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活动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新媒体联盟
工具箱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会员交流区
›
热点关注(与医院感染无关)
›
诺奖得主从未发表过一流学报论文说明啥? ...
公告区
+ 发布
系统消息:
SIFIC正在收录全网微信公众号,快来参与吧!还可以加入“新媒体联盟”哦。
03-21 08:09
高山雪莲W
:
2025年2月份优秀回帖
03-17 08:04
高山雪莲W
:
2025年2月份优秀主题贴
03-17 08:03
系统消息:
SIFIC辩论赛奖励机制
03-06 08:48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622
|
回复:
5
[转帖]
诺奖得主从未发表过一流学报论文说明啥?
荐
火..
[复制链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发表于 2010-1-13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者简介:唐方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国家政策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师从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莱茵哈德·泽尔腾(ReinhardSelten)教授。
《人民网》约我写点香港的文字,思来想去,真是有些感慨要发,或许对内地读者也有抛砖引玉的思维激荡功效,遂动笔。
笔者在欧美澳三大洲外加以色列游学工作十年有余,回到东亚在新加坡和香港任教也有十余年,迄今一生几乎都是在受教与育人这个行当里转。非自呈托大,然教育乃国之根本,是人皆知。日本明治维新,教育发展奠定了其崛起之人力资源根基,虽天然资源匮乏,然不久即突出于东亚。另一方面,正是其穷兵黩武之洗脑教育,亦助其制造惨无人性之侵略战争军伍,给亚洲各国人民留下迄今难以饶恕之兽迹。教育是双刃剑,可见一斑。
教育之中,高等教育模式尤其值得探讨因为这是直接面向社会输出“产品”的关键环节。以反思香港的高等教育成败,可否引出一些思考?
亚洲乃至全球大部分地区,近些年来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跟着美国模式方向走,至今已经开始显现一些效果和弊端了。美国式教育,以强大的物质资源支撑,利用移民国家大熔炉的优势,吸天下英才用之,独步天下,别的地方真的能模仿吗?笔者以为不然。首先就是财力不足(而且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高校自己也开始手头紧了),没有这么大的政府财力以及那么强的民间捐助文化支撑。比这还要紧的,吸纳人才移民的大环境,难以复制。美式高等教育,犹如大批量生产线,加之其宽松的大环境,有利创新与发挥,总有让优秀人才出头发展之空间。然则即使如此,美国真正优秀的高等学府亦不会只以量化指标做评判,而是综合考量师资与学生。
亚洲呢?诸多地区受美风侵入,最易拿来用的当然是量化方式,于是就有了对于师资而言量化论文篇数和学报级别,对于学生而言在本来就重分数的情况下更重分数,雪上加霜。必须马上补一句,笔者从来没有全盘否定量化指标之重要性,有量化比只拍脑袋已是一大进步,何况大规模的教育发展,必须有标杆体系的建设。问题出在哪里?出在量化之极端便成机械,其反作用会妨碍社会进步。如以爱因斯坦教授为例,惊世之作《狭义相对论》仅四千字左右且无参考文献,放在今天数篇数与字数恐要失业;钱钟书先生,入学会考数学十三分,怕要吓死人,一个普通考生。何意?在任何体系,无论如何量化,最后还需要适应本土情况的柔性空间与体制,人尽其才,则科技、社会、文明之发展潜力方能更好实现。
所谓国际一流学报,大都基于美国欧洲,其方向引领与评审,倾向性显而易见。即使同为欧美人氏,笔者的恩师泽尔顿教授(Reinhard Selten),在其获颁一九九四年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之前,从未发表过什么一流学报论文,这并不表明其成果如何低劣,事实上,博弈论研究革命了整个微观经济学。为什么能这样?因为欧美的教育体制中,给这样的创新型人物还留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而从来都不是以量化指标之一杆子买卖容不下其一张书桌。
这是一个难题。如何在大规模量化的体系中,容纳与鼓励别出心裁的非主流、超常规创新,颇考设计功力。欧美有数百年的现代学术传统,其演进历史自然地人文地形成了一个有机体系,有平衡。我们新兴的东亚经济体后起直追,制造业最快一马当先,别的也是以看得见的框框先学,生硬难免。这就要看领导的艺术了。管理不能只用机械方式,因为人不是机器,有一个主观能动性的问题,良好的管理势必是量化体系加上人文判断,后者是需要综合考量的。这样的探索,或许才能逐步形成一个有机的而不是机械的体系,对于教育尤其重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必须自己探索,原因很简单,不论是香港还是内地,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的尝试。“一国两制”也罢,改革开放也罢,没有成型的经验可以照搬照抄。更广而言之,我们五千年的古文明如何与时俱进迈向现代化,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既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最大的转型经济体,正在探索的走向现代文明之路,根本就是前无古人恐怕也后无来者的尝试。可以多多借鉴,但绝不能一股风一边倒,必须有机地结合自身的本土情况发展。难于斯,幸于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樵夫
樵夫
当前离线
积分
4105
发表于 2010-1-13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单位或者一个社会以论文数量,特别是SCI论文评判一个人的学术水平,甚至评判一个人的一切的时候,写论文也就仅仅是为了写论文而已.......
