运行管理
1、次氯酸钠溶液贮槽应防腐蚀,可用聚氯乙烯板或玻璃钢制作。
2、在使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时,必须注意保存条件,经常分析化验其有效氯含量,以便掌握有效氯的衰减情况,确定每次的最佳送货量和送货周期,减少氯的损失。
3、商品次氯酸钠应在21℃左右避光贮存。
4、漂白粉应贮存于干燥、阴凉通风的仓库中,防止日晒雨淋,应远离火种和热源,不可与有机物、酸类及还原剂共存。
5、漂粉精放入溶药槽,加水配制成有效氯含量为1%~5%的溶液,静止澄清,使用上清液投加。每日配制1~2次。
5.5 氯消毒接触池
1、医院污水消毒按运行方式可分为连续消毒和间歇消毒两种方式。
2、接触消毒池的容积应满足接触时间和污泥沉积的要求。传染病医院污水接触时间不宜小于1.5小时,综合医院污水接触时间不宜小于1.0小时。
3、连续式消毒的接触池有效容积为污水部分容积和污泥部分容积之和。
4、间歇式消毒时,接触池的总有效容积应根据工作班次、消毒周期确定,一般宜为调节池容积的1/2。
5、接触消毒池一般分为两格,每格容积为总容积的一半。池内应设导流墙(板),避免短流。导流墙(板)的净距应根据水量和维修空间要求确定,一般为600~700mm。接触池的长度和宽度比不宜小于20:1。接触池出口处应设取样口。
6、设计时应按设计选定的处理工艺流程的实际运行情况,按最不利情况进行组合,校核实际接触时间,以满足设计要求。
5.6 氯消毒设计要点
当污水采用氯消毒工艺时,其设计加氯量可按下列数据确定:
1、液氯消毒系统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有关章节进行设计。
2、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出水的设计加氯量以有效氯计,一般为30-50mg/L。
3、二级处理出水的设计参考加氯量一般为10-15 mg(有效氯)/L。
4、当污水采用其他方法消毒时,其设计投加量应根据具体水质确定。
5、加药设备至少为2套,1用1备。
6、氯投加量为参考值,运行中应根据余氯量和实际水质水量实验确定投加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