由此想到,现在医生的职称晋升,能写论文的不一定能看好病、做好手术.......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川页
川页
当前离线
积分
11219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打卡总奖励:920
最近打卡:2025-04-01 21:16:25
发表于 2010-1-14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章写的太好了,我们五千年的古文明如何与时俱进迈向现代化,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既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最大的转型经济体,正在探索的走向现代文明之路,根本就是前无古人恐怕也后无来者的尝试。可以多多借鉴,但绝不能一股风一边倒,必须有机地结合自身的本土情况发展。难于斯,幸于斯。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safihu
safihu
当前离线
积分
12432
发表于 2010-1-14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给这样的创新型人物还留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而从来都不是以量化指标之一杆子买卖容不下其一张书桌。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jiuyuan
jiuyuan
当前离线
积分
1741
发表于 2010-1-19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昨日的腾讯新闻标题:医生单张处方不超80元续:未发表论文难获晋升
2010年01月18日00:31汉网-长江日报评论员李琼:纯粹医者的背后
王争艳医生是被市民发现并推荐出来的。她纯粹、朴素、亲切、通透。她不仅治疗病痛,而且温暖人心。她的身后,一边是民众对于高尚医德和廉价医疗的苦苦期待,一边则是当前医疗卫生行业中诊疗行为过度逐利、医患关系有些紧张的现实。
“青霉素医生”、“小处方医生”是一种表象化的描述。它的本质,是一名医生对医学目的的认定、对职业精神的坚守,没有超出病情需要的大处方,没有面对患者的倨傲冷漠,没有利益的计算,有的只是一个纯粹医者的作为。王争艳医生被社会关注、推崇,无疑是对她的坚守的肯定,但也直观地显示出这样的精神和坚持到了何等稀缺、珍贵的程度,虽然这应是医者的基本价值。
医疗卫生事业是与人最接近的社会事业。尊重生命、因病施治理当坚守,温暖、关爱、悲悯不可或缺。感知患者的病痛,感知由此而来的困苦,应当不分对象的身份地位,也不分基层与大医院。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其说我们需要更多王争艳这样的医生,不如说整个社会需要医疗伦理和职业精神的回归。一个国家要让所有人都能够得到尊重,都能够享受到基本而有效的医疗服务,最终需要倚赖医疗伦理的普遍树立,而不是让所有病人都拥向“王争艳工作室”。
新一轮医改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公益性将成为医疗卫生事业运行发展的最基本原则。国家要担负起公民基本的公益责任,不仅是一个利益机制的设计和改革问题,更是一个伦理和道德问题。只有当患者的病痛也成为医务工作者的病痛,而非成为其谋利的工具,医患之间才能建立起最基本的理解和信任,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人性温度。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国家医疗伦理与道德问题无法由个别的人来扭转。但从找到一个纯粹的医生到建立一个纯粹的医疗卫生事业,我们应该能够从王争艳医生身上找到路径。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江边一碗水
江边一碗水
当前离线
积分
4000
发表于 2010-1-1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CI=stupid chinese index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已售商品
管理工具理论与实践
专家笔记
手卫生
医疗废物/污水
感染暴发事件及医院感染纠纷案例
Copyright © 2007-2025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ific2007@163.com QQ:2420400092(小小牧童)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